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宋元重要作物的培育和引進

在宋代的時候,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移到南方,隨長江流域開發的加速,適宜于當地栽培的糧食作物水稻在良種引進和育種方面取得空前的成就,加上圩田等水利系統的發展,產量和質量明顯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水稻開始取代北方的小麥成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這一時期最引人矚目的太湖流域開發,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陸游《重修奔牛閘記》中指出:“方朝廷在故都時,實仰東南財賦?!K常熟,天下足?!?img alt="(宋)陸游:《渭南文集》卷20,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119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648D3/18225948408111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151237-cmWBzZcDrh1rd5A3n7WKWtTCeDXZOi6u-0-5ff4907c9135152a7321e7f5eddb28ba">足見宋代對江南財賦的倚重。原產華南和西南的一些重要作物也開始嶄露頭角。南宋時,北人的南徙進一步加強了南方的麥作。南北方作物的深入交換和互為補充,加上當時海上商業發達和元代地域的拓展,促進中外作物交流,對中國的栽培作物的種類和品種的不斷豐富起了重要作用。

一、新培育或記載的作物種類或品種

在蔬菜果品方面,新涌現的種類也堪稱琳瑯滿目。蔬菜包括黃芽菜(或稱黃矮菜,即大白菜)、油白菜(油、蔬兩用)、絲瓜、新羅葛(豆薯 Pachyrhizus erosus可能從外國引進)、蘆筍、南瓜、甘露子等等;果品包括金橘、山楂、銀杏、榧子、羅望子(酸角)。誠如前人指出的那樣,當時出現的作物:“亦有古所無今始傳者,又有限于地而文不達者。北人著書不及南品,奇特之物匿于志乘。弗得備《本草》、列《群芳》者,又不知凡幾?!?img alt="(清)郭柏蒼:《閩產錄異·序》,岳麓書社1986年版,第1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648D3/18225948408111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151237-cmWBzZcDrh1rd5A3n7WKWtTCeDXZOi6u-0-5ff4907c9135152a7321e7f5eddb28ba">黃芽菜可能是宋代育成的卷心白菜,絲瓜和甘露子可能是新馴化的蔬菜種類。金橘、銀杏和香榧等可能一直在南方都有生產,但直到政治經濟中心的進一步南移,才逐漸為文獻記述。尤其是銀杏,它至今在中國的西天目山等地還有野生種分布,浙江奉化雪竇山風景區有漢代的銀杏樹。不僅如此,北方山東莒縣、陜西周至、河南濟源等黃河流域地區,也都有樹齡超過1500年的古樹,尤其是莒縣的銀杏,樹齡超過2500年,它們為何不見早期文獻的記載,直到唐代元稹(779—831)的詩中才出現:“借騎銀杏葉,橫賜錦垂萄”。不過,唐代文獻中似乎僅此一見,也沒有提到其種子。其中的原因可能與地域性的開發有密切的聯系,唐代農書《四時纂要》沒有提到銀杏。把它當果樹種植可能從宋代開始。上述金橘和榧子是否存在同樣的情況很值得探討。

宋元時期新出現的蔬菜品種大白菜(菘的結球新品種)、苔菜(白菜食用菜苔的品種)、絲瓜、南瓜和胡蘿卜對國人的生活影響都很大,其中又以大白菜為最。它是與水稻良種推廣并行的重大突破。隨栽培面積日廣,大白菜開始取代昔日葵的地位。

大白菜亦稱結球白菜。較早見于北宋的《清異錄》,書中稱之為“心子菜”。后來南宋的《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出現大白菜的別稱“臺心菜”“黃芽菜”“黃矮菜”。“白菜”的名稱已見于北宋吳則禮(? —1121)的《周介然所惠石銚取淮水瀹茶》詩中。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對菘的質量有很高的評價:“撥雪挑來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朱門酒肉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鄙厦嫣岬?,南北朝時期,菘已經成為江南“最為常食”的蔬菜,進入宋代以后又育成了大白菜,并解決了貯藏方法(《咸淳臨安志》)。這二者的有機結合,使大白菜由江淮流域向北方推廣成為必然。大白菜北移的結果極大地改變了北方長冬缺蔬,靠干咸和少量黃化蔬菜以及豆制品度日的窘況,北方人的飲食和營養從中得到不小的改善和提高。

宋代由于白菜品種改良。加之,絲瓜、南瓜和元時胡蘿卜(圖1-3)的大量種植,使中國蔬菜的種類更為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油菜”的出現,它最早的品種是江南一帶產生的油白菜型油菜。作為一種新型的油料作物,它的出現對中國的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改善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圖1-3 胡蘿卜

宋代的栽培植物還加彰顯南方的特色,除水稻、白菜和油菜的崛起之外,華南的荔枝和浙江一帶的柑橘受到人們熱捧,出現了專門的譜錄,尤其是荔枝幾乎被認為是“水果之王”。梅花也被認為是“群芳之首”。這與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宋代文獻不僅出現不少新的栽培果樹名稱,其中包括產于江南的榧子、銀杏和西南的羅望子,以及華北的山楂等等,而且一些傳統名果,如荔枝、柑橘、金橘等也由于南方地區農業生產開發的深化和文人、名士的傳揚而廣為人知。從《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記述宋人生活風情的作品中不難看出,它們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享受。

二、新引進的作物種類

宋初,在糧食生產方面,水稻的產量增加非常顯著。這期間,宋真宗年間推廣從占城(今越南)引入的占城稻發揮過重要作用?!端问贰な池浿尽酚涊d: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淮兩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分給三路為種,擇民田高仰者蒔之,蓋旱稻也。”(元)脫脫等:《宋史》卷173,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4162頁。占城稻比較耐旱,生產期短,又“不擇地而生”,能使土地的復種指數增加,從而提高其利用率。到了南宋,經過人們的進一步選擇培育,占城稻的優良性狀不斷增加,稻谷的產量越來越高。

這一時期,重要的纖維植物棉花的引入內地,對中國人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棉花是一種重要的纖維作物,在古代叫作吉貝(亦作古貝)或白疊。漢代的時候,在華南沿海地區可能就栽培了灌木狀的棉花,當時這種棉花稱木棉。福建崇安(武夷山市)武夷山的船棺中曾發現一片距今約3000年的棉布。中國西南在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初年也曾種植過同樣的棉花。新疆栽培棉花要晚一些,種的大約是“草棉”。新疆的漢墓中曾經出土過棉布。

棉花起源于熱帶地區。它應該是從南亞次大陸傳入中國西南和華南。宋代在中國的福建和廣東等地已經普遍栽培“中棉”。彭乘(985—1049)《續墨客揮犀》記載:“閩嶺已南多木棉,土人競植之,有至數千株者,采其花為布,號吉貝布”。(宋)趙令畤、彭乘:《侯鯖錄》《墨客揮犀》《續墨客揮犀》,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27頁。《嶺外代答》記載廣西少數民族:“冬編鵝毛木棉,夏緝蕉竹、麻纻為衣?!?img alt="(宋)周去非著,楊武泉校注,嶺外代答校注,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13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648D3/18225948408111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151237-cmWBzZcDrh1rd5A3n7WKWtTCeDXZOi6u-0-5ff4907c9135152a7321e7f5eddb28ba">大約在南宋的時候,棉花傳入浙江栽培。棉花在國計民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使原先這種植物由泛稱的“綿”,逐漸被“棉”這個專有名詞取代。元代以后,長江流域普遍植棉。草棉也從西北的新疆傳入到陜西等地?!对贰な池浿尽酚校骸爸谜銝|、江東、江西、湖廣、福建木棉提舉司,責民歲輸木棉十萬匹”。明代更是在全國大范圍的栽培。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纖維織物。19世紀下半葉陸地棉開始傳入中國,中國的棉花生產因此提供到一個新的水平。棉花已經成為中國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2014年,中國的棉花產量在616萬噸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關于2014年棉花產量的公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棉花生產國之一。

這一時期引進的西瓜(圖1-4)和胡蘿卜也非常重要。西瓜在夏天當作重要的果品。據《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二》記載,五代時,安徽人胡嶠在契丹:“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img alt="(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卷73,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90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648D3/18225948408111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151237-cmWBzZcDrh1rd5A3n7WKWtTCeDXZOi6u-0-5ff4907c9135152a7321e7f5eddb28ba">西瓜已經進入中國邊疆地區。不過,它被引進內地種植是宋代的事情,不過,在中國很快被廣泛栽培。西瓜瓜瓤多汁,甜美可口,迅速成為中國夏天極為重要消暑解渴的清涼果品。胡蘿卜在《農桑輯要》已有栽培方法的記載,顯然是從北方傳入的一種蔬菜。

圖1-4 宋人西瓜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名品上珍》, “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版,第237頁。

江南水稻、棉花、大白菜和柑橘的興起,成為糧食、纖維作物、蔬菜和果樹中首屈一指的大田作物,是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標志,表明南方的“澤農”已經開始超越黃河流域的“旱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海盐县| 晋宁县| 应城市| 宁强县| 得荣县| 普安县| 宝鸡市| 临夏县| 正宁县| 镇原县| 仁化县| 邵东县| 全南县| 永年县| 伊宁市| 南充市| 鹿邑县| 宝应县| 青河县| 全州县| 泰和县| 九龙城区| 铜梁县| 商都县| 萨迦县| 广州市| 汕尾市| 秦皇岛市| 南华县| 博野县| 即墨市| 康乐县| 平罗县| 阿拉尔市| 通化市| 上栗县| 日照市| 巴南区| 宁明县| 大渡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