- 小升初家長手冊:歡迎來到五年級
- 卓立
- 2326字
- 2020-11-14 17:38:42
自序
剛才路過操場,有幾個五年級的班級正在上體育課。孩子們大步奔跑在紅色的環形跑道上,從我身邊掠過去的時候,整隊孩子一起揚聲問候我:“一、二、三,校長好!”
我停下腳步,大聲地問候他們,然后看著他們從我的身旁大步跑開。即將正午的陽光很強烈,灑在他們不馴服的發梢上,映在他們額頭的汗珠子上,一閃一閃的。有幾個孩子的個頭已經比我還高了,誰能相信五年前他們都還是扯著媽媽的衣角,剛告別幼兒園的小豆包?
五年級了,他們成了小學校園里高年級的哥哥姐姐。
五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在認識自我的同時,能夠發自內心地接受自己、認可自己、喜歡自己。只有在這個階段建立起對自我的正確意識,才最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新階段里建立與整個世界的良好聯結,找到最適宜的位置和最從容的關系。
而同時,五年級這一年,孩子們陸續進入青春前期,父母和孩子之間相處的模式開始在無聲息中發生巨大變化,這一年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方式很可能決定一生親子關系的基調。親子間的溝通方式在這一年里將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信任還是對立,坦誠還是叛逆,包容還是敏感……父母們在這一年里主導的親子關系,還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個性形成,對孩子接下來的青春期乃至漫長的一生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大人們更關心的學習呢?跨過了三四年級的學習轉折期,即將迎來六年級和中學的學習。五年級是可以喘喘氣的一年嗎?當然不是。“小升初”的準備在五年級就真實開啟了,如果到六年級才如夢初醒開始準備,壓力自然更大。
五年級,正式的升學流程還未啟動;在進入流程之前,省察學習力,及時查漏補缺是五年級的核心任務。
《小升初家長手冊:歡迎來到五年級》全書著重帶領五年級的孩子和父母省察孩子學習力的養成情況,為即將到來的小升初實力準備。
學習力的養成情況分為三階段:初階——完成任務階段;進階——力求甚解階段;高階——融會貫通階段。
在五年級,我們的孩子大部分能夠到達“完成任務”階段,是為我們常說的中等生;極少數的孩子會挺進到“力求甚解”的階段;“融會貫通”更多地體現在部分孩子的某些學科或者某些領域中——不僅小學階段,就是中學、大學,真正學通了的孩子都很少見。
在這本書里,我將和父母孩子們一起,分層級分步驟地省察我們之前四年來,一步一步養成的學習力,建立起來的學習習慣,以及社會行為習慣、家庭生活習慣……查漏補缺,堅固基石,才會有未來一天的萬丈高樓平地起。之后,我們還會討論五年級的孩子在家庭和校園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和需求;老師和學校是如何教導他們的,老師和學校設計使用這些教育內容、方案和方法的意義何在;孩子們需要爸爸媽媽和老師的哪些幫助,哪些幫助可能成為前進的阻礙;如何理解五年級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執著、頑固,或者旋風般的變化。
“小升初”,對于五年級的孩子和家長,已經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話題了。從現在開始,我們會有兩本書的容量來說說我們即將面對的“小升初”。
對于五年級,“小升初”更多的是如上所述的實力準備。
在這個年紀,幫助孩子建立和自己、和父母、和世界的優質聯結是最重要的事情,它不僅直接對“小升初”的走向產生影響,更對孩子未來的一生影響深遠,這是有遠見的父母,在“小升初”這個節點首先應該看到的。
然后是孩子三階學習能力的檢驗。此時的學習力,更多來自于學習習慣的影響;如果能夠在五年級伊始的時候,父母就有意識地幫助孩子省察、調整、改正、養成、提升……那么,面對“小升初”,無論屆時我們想要選擇什么樣的升學途徑,就都會游刃有余、從容選擇。
第三,不少政策信息是可以從五年級開始關注的:
屬地學校的辦學特色、分班方式、教學節奏;
當地民辦優質中學的招生時間和招生方式;
當地特色校的招生時間和招生方式;
是否考慮參與寄宿制的招生;
關注細節的家長還可以開始考察學校距離的遠近,校園的硬件條件,孩子的就餐環境,是否有晚自習等。
預先對各種類型的學校有一個全盤的了解,就便于來年有的放矢地選擇升學目標。
第四,五年級的孩子需要為小升初做哪些硬件上的準備?
全國已經開始全面推行均衡化的義務教育,所以選擇公立學校升學的孩子們,并不需要特意另做準備。
有意參加各種入學選拔的孩子,可以整理各級三好證書、紅領巾獎章、KET/PET/FCE證書、各科各類大型比賽成績、藝術/體育大型比賽考級成績。
基礎好的孩子,五年級開始參加相關考試比賽,從時間上來講,也是可以的。
到了六年級,我們再重點來了解當年升學政策,優選更適合自己的入學渠道、更心儀的中學,做更充分的面試準備(如果選擇特色招生或民辦學校的話)。而不用在忙這些千頭萬緒非學習性事務的同時,才發現:哦,原來還有這個內容會考到,現學;還有那個證書挺管用,現考;呀,也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這樣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調整自己的狀態,把重點放到由小學生的學習思維生活方式向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思維模式轉變,以備在踏入中學校門的時候,當主課從3門陡然增加到7門,課業要求也大幅度提高的時候不會手足無措、滿心慌亂了。
進入中學生活,需要打一場有準備的仗,越早準備起來,勝算越大。畢竟我們還將途經中學,前往大學,前往真實的社會。又不是說進入了理想的中學,就一定人生“躺贏”。
我相信能夠認真來閱讀這本書的父母,都是對孩子的未來有期許、有要求、負責任的父母。我也知道大家在拿到這兩本的“小升初家長手冊”的時候,直觀的第一個念頭都會想趕快看看有沒有什么升學秘籍呀,可以學習的成功案例呀,特別的升學途徑呀……但是,請相信我,這兩本書中說的都是“小升初”非常重要的幾件事。即便你現在看向我的眼光可能還有疑惑,相信經年之后,當你偶爾從書架上翻起這本書,你會由衷地說一句:是的。你更會慶幸:自己真的嘗試去做了。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一切都是成長的過程。我愿與五年級的父母老師們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