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三重樓喻

  • 百喻經(jīng)
  • 僧伽斯那
  • 1085字
  • 2020-10-16 17:30:11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癡無所知。到余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yán)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錢財(cái),不減于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笔菚r(shí),木匠即便經(jīng)地壘墼①作樓。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庇奕藦?fù)言:“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睍r(shí)人聞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輩弟子②,不能精勤修敬三寶③,懶惰懈怠,欲求道果④,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⑤,唯求得彼阿羅漢果?!币酁闀r(shí)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無有異。

【注釋】

①墼(jī):未燒制的磚坯。

②四輩弟子:佛教用語,指稱出家和在家的男女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等信眾,亦稱為“四眾”“四部弟子”。

③三寶:指佛、法、僧。

④道果:指佛教修行的果位。

⑤三果:果位指修佛時(shí)能達(dá)到的境界。小乘佛教共有四種果位。第一果為“須陀洹”,譯為入流,意為初入圣道;第二果為“斯陀含”,譯為一來,意為意念未脫盡,還有一往來;第三果為“阿那含”,譯為不還,意為已經(jīng)斷絕欲望煩惱,不再受生欲界;第四果為“阿羅漢”,譯為無生,為修行可達(dá)的最高境地。此處指前三果。

【譯文】

從前,有個(gè)富有的愚人,對(duì)一切事情一無所知。他到另一個(gè)富人家中,看見一座三層樓,高大華麗,寬敞明亮,心中非常羨慕,于是想道:“我也有錢,不比他少,為什么不也造一座這樣的樓呢?”于是他找來木匠,問道:“你知道怎么造一座像那家一樣的樓房嗎?”木匠回答說:“那正是我造的?!庇奕吮銓?duì)他說:“那現(xiàn)在你也為我造一座和那一樣的樓?!庇谑悄窘潮銖牡孛骈_始?jí)敬u準(zhǔn)備造樓。愚人看見他壘磚造屋,心里很是疑惑,便問木匠說:“你這是干什么呢?”木匠回答:“造三層樓啊?!庇奕苏f:“我不想造下面兩層,你先幫我造最上面的一層。”木匠答道:“從來沒有這種事!哪有不造最下層,而去造第二層的?不造第二層,又如何能造第三層呢?”愚人固執(zhí)地說:“我現(xiàn)在不要下面兩層,你必須給我造最上面一層?!碑?dāng)時(shí)的人聽了,紛紛嘲笑道:“哪有不造下面第一層而能造上層的?”

這就好比佛的信眾們,不能精勤修持,禮敬佛、法、僧,而是偷懶懈怠,卻又想修得正果,便這樣說:“我如今不需要第一果、第二果、第三果,只想求得第四果阿羅漢?!边@些信眾也為人們所嘲笑,和那個(gè)富有的愚人并沒有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威宁| 巢湖市| 富阳市| 衡阳市| 两当县| 共和县| 大厂| 黎城县| 响水县| 上虞市| 抚松县| 多伦县| 宁河县| 达尔| 安阳市| 浦江县| 广宗县| 顺平县| 韶山市| 嘉荫县| 永昌县| 山阳县| 文成县| 庄浪县| 吕梁市| 会同县| 奎屯市| 宁德市| 盐山县| 格尔木市| 花垣县| 吉隆县| 九江县| 广州市| 葵青区| 昔阳县| 东港市| 崇仁县| 汨罗市| 屏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