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叢書:園冶
- 計成
- 4141字
- 2020-10-09 15:14:31
立基
本節(jié)論述了園林中房舍與景區(qū)基礎總體布局的關系,以及廳堂、樓閣、門樓、書房、亭榭、房廊、假山等建筑布局與設計的原則要求。
【原文】凡園圃立基,定廳堂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倘有喬木數(shù)株,僅就中庭〔1〕一二。筑垣〔2〕須廣,空地多存,任意為持,聽從排布;擇成館舍,余構亭臺;格式隨宜,栽培得致。選向非拘宅相〔3〕,安門須合廳方。開土堆山,沿池駁岸〔4〕;曲曲一灣柳月,濯魄〔5〕清波;遙遙十里荷風,遞香幽室。編籬種菊,因之陶令〔6〕當年;鋤嶺栽梅,可并庾公〔7〕故跡。尋幽移竹,對景蒔花。桃李不言,似通津信〔8〕;池塘倒影,擬入鮫宮〔9〕。一派涵秋,重陰結夏〔10〕。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開林須酌有因,按時架屋。房廊蜒蜿,樓閣崔巍〔11〕,動“江流天地外”之情,合“山色有無中”之句〔12〕。適興平蕪眺遠,壯觀喬岳〔13〕瞻遙。高阜〔14〕可培,低方宜挖。
【注釋】〔1〕中庭:廳堂前的庭院中。
〔2〕垣:圍墻。
〔3〕宅相:指住宅的風水相。
〔4〕駁岸:用石頭砌成的水岸。
〔5〕濯魄:源自李白的詩句“夜來月下臥醒,花影零亂,滿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壺”。意為清洗魂魄。
〔6〕陶令: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因不堪吏職,少日解歸。
〔7〕庾公:指漢武帝時的庾姓將軍。庾將軍曾在塞嶺下筑城,遂稱“大庾嶺”;唐代此嶺為通粵要道,開鑿新路后多植梅樹,故又稱“梅嶺”。
〔8〕似通津信:似乎可引人通向渡口。
〔9〕鮫宮:水中鮫人的宮殿。
〔10〕結夏:佛教僧尼自農(nóng)歷四月十五起靜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門行動謂之“結夏”,又稱“結制”。
〔11〕崔巍:形容山、建筑物等高大雄偉。
〔12〕動“江流天地外”之情,合“山色有無中”之句:此兩句詩為王維《漢江臨眺》中的詩句。原意為“遠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縹緲若有若無中”。
〔13〕喬岳:高聳的大山。
〔14〕高阜:高的土山。
【譯文】在園圃造園立基,以選定廳堂的位置為主。首先在取景,以朝南方為妙。如果地基上原本就生長著樹木,僅在中庭保留一兩株就行了。修建圍墻應盡量寬廣,要多留空地,這樣,可以讓園林的立意構思少受限制,也可以有充分的空間布局景觀;選擇適當?shù)奈恢弥绅^舍,散點構筑亭臺;建筑樣式應與整個園林的布局和整體風格相應,花木的栽培應體現(xiàn)出適當?shù)那橹隆_x擇建筑的朝向可以不受房宅風水的束縛,園林大門的位置應與廳堂的方位一致。取土壘山,池塘應用石頭砌成水岸。一灣曲池倒映出明月和柳姿,明月與波光交相輝映;清風吹拂,遙遙十里荷塘把陳陳清香送入幽靜的居室。在編織的籬笆旁種植菊花,會有陶淵明的閑居之境。開鑿新路多植梅樹,可以與庚公所為相提并論。想有幽靜的環(huán)境可多移栽竹叢,想面對更豐富的景致可多栽種花草。安靜的桃李下小徑蜿蜒,仿佛可以將人引向渡口;閣樓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仿佛在誘人進入鮫人的宮殿。一派清流蘊含著秋色,濃重的樹蔭驅除了炎夏。疏浚出的流水要有無盡意味,可在斷水處架設引橋;花木的選擇要考慮時節(jié)和形色,而且應構筑與之相應的亭臺與樓閣。房廊要蜿蜒曲折,樓閣要高峻凌空,給人以“江流天地外”的無限情思,以及“山色有無中”的朦朧意境。要讓胸懷壯闊,可遙望高聳的山峰。高處可培土,使之更高;低處宜挖掘,使之更低。

① 勾連搭
指的是兩棟或多棟房屋的屋面沿進深方向前后相連接,在連接處做一水平天溝向兩邊排水的屋面做法,其目的是擴大建筑的室內(nèi)空間。
② 清水脊
多見于北京四合院的大門上,極富裝飾性。
□ 垂花門
垂花門是內(nèi)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舊時人們常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此垂花門。垂花門內(nèi)有一很大的空間,里面可擺設桌凳,閑時便可在此品茗。它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護衛(wèi)作用,一是屏障作用。垂花門的裝飾相當華麗,它的裝飾手法也往往被用到園林的大門裝飾上。

□ 影壁
影壁是設在建筑或院落大門里面或者外面的一堵墻,面對大門,在園林之中,往往承擔了屏障的作用,舊時又稱“蕭墻”。影壁在風水上有閉氣驅鬼的作用,在園林布局中其實是為了阻隔視線,形成深宅大院的神秘感。園林中的影壁除了要講求自身的修飾之外,還可在影壁之前種植色澤艷麗的花木,但不宜過高。
古人在選擇宅基地時的避諱
古人對宅基地的選擇有許多禁忌。《陽宅十書》云:“南來大路直沖門,速避直行過路人,急取大石宜改鎮(zhèn),免教后人哭聲頓。”“東西有道直沖懷,定主風病疾傷災,從來多用醫(yī)不可,兒孫難免哭聲來。”“宅前有水后有丘,十人遇此九人憂,家財初有終耗盡,牛羊倒死禍無休。”明朝《營造門》又說:凡宅宜居官觀仙居側近處,主益壽延年,人安物阜。不宜居當沖口處,不宜居塔家、寺廟、祠社、爐冶及故軍營戰(zhàn)地,不宜居草木不生處,不宜居正當流水處,不宜居山有沖射處,不宜居大城門口及獄門、百川口去處。這些都是民間的避諱。
園林中的植物
園林建筑對植物造景起到背景、框景、夾景的作用。江南古典私家園林以墻為紙,以植物為繪,以沿階草、湖石鑲邊,平直的墻壁也能充滿詩情畫意;各種門、窗、洞形成“尺幅窗”和“無心畫”,與植物一起組成優(yōu)美的構圖。適宜的植物能使園林建筑的主題和意境更加突出,植物的柔軟、曲折能豐富建筑平直、機械的線條,軟化建筑的生硬構圖。不同風格、類型、功能的建筑以及建筑的不同部位所配置的植物也各不相同。植物應賦予建筑以時間、季節(jié)感。同時,亦應考慮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含義,以及植物、建筑及整個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性。比如,中國皇家園林為了尊顯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宮殿建筑具有氣勢恢宏、布局嚴整、等級分明、金碧輝煌等特點,因此常選擇姿態(tài)蒼勁、意境深遠的植物,如白皮松、青檀、七葉樹、海棠、玉蘭、牡丹等;江南園林小巧玲瓏、精雕細琢,以咫尺之地表現(xiàn)“城市山林”,建筑物多為粉墻、灰瓦、栗柱,以顯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的品性,因此多在墻基、角隅處植松、竹、梅、蘭等有象征意義的植物。

□ 萬卷堂
廳堂是園林建筑的主體,是園主辦事與接待賓客之處,也是整個園林的構造中心,因此對其裝修或陳設擺放都十分考究。此圖為網(wǎng)師園的萬卷堂,取藏書萬卷之意,處于網(wǎng)師園最中心的位置,也是整個園中最佳賞景處。
◎民間建房禁忌圖示
園林之中建造房屋宜將風水置于首位,因為風水并非只是迷信,而是環(huán)境對人的心理影響的體現(xiàn),也是傳統(tǒng)審美的視覺要求。所謂風水,即通過勘察自然,進而順應自然,并有節(jié)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選擇和創(chuàng)造出適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為需求的最佳建筑環(huán)境,使之達到陰陽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美境界。以下幾幅圖所展示的建造房屋禁忌,就其詩句而言,其所禁忌的至少在審美上是對的,但詩的后幾句所謂的妨害,定然沒有依據(jù)。

詩曰
門高勝于廳,后代絕人丁。
門高勝于壁,其家多哭泣。

詩曰
門扇或斜欹,夫婦不相宜。
家財常耗散,更防人謀散。

詩曰
門柱補接主兇災,仔細巧安排。
上頭目患中勞吐,下補腳疾苦。

詩曰
門柱不端正,斜欹多招病。
家退禍頻生,人亡空怨命。

詩曰
門邊土壁要一般,左大換妻更遭官。
右邊或大勝左邊,孤寡兒孫常叫天。

詩曰
門上莫作仰供裝,此物不為祥。
兩邊相指或無言,論訟口交爭。

詩曰
門前壁破街磚缺,家中招病長不悅。
小口枉死曜無醫(yī),急要修整莫再遲。

詩曰
二家不可門相對,必主一家退。
開門不得兩相沖,必有一家兇。

詩曰
一家不可開二門,父子沒慈恩。
必招進舍嗔門客,時師須會識。

詩曰
一家若作兩門出,鰥寡必多屈。
不論家中正主人,大小自相凌。

詩曰
廳屋兩頭有屋橫,飛禍起紛紛。
便曰名為抬喪山,人口不平安。

詩曰
門前有路如圓障,八尺十二數(shù)。
此窟名如陪地金,旋旋人莊田。

詩曰
當廳若作穿心梁,其家定不祥。
便言名日停喪山,哭泣不曾閑。

詩曰
人家相對倉門開,定斷有兇災。
風疾時時不可醫(yī),世上少人知。

詩曰
石如酒瓶樣一般,樓臺田滿山。
其家富貴一求得,斛注使金銀。

詩曰
西廊壁枋不相接,必主相離別。
更出人心不伶俐,疾病誰醫(yī)治。

詩曰
土堆似人攔路抵,自縊不由賢。
若在田中卻是吉,名為印綬保千年。

詩曰
路成八字事難逃,有口何能下一挑。
死別生離爭似苦,門前有此非吉兆。
◎網(wǎng)師園平面圖示
網(wǎng)師園是蘇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園的代表,位于蘇州藥門附近的帶城橋南闊家頭巷。園址原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淳熙年間所建“萬卷堂”舊址,亦稱“漁隱”。乾隆末年園歸瞿遠村,按原規(guī)模修復并增建亭宇,俗稱“瞿園”。今網(wǎng)師園規(guī)模、景物建筑是瞿園遺物,保持著舊時世家一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園。網(wǎng)師園布局精巧,結構緊湊,以建筑精巧和空間尺度比例協(xié)調而著稱。園的東部為住宅,中部為主園。主園池區(qū)用黃石裝飾,其他庭院用湖石,不相混雜。

① 殿春簃
“殿春”,即春末。樓閣邊小屋稱“簃”,舊為書齋庭院。此處為春末景點,庭中遍植芍藥,故名。
② 看松讀畫軒
看松讀畫軒,面寬為四間,四周古木頗多,軒名即由庭前古柏蒼松而得。其古柏相傳為南宋時園主史正志手植,至今已歷時九百多個春秋。此處為冬景所在。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嚴冬萬木凋零,唯松柏常青,此時觀賞,更見精神。
③ 濯纓水閣
此處為夏日景點,亦是炎炎夏日納涼之處。水閣是歇山卷棚式,纖巧空靈,坐南朝北,高架水上,涼爽宜人,可憑欄觀荷賞魚。其名“濯纓水閣”,源于《孟子·離婁》:“……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意為達則濯纓(纓,指官帽帽帶),隱則濯足。其內(nèi)有一副鄭板橋書寫的對聯(lián):“曾三顏四,禹寸陶分。”
④ 集虛齋
取《莊子·人間世》“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而得名,意為清除思想上的雜念,讓心靈澄澈明朗,為修身養(yǎng)性之所,是園主讀書之處。
⑤ 五峰書屋
該書屋前后均有庭院,疊以峰巒。門前庭院有山有峰,為廬山五老峰之寫意。此處亦是主人藏書、讀書之處。
⑥ 竹外一枝軒
為園中春景景點,其名取宋代蘇軾“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
⑦ 擷秀樓
“擷秀”,即收取秀色之意。為住宅的后廳,也稱“女廳”。主要供園主生活起居兼會客之用。
⑧ 小山叢桂軒
此為秋日景點,取”桂樹叢生山之阿(《楚辭·小山招隱》)之意。軒南為太湖石庭院山;軒北有黃石主峰云岡;山間有桂樹、翠竹、丁香、梧桐、海棠等花木;院墻上嵌有一排精美的雕刻花窗,整個小院,花石與建筑渾然一體。這南北二石,一玲瓏,一粗拙,勢成幽谷。匝種桂花,秋日競放,香氣蘊郁谷間,久聚不散。
⑨ 轎廳
轎廳,又稱“茶廳”,是主人迎賓送客、停轎備茶的地方。一般賓客往來,主人都是在此迎送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