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6章 8,孫子兵法

  • 豈獨無故
  • 智襄子
  • 1490字
  • 2021-03-07 07:01:00

九變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軍,合軍聚眾,圮(pǐ)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故將通于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于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也。

張預注解說:“變者,不拘常法,臨事適變,從宜而行之之謂也。凡與人爭利,必知九地之變,故次軍爭。”

“圮地”,曹操注:“無所依也,水毀曰圮。”

“衢地”,四通曰衢。衢地,就是指四通八達的地方。

“絕地”,李筌注解說:“地無泉井、畜牧、采樵之地,為絕地,不可留也。”

賈林注解:“溪谷坎險,前無通路,曰絕,當速去勿留。”

“圍地”,賈林注解:“居四險之中,曰圍地,敵可往來,我難出入。居此地者,可預設奇謀,使敵不為我患,乃可濟也。”

梅堯臣注解說:“前后有礙,決在死戰。”

何氏注解說:“速為死戰者生,若緩而不戰,氣衰糧絕,不死何待也。”

李筌注解說:“道有險狹,懼其邀伏,不可由也。”

曹操注解說:“險隘之地,所不當從;不得已從之,故為變。”

曹操注解說:“軍雖可擊,以地險難入,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則利薄。困窮之兵,必死戰也。”

張預補充說,“縱之無所損,克之無所利”

曹操注解說:“城小而固,糧繞,不可攻也。操所以置華、費而深入徐州,得十四縣也。”

曹操注解說:“小利之地,方爭得而失之,則不爭也。”

杜牧注解說:“言得之難守,失之無害。伍子胥諫夫差曰,‘今我伐齊,獲其地,猶石田也,不如早從事于越。’

曹操注解說:“茍便于事,不拘于君命也。

【一】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

曹操注解說:“在利思害,在害思利,當難行權也。”

賈林注解:“利害相摻雜,智者能慮之慎之,故能得其利也。”

張預注解:“智者慮事,雖處利地,必思所以害;雖處害地,必思所以利。此亦變通之謂也。”

曹操注解說:“計敵不能依無地而為我害,所務可信也。”

杜牧注解說:“信,申也。言我欲取利于敵人,不可但見敵人之利,先需以敵人害我之事摻雜而計量之,然后我所務之事,乃可申行也。”

杜牧注解說:“我欲解敵人之患,不可但見敵人能害我之事,亦需先以我能取敵人之利,摻雜而計量之,然后有患乃可解也。比如敵人圍我,我若但知突圍而去,志必懈怠,即必為追擊。未若勵士奮擊,因戰勝之利以解圍也。”

賈林注解說:“在害之時,則思利而免害。故措之死地則生,投之亡地則存,是其患解也。”

(一)

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李筌注解說:“害其政也。

賈林注解說:“為害之計,理非一途,或誘其賢智,令彼無臣;或遺以奸人,破其政令;或為巧詐,間其君臣;或遺工巧,使其人疲財耗;或饋淫樂,變其風俗;或與美人,惑亂其心。此數事,若能潛運陰謀,密行不泄,皆能害人,使之屈折也。”

曹操注解說:“業,事也。使其煩勞。如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曹操注解說:“令自來也。”

張預注解說:“動以小利,使之必趨。”

(二)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梅堯臣注解說:“所恃者,不懈也。”

曹操注解說:“安不忘危,常設備也。”

《左傳》說:“不備不虞,不可以師。”

王皙注解說:“凡兵之所以勝者,謂擊其空虛,襲其懈怠。

(三)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曹操注解說:“勇而無慮,必欲死斗,不可曲撓,可以奇伏中之。”

必生,可虜也。

曹操注解說:“見利畏怯不進也。”

杜牧注解說:“忿者,剛怒也。速者,偏急也,性不厚重也。”

曹操注解說:“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吴堡县| 曲阳县| 乌拉特中旗| 昆明市| 阿拉善左旗| 德惠市| 璧山县| 克什克腾旗| 南丰县| 茌平县| 丹巴县| 榆林市| 行唐县| 涞源县| 洛扎县| 兰考县| 乌鲁木齐县| 惠安县| 正镶白旗| 宝兴县| 乡宁县| 栾川县| 五寨县| 阿鲁科尔沁旗| 清苑县| 榆中县| 肥东县| 临桂县| 婺源县| 彩票| 金堂县| 鄂托克前旗| 台湾省| 勐海县| 凤山县| 晋城| 科尔| 龙山县| 科尔|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