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財利動人心

離開廣和居的程處亮并沒有走遠,而是直接進了與廣和居相距不遠的另一間酒樓,進了門,也不理會迎上前的店小二,直接上樓,推開一間雅間的房門,走了進去。

雅間之內,已經有了一個人在等候,如果薛琰在此處的話,對這個人肯定不會陌生,正是那個前些時日,到他武陽郡公府上,逼著薛琰退親的崔榷。

“小公爺!事情可辦妥了!?”崔榷見程處亮進來,連忙起身相迎,不過他關心的顯然不是程處亮,而是另有他事。

程處亮聞言,一聲冷哼,自顧自的坐下,倒了杯酒,一飲而盡:“崔榷!你當真有把握,那神仙釀是薛琰自家釀造,而不是從外面買來的!”

崔榷一聽,就知道事情除了岔子,忙道:“自然是真,薛琰那小兒雖然做的周密,可是這世上哪有不透風的墻,縱然他府上的下人口風嚴,輕易撬不開,可是鄰里之間,難道還需為他保守秘密不成,每日里他家后院傳出的酒香,聞著都能把人給熏醉了,倘若不是再釀酒,還能是什么?小公爺,難道那薛琰小兒當真這般膽大,敢和程家作對!”

程處亮是個直性人,面帶怒色道:“那薛琰甚是強硬,任憑我再怎么擠兌,也不肯服軟,今日這事,看來是難辦成了!”

崔榷聞言,不禁心急道:“小公爺!那薛琰是如何說的?”

程處亮沉著臉,道:“還能怎地說,只說沒有一千壇神仙釀,而后便讓人將我轟了出來!”

崔榷又問道:“小公爺可曾討要那釀酒的方子?”

程處亮一愣,道:“這個卻是不曾!”

崔榷頓時大急:“小公爺!不如再去一次,便直言告訴那薛琰,交出釀酒的方子,則兩家太平無事,倘若不交!”

砰!

沒等崔榷說完,程處亮一巴掌拍在了幾案上,怒道:“說的什么渾話,難不成我程家真的成了為非作歹的惡霸,崔榷!我今日肯幫你去鬧那廣和居,是看在我母親也出身崔氏的份上,倘若不然,誰有心管你這破事,你若是有法子,便自己去,我可不陪著你丟臉!”

程咬金的正妻出身清河崔氏,和崔榷出身的博陵崔氏,份出一門,雖然已經算不上什么親戚,但是這些世家的生存之道就是相互依扶,既然都姓崔,五百年前是一家,如今兩家人又多有在朝為官的,相互之間有些來往,自然也很正常。

聽兩人的對話,很明顯的就是崔家看中了神仙釀所蘊含著的巨大商機,有些坐不住了,想要來分上一杯羹。

如果兩家沒有退親的話,崔榷上門討要,說不定薛琰還真的給了,可是如今兩家的親非但沒有做成,更是因為薛琰意氣用事的一紙休書,讓兩家成了仇人。

都說財利動人心世家大族一個個的雖然都是豪富,可是人心的貪欲是永遠都沒辦法滿足的,眼睜睜的看著武陽郡公府日進斗金,崔道基可以說心里就像是有貓在撓一樣,這才讓崔榷想辦法。

所謂的想辦法,不過是說的好聽一些,其實就是巧取豪奪,這也是世家大族在發展壯大的過程當中管用的計量。

在這些世家大族獨特的思維當中,但凡他們看上的東西,就應該是屬于他們的!

很無恥,也很強大!

這些所謂的世家大族,上層精英,在他們的頭腦之中,從來都是只有家,沒有國,至于平民百姓,在他們的眼里更是如同螻蟻一般,無足輕重。

說他們是社會敗類都是輕的,這些世家大族,簡直就是禍亂的根苗。

后世之人分析每一個封建王朝的覆滅,歷來都說是因為土地兼并,可是薛琰卻認為土地兼并,從來不是導致農民起義,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只是一個方面,因為土地兼并再厲害,古代農民也不會失業,因為土地再兼并,那也只是農民將所有權賣給了某個階級的,也就是所謂的世家大族,但是耕作這些土地的,毫無疑問還是農民,當然農民交的租子會更高,但是絕對不會直接導致農民起義。

簡而言之,土地是兼并了,農民生活更苦了,但是土地還在,并沒有兼并后消失,一樣會出產糧食作物,農民還能活下去,而地主雖然收取的租子很多,但是絕對不會竭澤而漁的逼死農民,因為地主大多數都是有文化的官僚階層,他們自然不會愚蠢到逼死農民,畢竟,地主收租子太厲害,農民活不下去,誰去給他耕地種田,他收取誰的租子?

而另外一個佐證就是,不論是唐代以前的門閥世家,還是唐代至今的古代文官儒家集團,歷史上所有王朝都是不交皇糧的。

國家的土地,一部分在農民手里,向國家交稅養活皇室、軍隊、文官集團,而另外一方面,文官儒家集團,本身就是地主階層,不論是周朝的春秋戰國、西漢東漢、三國、兩晉、五胡亂華、南北朝、隋朝等等,掌握國家權力的,都是門閥世家地方豪強,這些人是不交皇糧的。

這些世家大族,和唐代以后的文官儒家集團是一樣的,他們種的土地不交皇糧,而農民卻是要供養他們,而隨著王朝統治安定,吃國家財政飯的人越來越多,統治階級越來越臃腫,收取的農民稅收越來越多,徭役攤派讓農民漸漸不堪忍受,索性要么是直接賣了地,要么是將地連帶著自身投靠了世家大族,或者是后來的儒家文官士大夫階層,那樣可以避免賦稅和徭役,這才是土地兼并導致王朝覆滅的真相。

而這樣國家控制下的農民、土地越來越少,剩下的農民自然越來越苦,而皇朝統治,卻開始不穩定了,所以什么王莽新政、王安石變法等等便開始實行。

但是,變法派想要從統治階級,也就是世家世家大族、文官儒家士大夫階層奪取利益,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王朝統治下的農民越來越苦,很多官府直接下轄的老百姓不堪忍受越來越繁重的賦稅和恐怖的徭役,在官府催逼的時候起義殺官反抗,這是大多數的情形。

然而,這種條件下的農民起義,是不可能對王朝造成真正的傷害的,因為這種起義都是區域性,小規模的,是無法對抗王朝正規軍的鎮壓的,所以這種區域性的農民起義很快就會被打散鎮壓。

當然了,這種小規模區域性的農民起義,雖然不會使得王朝,但確實極大的動搖了王朝統治的根本,但是,這種小規模農民起義,并不是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動搖王朝統治的,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階級。

比如秦代以后的兩漢、三國、兩晉、五代十國等等一直到隋朝,動搖王朝統治根本的,是世家大族,而推翻王朝的過程,也很簡單。

隋朝以前的王朝更替,都是門閥世家一步步的兼并土地、擴充隱形實力,而到了王朝末期后統治動搖,一旦發生天災,農民活不下去起義那是必然的,而這些門閥世家則是審時度勢,要么為了獲取更大的實力出面撲滅這些起義,要么是直接縱容這些農民軍,徹底動搖王朝統治,而后數個門閥世家便摘桃子。

伴隨隋朝以前的王朝更替,往往還有邊患,而邊患更是推動王朝滅亡的另外一個重要作用,一般邊患需要的農民組成的軍隊、糧食、工程、徭役,而造成對農民沉重足以破家的負擔,更是極大動搖王朝統治最大誘因。

而且,外患還通常被門閥世家所勾引,對于門閥世家,可是沒有什么華夏夷狄之分的,只要能統治天下,這些門閥世家,以及后來的儒家文官士大夫階層,里通外國,出賣華夏民族利益的事情屢見不鮮,隋朝以及以前的王朝,滅亡原因就是這些,門閥世家和游牧民族,其中,世家大族占據著主因。

當然了,如今大唐定鼎天下不過十余載,貞觀天子當朝,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崔家自然不會作死的現在就有什么想法。

但是,崔家依然秉承著數百年來,世家大族的一貫準則,我的是我的,不是我的,想辦法也要變成我的。

薛琰的神仙釀賺了大錢,這讓崔家眼紅不已,他們習慣性的認為,寒門出身的薛家憑什么掌握這么一大筆財富,這些錢就應該是屬于他們這些出身高貴的世家大族。

既然被財利動了心,那么接下來,自然就是拿來主義了。

崔榷的辦法很簡單,既然通過正規渠道得不到釀酒的方子,就只好走非正常渠道了。

今日崔榷出門,正好在城門處遇見了,正要和一眾從人出城打獵的程處亮,崔榷頓時計上心頭,陪著話,將程處亮拉到一旁,添油加醋的將李俊熙休了未過門妻子的事情說了一遍。

程處亮是個直腸子,登時就是火冒三丈,也不去打獵了,帶著人就殺到了廣和居,按照程處亮和崔榷商量的,程處亮一進門就指明要一千壇神仙釀,待到薛琰沒有頒發的時候,再提出入股,或者兩家各自經營,那釀酒的方子,自然也就成了薛琰休妻之后,崔家小姐的精神損失費了。

誰知道,薛琰是個硬骨頭,竟然油鹽不進,任憑程處亮再怎么咋呼,就是不搭理。

崔榷眼看著程處亮要打退堂鼓,心中大急:“小公爺!釀酒的方子事小,盧國公他老人家的面子事大,那薛琰小兒這般強硬,顯然是沒將盧國公放在眼里,這等狂悖的小兒,豈能輕饒!”

程處亮性子直,可并不代表他就是個蠢蛋,當然,被崔榷幾句話忽悠的就自找上門去討人嫌,他的智商的確堪憂,可是事后,琢磨了一陣,程處亮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欠妥,莽撞。

本來嘛!

崔榷家和盧國公府本來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雖然薛琰無緣無故的修掉了未婚妻,這事兒讓人很惱火,可終歸和他程家沒有半文錢的關系,他憑什么扮演正義小天使,去討個什么公道。

但是程處亮這個單細胞生物的腦筋活躍程度,確實不怎么樣,他只遺傳了程咬金的莽,絲毫沒遺傳到程知節的精,被崔榷這么一激,立刻就將心里那一點點理智徹底沖毀了。

“好個小賊,竟然敢看輕我父!”

薛琰表示:喂!我什么都沒說好伐!關我屁事!

崔榷見狀,心中大喜,忙道:“薛琰小兒無理,正該教訓!”

程處亮也不說話,蹦起來,就向外走,可剛走了兩步就站住了,方才還怒氣勃發的像頭老虎,這會兒蔫得和老鼠都能攀親戚了。

“魏大人!小侄見禮!”

崔榷見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程處亮這會兒乖巧的簡直像個三好學生,心中不由得疑惑,可是等他朝門外望了一眼,看清來人的時候,險些嚇得從樓上跳下去。

來人赫然是當朝秘書監魏征,魏玄成!

魏征早年在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官,后元寶藏起兵響應瓦崗李密,元寶藏給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征所寫,李密見魏征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見魏征,魏征獻上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但李密不用。

后來,李密被王世充擊敗,魏征隨李密歸降李唐,而李密部將徐世績尚且占據著李密原來管轄的領土,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李密投降李唐,徐世績自己占據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從,魏征在武德皇帝面前毛遂自薦,請求安撫山東,武德皇帝允之。

魏征隨即作書與徐世績,勸徐世績投降,徐世績于是派遣使者至長安,倒向了李唐。

再后來,竇建德率軍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擋不住,率軍轉駐黎陽,被竇建德擊敗,魏征及李神通、徐世績都被俘虜,竇建德看重魏征的才能,用魏征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竇建德率軍來支援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并將其生擒,魏征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聽說魏征才能初中,便用魏征為太子洗馬,禮遇甚厚。

武德五年,劉黑闥勾結突厥寇犯山東,魏征見李建成雖然是嫡長子,但是功績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議李建成去請戰立功,李建成聽從魏征的建議,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等誅殺,李世民聽說魏征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把他安排到別的地方去,便派人把魏征帶問道:“你為什么要離間我們兄弟?”

魏征回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

李世民見魏征說話直爽,沒有絲毫隱瞞,于是赦免魏征,并用魏征為詹事主簿。

貞觀元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征為尚書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臥榻召見魏征詢問得失,魏征直言不諱,前后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欣然接納。

同年,河北一帶原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舊屬,因玄武門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征前往河北進行安撫。

路上魏征正好碰見太子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征讓將二人釋放,仍舊任命官職,這樣河北太子舊屬才會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們,于是山東平定。

魏征在朝,一向以直言進諫聞名,便是當今天子李世民對魏征也畏懼三分,更不用說是程處亮了。

算起來,魏征和程處亮的老子程咬金也算是舊交了,當年一起在瓦崗組團造反,那交情能淺得了。

平時,魏征就幾次見著程處亮橫行霸道,惹事生非,每次都是狠狠教訓,還帶告家長的,事后回家,程處亮又免不了挨程咬金一頓鞭子,因此,見著魏征,程處亮立刻就像老鼠見了貓一般。

魏征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他今日是與老友相聚,見著程處亮,也沒放在欣賞,只是隨口說了句:“沒事就不要再外面招搖!”

程處亮聞言,就好像得了圣旨一樣,忙不迭的答應:“是!是!小侄這就回家讀書!”

說完,一溜煙的跑了,至于去找薛琰麻煩這件事,早就被他忘到了酒仙云外。

而魏征則差點兒被程處亮一句“回家讀書”給閃了腰。

讀書?讀什么書?

雖然孔圣人都說,有教無類,但是魏征聽著程處亮要去讀書,怎么都覺著讓程家人讀圣賢書,有那么點兒有辱斯文的意思。

算了,不去想了,與好友進了雅間,暢談歡飲,只可惜不是廣和居的神仙釀,對神仙釀的大名,魏征自然也有所耳聞,只是他為官清廉,三十貫一壇的神仙釀還真的有點兒消費不起。

魏征在為自己不能一嘗神仙釀而惋惜,隔壁的崔榷則是在為得不到神仙釀的釀造秘方而百抓撓心,就這么放棄,可不是世家大族的作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久治县| 长沙市| 托里县| 邻水| 胶南市| 武川县| 凤庆县| 岳普湖县| 霍林郭勒市| 温宿县| 潞城市| 启东市| 德惠市| 沧州市| 郴州市| 焦作市| 锦州市| 饶平县| 澎湖县| 曲沃县| 黔南| 松江区| 安泽县| 甘谷县| 吉水县| 阿拉善左旗| 托里县| 合川市| 齐齐哈尔市| 新和县| 新民市| 三台县| 耿马| 咸丰县| 丰原市| 大庆市| 马山县| 南投市| 化德县|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