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百內偶遇美洲獅
時間:2016年12月
地點:百內國家公園(Torres del Paine National Park)
關鍵詞:美洲獅
我不是徒步愛好者,但是智利的百內國家公園激起了我遠足的欲望。澎湃的瀑布、巍峨的山峰和壯觀的冰川,最美的風景往往沒有捷徑可以抵達。腳在地獄,眼在天堂,本來就是獨一無二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我竟然還偶遇了美洲獅……

路邊山坡上的美洲獅母子,右邊為一歲左右的雄性小美洲獅
2016年底,在剛剛完成第八次南極之旅下船后,我決定在智利旅行10天。飛機降落在智利南部的港口城市蓬塔阿雷納斯(Punta Arenas)的小機場。納塔萊斯港(Puerto Natales)扼守著麥哲倫海峽,是著名的百內國家公園的門戶,也是戶外探險者的大本營。百內的西文名字“Torres”原意是“塔”,在這里引申為“峰”,而“Paine”是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的原始部落語言中的詞匯,意為“藍色”?!八{色的群峰”,一語道出了這個國家公園的亮點。說它是地球上最美風景的前5名一點也不為過,這里也是世界頂級戶外徒步圣地。
1959年成立的國家公園被崇山峻嶺環抱,地勢險要,道路狹窄。汽車貼著山腳行駛,另一側便是湖泊,冰川融水形成的湖泊呈現出綠松石般令人驚嘆不已的色彩,那是由湖中大量的巖石微粒和礦物質造成的。目之所及,皆曠世美景,我迫不及待地想來張打卡照,然而一拉開車門,差點被吹飛了。百內的風力不容小覷,這里常年刮大風,難怪樹木全都東倒西歪。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我算領教了天氣的變化無常。這里經常陰晴不定,云也是千變萬化。在極地行走多年,我已經熟悉了類似的氣候。風光攝影師就青睞有脾氣的大自然。
一定要住在國家公園里才不辜負時間和美景。百內在智利的地位,相當于中國的九寨溝和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但智利人寧愿保持原生態的環境,國家公園里的旅游設施有限,酒店寥寥,規模都不大。我們選擇了位于格雷冰川湖畔的LAGO GREY酒店,房間寬大的落地窗外,冰川和湖泊一覽無余。在百內的第一個夜晚,我站在露臺上,注視著群山逐漸沉寂,天空由緋紅轉為深藍,清冷的月光灑在湖面上,冰川隱在黑暗中。這些年來,我幾乎每個月都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欣賞著不一樣的風景。飛越千山萬水,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
刮了一夜的風,第二天又是晴空萬里。我興致勃勃地踏入“眾神角力”之地,冷峻巍峨的百內主峰群位于整個公園的中心,無論你走在哪里都可以仰望它的身姿。其中最著名的當數百內角峰,奇特的地質結構為它贏得不少聲譽。這組由花崗巖組成的火山鏈上面覆蓋著一層黑色板巖,經冰川侵蝕后柱頂變成了曲面,兩側則十分陡峭,中央的山峰高達3050米?!敖欠迦蔽瞬簧贌釔叟蕩r的勇士,風光攝影師更是對它著迷不已。
這里的22條徒步路線合稱為W環線,全長約105千米,走完全程至少需要6天。百內三塔、法國谷和格雷冰川位于W環線自東向西方向的3個頂端,可從三塔開始沿順時針方向走,也可從格雷冰川開始沿逆時針方向走。途中建有成熟的營地,徒步節奏基本固定,沿途可以欣賞到冰川、湖泊、峽谷和山峰等壯麗多姿的風景。由于時間有限,我的意大利籍向導沃特爾推薦了一條短途路線,起點在格朗臺瀑布附近。位于兩個湖泊之間的格朗臺瀑布落差僅15米,上游的冰川融水夾帶著冰川沉積物傾瀉而下,水流湍急,響聲震天。從觀景臺望去,在崇山峻嶺之間,碧波婉約的湖泊盡收眼底。
夏季的百內綠草茵茵,大概是這個星球上最美的國家公園之一了。那些從未見過的美麗植物讓我一次次駐足,比如狀如靴子的“仙女鞋”(Sand Lady's Slipper,學名“杓蘭”)以及有著淡雅的綠色花紋的蘭花——“馬賽克蘭花”(拉丁學名:Chloraea magellanica)。然而,也有不和諧的一幕:成片白森森的枯木怪異地散發著死一般的沉寂。沃特爾告訴我,那些是被山火燒毀的樹木殘骸。自1985年以來,百內已經遭受了3次嚴重火災。第一次是一名日本游客在宿營時不慎引燃了100多平方千米的林地。2005年初,又有一名游客違章在林區內燒烤引起火災。由于強風不止,森林火災難以撲滅,這場大火又毀壞了100多平方千米的林區,其中幾乎一半是原始森林。最近一次大火災發生在2011年,直接受損的林區面積達120平方千米。這些都給國家公園留下了永久的傷痕。
上帝賜予百內的不僅是舉世罕見的美景,還有眾多珍稀野生動物。作為南美大陸重要的自然生態保護區,40多種哺乳動物和105種鳥類棲息在此。1978年,百內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稱號。此刻,頭頂上盤旋著我仰慕已久的安第斯神鷲[又稱為安第斯神鷹(Cóndor)],它們是生物鏈頂端的王者,分布在安第斯山脈及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海岸,是西半球最大的飛行鳥類,也是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之一。在百內國家公園中,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種動物。那是一只年輕的雄鷹,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頸部底端環繞著白色羽毛,兩翼上有很大的白斑,頭上有一個暗紅色的肉冠。它在空中盤旋時的姿態很優美——雙翼水平張開,初級飛羽末端向上。由于沒有支撐大型肌肉的胸骨,安第斯神鷹主要以滑翔的方式飛行。

作者在百內國家公園

優雅的“馬賽克蘭花”
很快,在前方的路旁我又發現了幾只,它們聚在一起。很明顯,這里有它們喜歡的食物。停車后,我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觀察。原來草地上有一頭小羊駝的尸體,不僅吸引了安第斯神鷹和南美鳳頭卡拉鷹,南美灰狐(South American Grey Fox)也聞迅趕來。它們默默地聚攏在小羊駝尸體的周圍,都在觀察別的動物的一舉一動。安第斯神鷹是主導者,它們開始不慌不忙地低頭享用美食,南美鳳頭卡拉鷹像個跟班兒,在一旁伺機而動。南美灰狐似乎有所畏懼,不敢過于靠近。
途中,路旁還出現了一只南美犰狳(Pichi),這可是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特有瀕危物種。小家伙藏頭露尾,躲在路旁的灌木叢里。它本是夜行性動物,行蹤隱蔽,也很害羞,聽到動靜后,便“嗖”地一下鉆進洞里。
當地最常見的野生動物是栗色羊駝(Guanaco),在見到它們之前,大家都很期待。沃特爾不以為然地說:“它們太容易看到了。”為了躲避天敵美洲獅,羊駝喜歡待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路旁常常三五成群,過馬路時也不避讓車輛。最多的一次,我們看到了20多頭。第二天早上,當我們沿著湖邊公路行駛時,沃特爾自言自語道:“怎么今天一頭都沒有呢?”這一帶路邊一直有很多羊駝。我留意觀察四周,在疾駛的車道上無意間往山上一瞥,竟然看到山坡上有兩頭大型動物。在兩秒鐘內,我判斷出那是美洲獅?!懊乐蕺{!”我喊出聲來,立刻讓司機停車,然后拉開車門沖了出去,激動得都端不穩相機了。

為了躲避美洲獅,栗色羊駝經常聚集在公路旁
美洲獅堪稱百內國家公園的一個終極傳奇,盡管從北美洛基山脈到南美安第斯山脈都有它們出沒的蹤影,但這些“大貓”生性孤僻且較為敏感,在自然界中與人類鮮有直面相遇。大部分智利人都沒有見過美洲獅。百內國家公園里數量龐大的羊駝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而這里成為全球密度最大的美洲獅棲息地,但巴塔哥尼亞高原食物鏈頂端的這些王者的數量也不過50余頭。
這兩頭健碩的美洲獅中,毛色較淺的是雄性幼獅,個頭已經超過雌獅媽媽了。美洲獅母子也看見了我們,但雌獅十分淡定。它們顯然不喜歡直面人類,雌獅鎮定自若地帶著幼獅轉身離去,中途還停下來觀察了片刻??吹剿鼈儾换挪幻Φ叵г谏胶螅疫@才喘了口氣,這次偶遇前后不超過3分鐘的時間。沃特爾說這是他今年第二次見到美洲獅,看樣子雌獅是帶著孩子出來練習捕獵的。難怪今天羊駝都不見了,估計嗅到氣味后,它們早就躲得遠遠的了。
“它們會傷害人嗎?”我問道。畢竟美洲獅奔跑的速度可達到70千米/小時,平地能躍出八九米遠。“極少發生這種情況,除非它們餓極了,或者覺得有危險?!蔽痔貭栒f,“美洲獅捕獵成功的概率很高,這里的食物足夠它們吃了?!边@次邂逅讓我頗為得意,因為我竟比向導先發現了它們,而且是在高速行駛的車上。也許得益于近些年的觀鳥經歷吧,我的眼力多少練出來了些。

日落后的百內國家公園角峰美景
傍晚,我們又來到佩赫湖等候落日,看著夕陽將角峰上的黑色板巖和積雪一點點染成金色,仿佛燃燒了起來。湖中倒映出“燃燒的角峰”奇景,待那層金黃逐漸褪去后,背后的天空換上了浪漫的粉紫色。月亮升起來了,最后一抹陽光退出了天際線,天空由藍色轉為粉紅,角峰后飛起一縷孤獨的煙云。圓月高懸,月明星稀,四周寂靜無聲。我默默地收起相機,坐在湖邊,感受著這里的廣闊和蒼茫,回想著白天的奇遇。多少年后,我依舊會懷念這個夜晚和那對美洲獅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