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者的說明

(一)本書所用原本是牛津古典叢書中修德(C.Hude)編訂的《希羅多德:歷史》( Herodoti,Historiae;兩冊,1926年,第3版),同時參考了洛布希英對照本古典叢書中所用的施泰因(H.Stein)編訂本。豪烏(W.W.How)和威爾斯(J.Wells)二氏為修德本所編的《希羅多德注釋》( A Commentary on Herodotus;兩冊,上冊1912年牛津版,下冊1928年牛津訂正版)和若干選本的注釋(如Abicht,Waddell諸氏為第2卷所作的注釋),在翻譯過程中為譯者解決了不少困難。

(二)在翻譯時曾參考下面五個全譯本:

1.塞威林·漢梅爾(Seweryn Hammer)的波蘭文譯本(Herodot:Dzieje),1954年版。

2.青木巖的日文譯本,兩冊,上冊1940年版,下冊1941年版。

以上兩個譯本的特點是較新,又都是以修德本為主要依據的。

3.喬治·勞林遜(George Rawlinson)的英譯本。這是長期以來在英譯本中被認為是一部標準譯本,原來分四冊,在1858—1860年間發表。我所用的則是經過哥多爾芬(Francis R.B.Godolphin)訂正的全譯本,收入他編的《希臘歷史學家》(The Greek Historians)的上冊(1942年版)。

4.亨利·凱里(Henry Cary)的英譯本,1852年版。

5.顧德雷(A.D.Godley)的英譯本,收入洛布希英對照本古典叢書,四冊:第一冊1946年修訂版,第二冊1950年修訂版,第三冊1950年版,第四冊1946年版(以上版次都指譯者個人所用的)。

以上幾個全譯本或以文采長,或以準確勝,可說是各有千秋,對我都有很大的幫助,起了集思廣益的作用。

(三)我介紹此書的目的是給對歷史、文學有興趣的廣大讀者提供一部值得一讀的世界古典名著,不是供專家研究之用,故在注釋方面力避煩瑣,而以簡要為原則,凡牽涉考證、研究性質的注釋均不收。我的注釋主要選擇有關各書中的注釋再加精簡,并作了核對和適當的補充。本書所述歷史事件都是公元前的事,為了簡明起見,譯注中年份都不再注明“公元前”了。

(四)譯名方面,我是從原文音譯的,但已經通行的譯名即依照約定俗成的原則不再更動(如雅典、伊索、底比斯、以弗所等),以免給讀者造成不便。原文拉凱戴孟和斯巴達分開使用,所以譯文中也分開。

書末所附重要譯名對照表的外文,我用英譯名代替了原文,這樣做一則是由于用原文一般讀者不習慣,再則會造成排版上的困難。但在希臘專名的翻譯方面,英文也不完全統一,這里我用的是比較通行的一種。

(五)書中度量衡單位,有些譯本折合成譯者本國的通用單位,我的譯本則保留了音譯的原名,只有一個尺字是原文που?的意譯。書末所附折算表是根據波蘭文譯本的附錄改編的。

(六)要目索引主要據日文譯本的索引并核對其他有關索引改編而成。排列方法是按筆畫(簡化字按簡化后的筆畫),同筆畫的按部首順序。

(七)書中地圖我只從豪烏和威爾斯二氏《希羅多德注釋》中借用了可以表現原著特色的兩幅。其他有關地圖,因為很容易在希臘史或一般歷史地圖中找到,就不再附到本書里面了。

(八)原書是一部篇幅大而內容又比較復雜的古典名著,盡管許多前輩的辛勤勞動成果為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以譯者的微薄能力來說,本書的翻譯仍然是一件十分吃力的工作。特別是在遇到原著中過去的研究者或譯者對之有不同理解的那些地方,需要我斟酌取舍的時候,就尤其感到吃力了。我知道我自己做得離要求還很遠,我懇切希望讀者指正。

譯者 1958年9月 北京

(1978年10月修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静乐县| 拜城县| 康马县| 集贤县| 嘉鱼县| 石阡县| 新竹县| 阿荣旗| 定陶县| 浏阳市| 柳江县| 易门县| 蓝田县| 布尔津县| 常山县| 瑞金市| 敦化市| 垣曲县| 保定市| 漳平市| 沙河市| 阿克| 格尔木市| 新安县| 建宁县| 邢台县| 深圳市| 北安市| 屏东县| 汝阳县| 方山县| 增城市| 金平| 南川市| 平和县| 息烽县| 永昌县| 嘉定区| 宁乡县|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