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社會保險與一種自由主義的社會民主

1942年《貝弗里奇報告》是進步福利主義于20世紀中葉所處的復雜且多樣狀態的貼切標志。該報告對社會單元之間互動的認識完全是自由主義的,是1911年國家、個人與雇主在保險方面伙伴關系的集中反映(Beveridge 1942, pp.109-110)。另外,在社會和經濟方面被設計為較少吸引力的救助,對于那些身處社會保險之外的人并無實際意義。該報告對社會生活的看法是有機論的,強調英國社會的社群性和非派別性(Beveridge 1942, pp.6, 155),其對國家的理解盡管與無所不包式的國家概念仍有距離,卻帶有指導性和集權化色彩,將凱恩斯經濟學引入公共辯論當中支撐了這一理解。通過國家推行有計劃的、強制性的福利舉措,強調公民有義務尋找工作(Beveridge 1942, pp.57-58),與使用國家強制力并行不悖的是,認可將自由作為該種福利的最高指導。值得注意的是,自由全部處于個人能動范圍內,它所帶來的好處超越了國家提供福利的責任,但依賴于國家撤銷非自由舉措(Beveridge 1942, p.170)。然而,在貝弗里奇看來,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利用那些好處是保險原則的核心(Harris 1977, p.399)。而當時勢頭正旺的極權模式則遭到堅決拒斥。

《報告》對人性的理解也是一種企業家式的,頌揚個人“贏得激勵、把握機會、承擔責任”的能力。其倫理視野完全是普遍主義的,而且在范圍上無可指摘,具體表現為免費醫療保障方面的諸多舉措,不過也受到從社會效率角度所提出的反駁。《報告》對公民身份的理解是一個復合體,它結合了普遍性(一種旨在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社會保障,使每個人都無虞困乏,“適用于每一位處于工作年齡的公民”)、有條件性(“英國民眾所期望的不是國家的無償贈予,獲益取決于貢獻的大小”)、契約(獲益的比例與貢獻成正比)以及民族針對性,指向“不列顛民族”的生存及其“國家統一”(Beveridge 1942, pp.7, 170, 11, 9, 154, 172)。它的取向還以男性為中心,認定男性養家糊口,婦女相夫教子(Lewis 1992, p.163)。其對福利的看法既講究慷慨大度,又講究適中有度。一方面,通過建立一種期待已久卻具有高度創新性和再分配性質的家庭扶助體系,《報告》至少就兒童方面來說認同了人類的脆弱性以及與之相伴的關懷,這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年代里尤其得到埃莉諾·拉斯伯恩(Eleanor Rathbone)的擁護。《報告》從根本上還強調西方福利方案中對家庭超越文化類型的尊重。另一方面,《報告》將福利作為推動工作實踐的一個方面予以關注(Parker 1998, p.146),貝弗里奇認為這種工作實踐是個人樹立自尊所必需的(Deacon 1996, p.169)。這樣,報告所關注的困乏、社會保障以及社會保險成為現代福利政策的基石,盡管其在意識形態上的謹慎使其與福利主義的最前沿保持距離。然而這種謹慎得到英國勞工階層的認可。雖然《報告》具有某些他們一直反對的集權化傾向(在這一點上,他們與歐洲大陸的該階層不同),他們仍將其視為自己的綱領(Freeden 1986; Harris 1981, pp.254-255)。在福利問題上,圍繞有條件互惠理論與無條件繁榮、社會效率與人道主義、公民責任與普遍的利他主義,英國進步主義陣營內部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在英國福利理論家中,馬歇爾發現,現代福利體制中存在著某種不平等性。平等機會條件下追求和獲得福利的權利意味著展現差異甚至優勢的同等機會,即便這經常處在社會需要的有機束縛之下(Mashall 1965, pp.259-260, 266)。與貝弗里奇相比,蒂馬斯的自由立場更為突出,這源自他對新自由主義的繼承和修正,并伴有對法國福利體制背后強大社會基礎的模糊認識。他不遺余力地告誡人們警惕醫療和福利技術可能帶來一種新的威權主義。尤其是那種被涂爾干用來進行社會分析的職業性連帶(professional solidarities),需要相應的對抗舉措。醫生需要激勵以像自由的行為主體那樣行事,而病患作為醫療的消費者有進行選擇的權利和需要。與涂爾干和連帶主義者的主張相反,他認為要保障這些必要的自由,只有使個人擺脫對某一特定的社會群體無法變更的依附(Titmuss 1958, pp.141, 183, 187-188, 195, 201-202)。選擇權從未像現在這樣與物質福利密切聯系起來,自從新自由派興起以來,健康從未如此明顯地與一種有機的社會觀念結合在一起,而這種觀念有助于民主的社會整合。

與此類似的只有瑞典的福利體制,盡管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該福利體制更為特定地產生于社會民主主義政治傳統。甚至與德國相比,瑞典在這一方面也更為突出。在德國,愛德華·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已指出這一道路。瑞典的社會民主傳統充分意識到自由、選擇以及參與對一個社會公民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Heclo 1974, pp.179-181)。這一傳統的主要理論家之一恩斯特·威格弗斯(Ernst Wigforss)在對那些將會導向社會民主道路的諸多概念進行詳盡闡述時,將各種特定形式的平等、自由、民主、安全、效率以及共同體納入一種相互約制的結構。對其他西方國家福利政策和理論的不斷認識集中體現在《貝弗里奇報告》后來的影響當中(Tilton 1990, pp.116-118),但威格弗斯自己并不只是滿足于國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而要超越這一最低保障,只有靠個人努力。與瑞典許多左翼人士一樣,威格弗斯將社會保險視為更為廣義的福利概念的一部分,這一概念中包括合作和連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迭部县| 永福县| 昌邑市| 佛坪县| 扬州市| 汉寿县| 常宁市| 崇阳县| 奉节县| 淅川县| 平和县| 池州市| 泗阳县| 汾西县| 玉屏| 天柱县| 利川市| 绥中县| 临江市| 法库县| 永登县| 吉安县| 清水县| 柳州市| 鲁山县| 岐山县| 宣城市| 惠东县| 明水县| 南澳县| 兖州市| 哈巴河县| 什邡市| 高台县| 灵宝市| 洛浦县| 三穗县| 阜平县| 丰城市|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