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的記憶
- 張道一
- 595字
- 2020-10-22 15:46:53
031 晏子見齊景公
齊景公是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在位五十多年,但政績不佳。景公迷戀于酒色,常常是幾天幾夜不止,并且說出一些無禮的話,做出一些非禮的事。一部《晏子春秋》,多是忠諫其君。大概因為這個緣故,流傳所至,漢朝人在石頭上刻畫了“晏子見齊景公”,那景公手舞足蹈,儼然是個醉漢模樣。
晏子即晏嬰,春秋時齊國大夫,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其父晏弱死后,繼任齊卿,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他個子矮小,但智慧過人,并且善辯,是謂“齊之習辭者也”。
晏子見齊景公
1972年河南唐河縣南關(針織廠內)漢墓出土。
據文獻記載:“晏子長不滿六尺。”按照春秋齊國的尺度,一尺只有20厘米左右,六尺也不過一米二,確實太矮了。當時的楚國看不起他,甚至有意污辱他,他卻從容地轉敗為勝。《晏子春秋·雜下》: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請)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引導)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邪?(指其矮小)”晏子對曰:“臨淄三百閭(二十五戶為一閭),張袂(衣袖)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子何為使乎?”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話很刻薄,針鋒相對,充分體現出晏子的靈敏機智。不知這故事是否屬實,如果真有其事,大國的傲氣也太不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