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斑戰汗合論
【題解】
邪從外解,氣分的邪以汗的形式發出來,血分的邪以斑的形式發出來。從本條到“發斑”條,都是在詳論這個問題。不光瘟疫,其他雜病如果要往外透邪,也遵循這些規律,這種情況在臨床中比較常見。
凡疫邪留于氣分①,解以戰汗②;留于血分③,解以發斑④。氣屬陽而輕清,血屬陰而重濁。是以邪在氣分則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膠滯⑤,故陽主速而陰主遲。所以從戰汗者,可使頓解;從發斑者,當圖漸愈。
【注釋】
①氣分:指人體屬于氣的部分,與血分相對,其部位較血分為淺。
②戰汗:一邊劇烈顫抖一邊出汗。
③血分:指人體屬于血的部分,與氣分相對,其部位較氣分為深。
④發斑:指體表出現紅色的斑紋。
⑤膠滯:膠著滯澀。
【譯文】
凡是瘟疫之邪,停留在氣分的,通過戰汗的方式外解;停留在血分的,通過發斑的方式外解。氣屬于陽,是輕清的;血屬于陰,是重濁的。所以,邪在氣分則容易疏散透出,邪在血分則經常膠著滯澀,所以,陽意味著快,陰意味著慢,因此,通過戰汗,可以使邪氣很快解除;通過發斑,則只能逐漸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