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行走敏感期——探索未知世界的里程碑

行走敏感期:樂此不疲地走來走去

一個小嬰兒,從無力翻身到四處亂爬,再到蹣跚學步,是一個令父母激動不已的過程。兩三個月的寶寶,他的頭剛剛能挺立起來,翻身對他來說還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這個時候即使把他放在并不寬敞的沙發上,也不用擔心他會掉下來;六七個月的寶寶已經對爬行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剛開始的時候,他拖著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后來他就可以手腳并用,靈活自如地爬行到他想去的每一個角落了;八九個月大的寶寶,他總是不停地想努力站起來,當你把他抱在腿上的時候,他會使勁地蹬著腿,有時候還會把你的腿踩得很疼。也許,就在你為小家伙的腿為何有這么大的力氣而疑惑的時候,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他就已經漸漸地可以自己蹣跚行走了。看著他樂此不疲的樣子,父母總是又欣喜又激動。有時候父母會擔心孩子會不會累,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累”,在他的字典里,仿佛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走”。

回憶每個孩子學習走路的歷程,都會出現這么一個規律——從最初的蹣跚學步、搖搖晃晃,到獨立行走,再到成人拉著手一點點地上下坡、爬樓梯,再到哪里不平就愛走哪里的執拗勁兒。當孩子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這件事情上,并不厭其煩地重復這件事情時,我們知道,孩子行走的敏感期到來了。

行走將孩子帶到任何一個他想去的地方,這時的孩子對走路無限癡迷,人一生中最喜歡走路的時期大約也就是這個時期。孩子為了感受腿和腳與地面碰觸的感覺而不斷地行走,為由自己的腿、腳把自己帶到了目的地而欣喜不已。他們也許還會驚奇地發現:“原來換個角度看世界,是這么地神奇啊!原來,抽屜是可以被拉開的,門鈴是可以被按響的,小草是濕漉漉的,小鳥是會被嚇跑的……”此時,他的眼前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沒有被發現、被探索的“新大陸”。而且更令孩子自豪的是,當他看到一個喜歡的東西,不再需要成人的幫助,而是自己走過去拿,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多么大的突破,又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啊!

也就是說,孩子一旦學會了自己走路后,他的世界就發生了變化。他的活動不必再完全依賴于成人進行,他的活動范圍也在迅速擴大。此時,不用依靠別人,他們就可以自由地去空間里探索。周圍環境中什么物品吸引了他們,他們就會走過去看。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盡情地享受著空間和自由帶給他們的樂趣。

由此可見,行走使孩子從不自由、需要幫助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生活開始由他自己支配。無怪乎蒙臺梭利說,行走敏感期是孩子的第二次誕生,是他從無法行動的狀態進入可以自行活動的開始。孩子從出生開始,經歷了抬頭、坐起、爬行的全部過程。在孩子第一次嘗試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邁出第一步時,他的身體開始走向獨立。而周圍的環境也刺激著他、鼓勵著他繼續前進。盡管此時的孩子內在并沒有目標,但是,他的走就是全部目標。慢慢的,孩子開始由一個不能自主的人,成長為一個積極主動的人,而這個發展過程,完全是由他的個人努力完成的。

兒童所有的動作、行動,都與正在進行的智能活動密不可分,沒有健康的動作,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智。

在生命的初始階段,如果家長常常限制孩子去探索世界的行為,那孩子生命中的那些敏感期常常會無限期地延后,在很多時候,這不僅會阻礙孩子心理的正常發展,而且還會影響孩子智力的發展。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能觀察到孩子對走的鐘愛,尤其是剛剛學會走的孩子。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有一個深切的體驗:孩子總是充滿熱情地走著,而我們卻疲憊不堪地跟著。相反,如果成人總是擔心孩子跌倒受傷,選擇“替”孩子行走——抱著孩子走路,那么就會剝奪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長的機會,也阻止了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走向獨立的腳步。這樣的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不僅比其他孩子漫長,而且他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往往也要比同齡的孩子差。

所以,處在行走敏感期的孩子,父母應該讓他按照自己的步伐和節奏去活動,去探索,即使跌倒,即使受一點傷。要知道,鼓勵孩子行走,不僅可以發展孩子的動作,同時也豐富了孩子的精神生活。

寶寶學步晚:父母不必太擔心

一個媽媽這樣說道:

朋友家的萱萱10個月了,別看她年紀小,走起路來已經有模有樣了。而我家的沫沫比萱萱還大一個多月,卻怎么也不肯邁開人生的“第一步”。雖然沫沫的各項發育指標都挺正常的,飲食方面也很不錯,幾乎不怎么挑食。但是走路這件事情還是不禁讓我心急如焚,該怎么辦呢?

看到同齡的寶寶都學會走路了,而自己家的寶寶還不會走,這種著急,甚至是懷疑寶寶發育是否有問題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跡。

一般來說,多數寶寶在10個月至1歲期間開始學走路,1歲半左右可以獨自行走。不過,也有的寶寶相對晚些。無論怎樣,只要寶寶的各項發育指標正常,身體機能上也沒有問題和疾病,行走就只是早晚的問題。反之,如果不顧寶寶的具體情況,一意孤行地讓他過早地學走路,對寶寶的腿部發育則非常有害,甚至還會導致骨骼發育畸形。

瑞士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孩子學習走路的起始年齡對他們今后的成長發育影響并不大,那些從9個月就開始走路的嬰兒在今后并不比那些學步稍晚的孩子擁有更多優勢。

蘇黎世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也對222名身體健康嬰兒的智商情況、身體平衡性和手眼協調能力進行了跟蹤調查,直至他們到了18歲為止。調查結果顯示:早早學會走路與孩子今后的生長發育之間幾乎不存在任何聯系,在智商和手眼協調能力方面并無明顯優勢。但如果孩子在18個月后還不開始學步,兒科學家建議父母這時候才應帶孩子做專科檢查。

其實,很多時候,“成長”這個詞,并非僅僅是針對孩子而言的,對于成人也同樣適用。當我們學習并懂得了一件事情:孩子腿腳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撐整個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還達不到練習邁步、行走的水平,此時,就不會過早地為寶寶遲遲不會站立、不能走路而憂心忡忡了。

養育孩子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學會透析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你的愛才會走向成熟。

迷戀走樓梯:開發腿和腳的潛能

一位媽媽這樣講述道:

晴兒1歲4個月時,每天早上吃完飯,她就會拿著自己的小鞋子站在屋門口,有時候還會急不可待地去拍門。我知道,她是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了。沒錯,小區草坪上、兒童游樂區總能找到晴兒的身影。

其實,早在晴兒1歲兩個月的時候,我就發現她愛上了一項特殊的運動——爬樓梯。我們家單元的進出口處有一個只有幾級臺階組成“樓梯”,晴兒最早喜歡上爬樓梯就是從那兒開始的,很多時候,她能上上下下十幾遍而不知疲倦。當然了,我不是太放心她的這種行為,總是跟在后面悄悄地保護著。每當此時,總是把我累得不行。

對于剛剛學會行走的寶寶來說,還沒有能力扶著欄桿爬樓梯,但是,當他遇到樓梯時,卻會不由自主地立刻俯身去爬,先用手判斷一下一節樓梯與另一節樓梯的高度,才敢用腿和腳去攀登和實踐。這也是因為,孩子最早使用的工具是手,他們手的經驗要比腳多得多的緣故。

所以,在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會迷戀上爬樓梯,他要重復地用腳來感知空間,用腿來把握空間,使自己的腿和腳在任何空間里運用自如。也正是如此,孩子腿和腳的潛能才會逐漸被激發出來。

然而,很多時候,當父母看到孩子的“驚人之舉”時,往往會覺得孩子用手摸地不衛生,而且這種行為也非常危險,于是,經常會大驚小怪地喊:“寶貝,太危險了,不可以爬樓梯啊!”

其實,父母不知道,這正是孩子天賦能力的杰出表現。孩子不僅能手腳并用地、一點一點地爬上樓梯,而且還會一步一步地下樓梯。上下樓梯這一簡單的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非常有益,不僅能鍛煉孩子動作的協調性,而且還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如果父母常常阻止、破壞這一敏感期的正常發展的話,對多數孩子來說,這一敏感期往往會滯后到2歲半,甚至3歲才出現。

因此,父母沒有必要去限制孩子的活動,應該讓他們盡情地、自由地去摸索行走道路上的各種體驗和樂趣。當然了,如果父母不放心,可在旁邊鼓勵并悄悄地保護。

當孩子具備了扶欄桿爬樓梯的能力時,他爬樓梯的“嗜好”自然也就會慢慢消失了。

總之,在孩子行走的敏感期,他腿和腳的功能已經被喚醒,他強烈地渴望用腿和腳去探索自己眼中的世界。他們的探索方式可能是不停地行走,也可能是重復地走樓梯等,但不管是哪種方式,它們都是最能使孩子感到愉悅的游戲和活動,家長應該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

哪里不平走哪里:難道這不是很有趣嗎

一位媽媽曾在親子日記里這樣記錄:

昨晚剛下過一場大雨,今天的道路上到處都是一洼一洼的積水。出門時,我生怕兒子會把鞋子和衣服弄臟,便向他提議:“媽媽抱你走怎么樣?”兒子似乎對這樣的“路障”非常感興趣,說什么也不讓我抱。

剛開始,他還學著我的樣子小心地避開積水,但只要趁我不注意,他就會“不小心”踩到水洼里去。到后來,反正衣服和鞋子已經濕透了,我就不再管他。這下,兒子興奮起來了,他不但逢洼必踩,而且還拉著我的手在水洼里使勁蹦。

看到兒子那可愛的樣子和滿足的笑容,我慶幸沒有嚴厲地呵斥他:“為什么不跟著媽媽好好走路?在那里干什么?”

對路上的水洼發生興趣,這是許多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平常不過的一個小細節,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走路是他們最大的興趣愛好:哪兒坑坑洼洼、哪兒不好走,他們就偏偏往哪兒走,這更是他們最專注的“事業”,這“事業”對于他們來說簡直太有趣了!

但是,大多數家長不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總是覺得積水會把孩子的鞋子和衣服都弄濕,搞不好還會使孩子感冒。

確切來講,家長的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孩子的鞋子、衣服臟了可以洗,但孩子的成長機會一旦錯過了很有可能就永遠不會再回來。對孩子來說,在行走的敏感期,他們腿和腳的功能已經被喚醒,一個個就像觀察家、探險家一樣,強烈渴望用腳去探索,而歪歪扭扭、扭扭歪歪、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就是他們最拿手的“絕活”。如果這種時候,大人對他們說“我牽著”、“我扶著”、“我抱你”,那樣只會束縛孩子腿和腳的能力。

所以,為了孩子能力的發展,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讓孩子盡情去釋放自己的腿和腳,盡情去享受行走所帶來的樂趣。同時,家長也要放棄自己的走路節奏、生活節奏去配合孩子,讓孩子在敏感期內得到充分、良好的發展。總之,該松手時就松手,給孩子探索空間的自由,允許孩子自由走動,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學步和身心發展的養育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灵山县| 留坝县| 廊坊市| 莫力| 孟津县| 旌德县| 岫岩| 定南县| 闸北区| 大埔县| 航空| 巴东县| 沙雅县| 枣强县| 民权县| 乌鲁木齐县| 榆林市| 娱乐| 台安县| 安化县| 平舆县| 尚志市| 闽清县| 双辽市| 兴义市| 抚宁县| 定襄县| 航空| 贡觉县| 巴里| 德保县| 阿拉尔市| 广河县| 临潭县| 邵东县| 崇礼县| 定安县| 南昌县| 东阳市|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