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分傳
【題解】
邪在膜原,一面向三陽經浮越,一面入于胃腑,即其傳變分作表里兩途,所以叫“表里分傳”。治法,用三消飲,即在達原飲的基礎上,加上三陽經的引經藥羌活、葛根、柴胡,又加攻里瀉下藥大黃,使邪從膜原而化,從表而散,從里而下。
溫疫,舌上白苔者,邪在膜原也。舌根漸黃至中央,乃邪漸入胃。設有三陽現證,用達原飲三陽加法。因有里證,復加大黃,名三消飲。三消者,消內、消外、消不內外也①。惟治疫之全劑②,以毒邪表里分傳,膜原尚有余結者宜之③。
三消飲
檳榔 草果 厚樸 白芍 甘草 知母 黃芩 大黃葛根 羌活 柴胡
姜、棗煎服。
【注釋】
①不內外:介于內外之間的膜原。
②全劑:指在治療某病上,全方位兼顧的方劑。
③余結:余留的結下的邪氣。
【譯文】
溫疫,舌上白苔滿布的,是邪在膜原。如果后來舌根部苔漸漸變黃,蔓延到舌中央,這是邪氣漸漸傳到胃腑。這時候,如果有三陽經的癥狀,用達原飲的三陽加法,因為有里證,又加大黃,于是就得到一個新方子叫三消飲。所謂三消,就是消內、消外、消不內外。這是治溫疫全方位兼顧的一個方劑,只有在疫邪同時從表從里分途傳變,而膜原也有殘邪郁結的時候,才宜于使用。
三消飲
檳榔 草果 厚樸 白芍 甘草 知母 黃芩 大黃 葛根 羌活 柴胡
加生姜、大棗,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