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的記憶
- 張道一
- 530字
- 2020-10-22 15:46:53
029 桑下餓人
在有關晉卿趙盾的故事中,有一個暗地里保護趙盾的神秘人物。《史記》《左傳》《公羊傳》等書都曾提到他,故事的情節大同小異,但誰也不知道他的確切名字。《公羊傳》說他是“祁彌明”,《左傳》說他是“提彌明”,《史記》說他是“示瞇明”,還有的說他是“靈輒”,或把靈輒看成是另一個人的。
桑下餓人
山東嘉祥縣武氏祠左石室第五石。此為原石的一部分(舊題為“趙盾喂靈輒”)。
《史記·晉世家》說:
初,盾常田首山,見桑下有餓人。餓人,示瞇明也。盾與之食,食其半。問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遺母。”盾義之,益與之飯肉。已而為晉宰夫(總務管理),趙盾弗復知也。九月,晉靈公飲趙盾酒,伏甲將攻盾。公宰示瞇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進曰:“君賜臣,觴三行,可以罷。”欲以去趙盾,令先,毋及難。盾既去,靈公伏士未會,先縱嚙狗名敖。明為盾搏殺狗。盾曰:“棄人用狗,雖猛何為。”然不知明之為陰德也。已而靈公縱伏士出逐趙盾,示瞇明反擊靈公之伏士,伏士不能進。而竟脫盾。盾問其故,曰:“我桑下餓人。”問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有人做過考證,認為“示瞇”“祁彌”“提彌”讀音相近,司馬遷用“示”字,是因為《周禮》古本“地神曰祇”皆作“示”字。(《史記索隱》)是否意味著,把他看作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