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氏家訓
- (南北朝)顏之推 (明)朱用純
- 1620字
- 2020-10-30 15:40:58
顏氏家訓
序致第一
夫圣賢之書,教人誠孝①,慎言檢跡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遞相模效③,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④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⑤范世也,業以⑥整齊門內,提撕⑦子孫。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⑧,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⑨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鬩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于傅婢寡妻耳。
【注釋】
①誠孝:即忠孝,隋朝人為了避隋文帝父楊忠之諱而將“忠”改為“誠”。
②檢跡:行為自持,不放縱。
③模效:模仿,效法。
④屋下架屋,床上施床:比喻重復建設,毫無創新。
⑤軌物:作為事物的規范。
⑥業以:專門用來。
⑦提撕:提醒、教導。
⑧暴謔(xuè):過分的打鬧。
⑨傅婢:保姆,侍婢。
⑩斗鬩(xì):指家庭內兄弟之間的爭執。
?寡妻:嫡妻,正妻。
【譯文】
古代圣賢的書籍,教育人們要忠誠孝順,說話慎重,行為端正,要立足于社會并使自己美好的名聲傳播久遠,這些道理,已經說得很周全了。魏、晉以來,諸如此類的著作,道理重復,內容照搬,前后雷同,就好比屋里再建屋子,床上再放床一樣,都是多余的。如今我又來寫這種書,并不打算以它做世人行為的規范,只是為了整頓顏家門風,警醒后輩罷了。同樣一句話,有的人會信服,是因為說話者是他們所親近的人;同樣一個命令,有的人會執行,是因為下命令者是他們所敬佩的人。要禁止孩子的過分淘氣,師友的勸誡比不上侍婢的命令;要制止兄弟間的爭斗,堯、舜的教導還不如他們妻子的勸解。我希望這本書能被你們信服,希望它能勝過侍婢對孩童、妻子對丈夫所說的話。
吾家風教①,素為整密。昔在齠齔②,便蒙誘誨;每從兩兄,曉夕溫凊③,規行矩步,安辭定色,鏘鏘翼翼④,若朝嚴君焉。賜以優言,問所好尚,勵短引長,莫不懇篤。年始九歲,便丁荼蓼⑤,家涂⑥離散,百口索然⑦。慈兄鞠養,苦辛備至;有仁無威,導示不切。雖讀《禮》《傳》,微愛屬文⑧,頗為凡人之所陶染⑨,肆欲輕言,不修邊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礪⑩,習若自然,卒難洗蕩,二十已后,大過稀焉;每常心共口敵?,性與情競?,夜覺曉非,今悔昨失,自憐無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后車?耳。
【注釋】
①風教:門風家教。
②齠齔(tiáo chèn):兒童換齒時,指童年。
③溫凊(qìng):溫,溫被使暖。凊,扇席使涼。古代子女侍奉父母之舉。
④鏘鏘翼翼:舉止恭敬有禮,走路小心翼翼。
⑤丁:遭遇。古時稱遭逢父母死喪為丁憂。荼蓼(tú liǎo):本義為苦菜、野菜,此處比喻艱辛、困苦。
⑥家涂:家道。
⑦百口:全家及親屬。索然:離散零落的樣子。
⑧屬(zhǔ)文:寫文章。
⑨陶染:熏陶染習。
⑩少:稍,略。砥礪:磨煉。
?心共口敵:指內心想的和嘴里說的不一樣。
?性與情競:本性善與情欲惡相互爭斗。
?指:通“旨”,意向興趣。
?后車:后繼之車,引申為借鑒。
【譯文】
我顏家的門風家教,一向嚴謹縝密。在童年的時候,我就受到了這方面的啟蒙和教育;跟著我兩位兄長,早晚侍奉雙親,冬日暖被,夏天扇涼,做事循規蹈矩,神色安詳,言語平和,走路小心翼翼,如同朝見君王一樣。雙親經常勉勵我,關心我的喜好志向,鼓勵我克服自己的短處,表揚我的長處,態度懇切深厚。我剛滿九歲時,雙親便去世了,家道中衰,人口蕭條。慈愛的兄長撫養我長大,歷盡了千辛萬苦;但他多慈愛而少威嚴,對我的教育不夠嚴厲。我雖然讀了《周禮》和《左傳》,喜歡寫點文章,但因為受世俗之人影響,所以輕狂放縱,信口開河,而且不修邊幅。到了十八九歲時,才稍稍懂得要磨礪自己的操行,但陋習已成自然,最終還是難以徹底改掉。二十歲以后,大的過失很少犯了,但還常常口是心非,善性與私情相矛盾,夜晚省察白天的錯誤,今日追悔昨日的過失,我遺憾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好的教育,才至此地步。追想平素所立之志,這種感受真是銘心刻骨,絕不是讀讀古書上的告誡就能體會到的。所以,我留下這二十篇家訓,作為你們的后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