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①殺子喻
昔有婆羅門,自謂多知,于諸星術②種種技藝無不明達。恃己如此,欲顯其德,遂至他國,抱兒而哭。有人問婆羅門言:“汝何故哭?”婆羅門言:“今此小兒,七日當死,愍其夭殤③,以是哭耳!”時人語言:“人命難知,計算喜錯。設七日頭,或能不死,何為豫哭?”婆羅門言:“日月可暗,星宿可落,我之所記④,終無違失。”為名利故,至七日頭,自殺其子,以證己說。時諸世人,卻后七日,聞其兒死,咸皆嘆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錯。”心生信服,悉來致敬。
猶如佛之四輩弟子,為利養故,自稱得道。有愚人法,殺善男子,詐現慈德,故使將來,受苦無窮。如婆羅門為驗己言,殺子惑世。
【注釋】
①婆羅門:古印度四大種姓中最高的階級,主管祭祀。四大種姓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②星術:利用星象占卜吉兇的方法。
③愍(mǐn)其夭殤:愍,同“憫”,憐憫。夭殤,指未成年而死亡。
④記:同“計”,計算、預測。
【譯文】
從前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人,自以為知識淵博,對各種占星術及種種技藝沒有不精通的。他仗著有這般能耐,便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于是跑到其他國家,抱著自己的兒子大哭起來。有人問婆羅門道:“你為什么哭?”婆羅門說:“這個孩子,七日之后就要死了,可憐他即將夭折,所以大哭!”這時人們勸他道:“人的命運難以預料,卜算常會出錯。或許七天后他并不會死,又為什么預先哭呢?”婆羅門說:“太陽月亮可能會昏暗,天上星宿可能會隕落。但是我的測算從來沒有錯過。”為了維護名利,到第七天的時候,婆羅門自己把兒子殺了,來證明自己的預測準確。當時眾人七天后聽說他兒子果然死了,都感嘆道:“真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說的一點不錯。”內心信服,都來向婆羅門致敬。
正像佛的信眾們,為了獲得供養,自稱已得佛道,卻欺騙愚弄修行者,殺死善男子,又偽裝出慈悲的模樣,故而使自己將來受苦無窮。就像這個婆羅門,為了驗證自己的預言,親手殺害兒子來欺騙世人一樣。
煮黑石蜜①漿漿喻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來至其家。時此愚人,便作是想:“我今當取黑石蜜漿,與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旁人語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爾時眾人悉皆嗤笑。
其猶外道,不滅煩惱熾燃之火,少作苦行,臥棘刺上,五熱炙身②,而望清涼寂靜之道,終無是處。徒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現在,殃流來劫③。
【注釋】
①黑石蜜:一種蔗糖,由甘蔗制成,凝結成塊,堅硬如石。
②五熱炙身:五即五體,修行者在烈日下曝曬,并在四周生火炙烤,是古印度外道的一種苦行方法。
③劫:佛教用語,梵文音譯“劫波”的簡稱,古印度稱世界毀滅再重生的一周期為一劫。
【譯文】
從前有個愚笨的人,正在煮黑石蜜的時候,有個富人來到他家。愚人此時心里便想:“我應取些黑石蜜的漿汁來招待這位富人。”于是便加了一點水放到火上煮,又用扇子扇,想讓它冷卻。旁邊的人說:“下面的火不熄滅,即便一直扇,又怎么能使它冷卻呢?”當時人們都嗤笑他。
這正好比外道,不能滅除熾盛如火的煩惱,只稍作苦行修煉,躺在荊棘之上,用火來炙烤自己的身體,希望達到清涼寂靜的境界,卻始終不能實現。只會被那些智者嘲笑。不僅現在受苦,還殃及將來流轉生死,不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