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聰明健康就要這樣吃
- 甘智榮
- 794字
- 2020-11-13 12:34:52
讓孩子開胃的方法
胃口不好的孩子常常不好好吃飯、一頓飯要吃上很長時間,即便家長喂飯,下咽也很困難。遇上這類孩子,家長總是特別羨慕別人家那些大口大口吃飯、吃得又快又多的孩子,可狠心讓孩子餓一頓的方法用多了也不利于健康。孩子胃口不好,家長不妨試試下列方法。
刺激孩子產(chǎn)生饑餓感
孩子身體健康,身高、體重標(biāo)準(zhǔn),平時很少生病,就是吃飯慢、吃得不香,家長可以通過增加孩子的運動量、多進行戶外活動來刺激孩子的饑餓感。孩子感覺餓了,吃飯時就不會挑挑揀揀,而是感覺飯菜吃著特別香。千萬不能在吃飯前給孩子吃零食,如吃飯前給孩子吃了點心或喝了牛奶,到了吃飯時孩子感覺不到饑餓,自然吃飯就不香了。
通過食物調(diào)理改善生病孩子的胃口
如果孩子原來吃飯很好,因為生病吃藥而影響了胃口,家長可以通過食物的調(diào)理改善孩子的狀況。先觀察孩子的舌苔,如果偏白,說明孩子體內(nèi)寒重,家長可以打一個雞蛋放入碗中,攪散放一邊,然后在小鍋里放半碗水、2~3片生姜、小半勺紅糖,燒開5分鐘后,用滾燙的生姜紅糖水去沖雞蛋,沖出的雞蛋羹在每天早晨讓孩子起床后空腹喝上一小碗,能起到暖胃、祛寒、滋養(yǎng)被藥物損傷的胃腸黏膜的作用,幫助胃腸功能恢復(fù)。如果孩子的舌苔偏黃,舌苔底下的舌質(zhì)偏紅,說明孩子內(nèi)熱重、積食、消化不良,家長可以到藥店里買炒制后的雞內(nèi)金,碾成粉,在飯前半小時給孩子吃上一小勺,也能起到開胃、消食、助消化的作用。吃上幾天,孩子的胃口就開了,吃飯就會恢復(fù)如初。
在平時的飲食中添加溫補的食材
對長得瘦小、面色發(fā)黃的孩子,可以通過健胃補脾的方式讓孩子吃得香。取一段山藥切成塊,放到粉碎機里,再放一些水,打碎成糊后倒入鍋中攪拌煮熟后就可以給孩子吃了。食用這些溫補的食材可以幫助孩子健脾胃、滋養(yǎng)身體。不過要注意的是,扁桃體常常發(fā)炎的孩子不適合用此方法。
適量食用藥膳
專門給孩子制作的固元膏有改善食欲低下等癥狀的作用。家長可以每天給孩子吃1~2次,每次小半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