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吉爾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5:世界危機·戰后
- (英)溫斯頓·丘吉爾
- 1075字
- 2020-11-02 17:46:19
前言
本卷完成了我近10年前所承擔的為大戰史寫此書稿的任務。如前四卷中一樣,我將世界著名事件的記錄與討論用個人敘述的線索串聯在一起。這個方法對那些希望通過閱讀許許多多可信的敘述,以形成他自己見解的讀者,證明本身是正確的。可是這個方法對于各種事件取舍的比例有相當大的出入。因為我親自參加的或直接得知的插曲和事務在我的寫作中自然處于特別突出的地位。凡有可能的地方,我盡量使用當時我記下的和說過的我自己的言詞來講述事情的經過。出現這種情況的地方必須在緊接的正文中加以適當調整。我根據眼見的事態發展來講述,但是每種事態,他人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會有所不同,況且有許多事態我沒有親眼目睹。
在寫作本卷所述的許多事件中,我發現有不少我親自經歷的重要事件我已完全忘卻,對此我甚感驚愕。這些年來工作壓力極為沉重;不停變化的事物又互動地發展;同時整個世界都在不斷地變動;一個印象沖淡另一個印象。只有當我重讀當時的演講詞、文件和備忘錄時,那些緊張而激動人心的年代才又顯現在我的眼前。我確信,我不會再有任何時候比停戰后4年中寫得更多、忘掉更多和理解更少了。因此,對局勢提出一個總的看法——盡管是從個人角度——和更重要的是,通過無數事件的迷宮,去追溯無一例外的、無情的因果序列,可能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
自從大戰結束以來,人們所寫的大部分著作都要談論到巴黎和會,關于和會已有大量文獻作品問世。我近年來的寫作主要談論發生在巴黎和凡爾賽會堂以外的事情,以及全權代表們對各大國和千百萬民眾所做決定的后果(做出決定的過程沒有少拖延時間)。因此本書主要論述這些事件的外部反應。令人遺憾的是本書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不幸和悲劇的編年史。本書所述的形勢發展的趨向是否不可避免,不得不待讀者做出判斷了。在我幾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政治生涯中,沒有哪個時期的國家事務像戰后這幾年那么困難。各種事件層出不窮,社會動蕩不安。人們感到疲乏而且不如意。國家權力處于低潮;經濟繁榮擱淺;貨幣狀況越來越令人擔憂。因而不但問題艱巨、成堆,而且對付問題的辦法不斷減少。此外,要人們調整心態以適應新的環境又很不容易。對勝利抱過高希望和夢想只會導致泄氣、不滿、派系斗爭和失望;這本身是一個重新成長的過程,這一點很難被理解。所以我特別內疚地希望對處境極為艱難的首腦會議上的那些人的缺點與錯誤做出公正評價。
也許我有必要像在以前幾卷里那樣在序言中再次表態:書中發表的意見僅僅是我個人的意見,由我本人完全負責。我還必須向以忠告和知識給我有力支持,以及允許我引用其口頭或文字的機密意見的那些人,表示我的感激之情。
溫斯頓·丘吉爾
查特韋爾1929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