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①,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頭河②。既至河所,對視不飲。旁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愚人答言:“若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注釋】
①熱時焰:熱氣流升騰蒸涌,經日光折射形成幻影,如水波浪。
②辛頭河:印度河的梵語音譯。
【譯文】
從前有個人,愚蠢無知。他渴極了想飲水,見到熱氣蒸騰,就以為是水,立即追逐著一直走到印度河。可來到了河邊,他卻注視著河水而不喝。旁人對他說:“你口渴逐水,如今到了有水的地方,怎么不喝呢?”愚人回答道:“如果能夠將水喝完,我就喝了。可是這條河里的水這么多,不能喝完,所以不喝。”當時眾人聽了這話,都大聲嘲笑他。
這正像外道,偏執一端,斷章取義,認為自己不能完全遵守修持佛教的戒律,于是干脆完全不受持,導致后來沒有得道的機會,流轉于生死輪回中。就像那位愚人見水不喝,被人們譏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