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魁奈的主要經濟概念和經濟理論
(一)于財富的概念
經濟問題的研究是離不開財富的,因此對于財富的意義必須首先有明確的規定。魁奈對此也有很好的說明,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中曾這樣說:“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出賣價值的財物和有使用價值又有出賣價值的財富應該加以區別。”雖然財物和財富都必須有使用價值,但財物沒有出賣價值,而財富則有出賣價值。因此一種財物要它成為財富,還要有一定的條件。在《谷物論》中說:“總之必須承認,土地生產物本身還不是財富,只有當它為人所必需和買賣時才是財富。因此,土地生產物只有在它能滿足人的一定需要,和有一定數量的人口的情況下,才作為財富而且有高的價值。”同時還進一步說明使產物具有出賣價值的根源。“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并不能由自己的勞動生產出滿足自己所有欲望的財物。各人出賣自己的勞動生產物,以換取自己所缺乏的東西。就此所有的東西,都因為是買賣的對象,由于人和人之間的相互交換而成為財富”。這些話表明一物必須有滿足人們一定需要的使用價值,同時在有一定人口的情況下,各人分工生產,相互交換生產物來滿足各自的需要,因而具有出賣價值,也就是交換價值時,才成為財富。
(二)人口、消費、需求、價格、價值的關系
魁奈在分析經濟問題時,特別重視消費和人口,以及在財物交換中“價格”的作用,并由此聯系到價值的理論。在《人口論》中,魁奈說:“人是由于自己的消費而變得有益的。”又說:“消費是再生產的不可少的條件。但這二者之間是由一個共同的重要條件聯系著,那就是價格。”在《谷物論》中則說:“土地之所以是財富,只因為土地生產物是滿足人類的需要所必要,使這種財富成為財富的根源,實在就是需要。因此在有肥沃土地的王國,則人口愈多,它的財富亦愈多。”很顯然,有人才有消費,才有需求,才有交換,才有價格,也才有價值問題。但另一方面,人必須依靠財富來維持其生存和生活,因此人口的增長,又以財富的增長為條件。所以在《人口論》中又說:“人口的增長完全決定于財富的增加,決定于勞動,人力和這些財富本身的使用方法。”并說:“不論什么地方,只要人們能取得財富,過富足的生活,安逸地作為所有主享有其勞動和精力獲得的一切東西,他們就會在那里聚居,并不斷地孳生。人們取得財富,必須依靠他們已有的財富,以及依靠別的財富使他們得到盈利。人們如果沒有消費性的財富,就不可能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居住。”在這里說明了財富有兩大類,一類是消費性財富,用于維持人們的日常生活;另一類,則是用于生產財富的財富,也就是生產資料。
在魁奈對于財富問題的研究中,有幾點很值得注意:1.對財富和貨幣有明確的區別;2.很重視把財富用于財富的生產;3.很注意把財富用于生產時的使用方法。
(三)關于貨幣的看法
在魁奈之前,重商主義的思想家,都是把貨幣和財富等同起來。魁奈很明確地把貨幣財富和一般財富加以區別,而且指出重視貨幣的錯誤。在《人口論》中說:“貨幣是在交易時同一切種類的商品財產的售價等價的財富。貨幣或金銀(它們可以作為貨幣)本身絕不是消費性財富,因為貨幣可以說只是貿易的工具。”并說:“貿易的好處,絕對不是在于從其他國家取得貨幣。”在《關于手工業勞動》中則說:“貨幣是貨物貿易流通中的價值尺度。”又在《谷物論》中說:“決定國家財富多少的,并不是貨幣財富的多少。認為即使損害有利的貿易,也要禁止王國貨幣的流出,那不過是基于有害的偏見所產生的意見。”并進一步更明白地說:“對外貿易的利益,不在于貨幣財富的增加,一個國家從對外貿易所取得的財富的增加,并不在于貨幣財富的增加;因為某一個國家和外國所進行的對外貿易,總是這個國家對外國所進行的商品交換,來供給自己消費的需要。”如果不注意貨幣的增加,是否會造成貨幣不足,而引起經濟上的困難呢?他在《關于手工業勞動》一文中說:“在具有財富的情況下,從來不會感到貨幣的不足,而永遠可以補充它的不足。”魁奈這些說明,很明顯是反駁重商主義過分重視貨幣的思想。
(四)對財富用于生產的重視
重視人們維持生存和生活所必要的財富的增加,是魁奈經濟思想的很重要的特點,也是重農主義和重商主義的很重要的區別之一。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魁奈非常重視把財富用于生產的重要性。他在《租地農場主論》中說:“可以認為,現在實行的政策是把農民的貧困,看作迫使農民勞動的必要刺激。沒有人不知道,財富是發展農業的大原動力,要進行良好的耕作,必須要有很多的財富。”還說:“有一種想法,認為農業只要人力和勞動,但是耕作者如果不注意預付原本的安全和收入,就不能希望農業有很大的成功。”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中,把它作為經濟管理的準則提出來說:“農村所需要吸收的,與其說是人力,毋寧說是財富。這是因為用在耕種上的財富愈多,就可以使從事耕種的人力愈少,耕作事業愈益繁榮,并取得愈來愈多的收入。”并說:“為了保護人民不受饑饉和外敵的侵襲,維持君主的光榮和權力以及國民的繁榮,對于國家來說最必需的財富,是耕種經營所必要的財富。”在很長的時期中,很多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都把貧困看作迫使人們勞動以增加財富生產的動力,魁奈很早就已經注意到把財富用于生產,作為生產資料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當然魁奈并沒有忽視勞動在財富生產中的作用。他在《中國的專制制度》一書中曾說:“這個部族所居住的未開墾的土地,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只有通過勞動才能使它具有價值,因而這個部族占有的土地和產品必須靠勞動來保證。沒有這個自然條件就完全不可能有作物和財富。”魁奈不僅沒有把貧困看作驅使人去勞動以增加財富生產的動力,而且把它看作是造成國家衰亡的原因,他在《人口論》中說:“人像土地一樣,貧瘠以后就會變得荒蕪并失去一切價值。千百萬人的貧困和千百萬英畝土地的荒蕪可以證明一個國家的衰亡。”這是一個很可注意的論點。
(五)使財富用于生產的具體措施
為了保證有充足的財富用于生產,以及使財富在生產上有比較好的效果,魁奈也提出一些措施。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中,特別提出兩點:“必須避免使住民逃亡國外,因為他們會把財富攜帶到國外去。”和“要使富裕的租地農場主的子弟永久地留在農村做農民。因為如果有什么困難而使他們離開農村,遷居到城市去,就會使他們把父輩用于耕種土地的財富,帶到城市去”。不但要有較多的財富用于生產,而且要使它能夠很好地使用,使用的方法就是實行大農經營。而要實行大農經營,避免小農經營,又必須使農村有充足的財富。魁奈在這方面的論述很多,雖然其中的有些論點,有它的時代的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但還是很值得注意。如他在《租地農場主論》中曾對如何研究農業作如下的論述:“應當從整個聯系中來觀察法國農業,否則就不可能對它獲得清楚和完全的概念,并且很容易得出庸俗的論斷。”“這些情況,如果不經過深刻和詳細的研究是不可能知道的。對土地所采取的各種方法和條件,決定著農業的收獲,所以為判斷王國農業的現狀,必須充分了解各種耕種方法”。
(六)重農的思想
以魁奈為中心聚集起來的一群關心經濟問題的人,他們自命為“經濟學家”,后來被人稱為“重農學派”。雖然有人認為他們的理論中心并不是重農,而是自然秩序,但重農思想是魁奈經濟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則是不可否認的,并且在重農的基礎上展開一系列其他理論,也是事實。他在《谷物論》中這樣說:“一切利益的本源實際是農業。正是農業供給著原材料,給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收入,給僧侶以什一稅,給耕作者以利潤。正是這種不斷地再生產的財富,維持著王國其他一切的價級,給其他職工以活動力,發展商業,增強人口,活躍工業,因而維持國家的繁榮。”在《租地農場主論》中則說:“農業是君主的財寶,它的生產物都是眼睛看得見的。”在《中國的專制制度》中還說:“只有農業才是滿足人們需要的財富的來源,只有農業才能創立保衛財富所必需的武裝力量。”這些都說明了魁奈對農業的重視。
(七)關于“純產品”的理論與階級的劃分
從魁奈關于農業的上述理論,得出只有農業能夠生產出“純產品”的理論。所謂純產品就是財富的增加,也就是新生產出來的產物的價值,超過生產費用的余額,也就是剩余價值。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中,魁奈認為:“主權者和人民絕不能忘記土地是財富的唯一源泉,只有農業能夠增加財富。”并依此來劃分階級,把國民劃分為三個階級,即耕種土地而能生產出“純產品”的人,歸為生產階級,也就是租地農場主階級;其他階級有:出租土地而以地租的形式把“純產品”作為自己收入的土地所有者階級和從事工商業的不生產階級。為了說明工商業者是不生產階級,魁奈在《人口論》中說:“那些用自己的雙手制造貨物的人們并不創造財富,因為他們的勞動只是使這種貨物的價值增加上支付給他們的工資數,而這些工資是從土地的產品中取得的。他們的勞動產品等于他們所需要的費用,結果財富毫不增加。因此只有花在土地上的勞動,其生產的產品價值超過費用,才創造財富或每年收入。”又在《谷物論》中說:“在工業制品的生產中,并沒有財富的增加,因為在工業制品中價值的增加,不過是勞動者所消費掉的生活資料價格的增加。商人的大財產也只能從這個觀點來加以考察。因此,在這里并不存在財富的增加。”因為有很多人不同意把工商業者看作是不生產階級,魁奈曾寫了一些文章加以說明,由于這些文章的主要意思基本相同,本《著作選》只選擇了《關于工商業利益和所謂不生產階級生產性的記錄》。
(八)關于土地單一稅的理論
因為魁奈只把花在土地上的勞動,也就是從事農業的人看作是生產的,只有農業能生產出“純產品”,因而主張只對土地的收入收稅的土地單一稅制。在《賦稅論》中說:“關于賦稅落在哪些對象身上的問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它總是落在同一個原本上,因為總是靠土地收入來支付。”“把賦稅的分配重新調整,采取負擔較小的征稅形式,絕對不向農業本身征稅,而只是向農業提供的收入以及靠農業收入維持的各種工作征稅,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切的稅結果都是由土地收入負擔的”。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中說得更加明白:“租稅應該對土地的純產品征課,為了避免使征課稅費用增加,妨礙商業,和不至于使每年有一部分財富被破壞,租稅就不應對人們的工資和商品征課。同時也不應對租地農場主的財富征收,因為一個國家在農業上的預付,應當看作是不可動用的基金。”魁奈的這個論點雖然是不妥當的,可是對后來的一些經濟學家曾經發生比較大的影響。如美國的亨利?喬治也主張土地單一稅,并在他的《進步與貧困》(Progress and Poverty)一書中,承認是受重農學派的影響。但他們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魁奈主張土地單一稅,是為了簡化賦稅的征收機構,節省征稅費用,減少土地所有者的負擔,來保持土地私有制,喬治則認為由于社會進步而提高的地租,應由單一稅把它征收,以便進一步實行土地國有化。土地單一稅的錯誤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其結果也和魁奈所預期的相反,正如馬克思在《剩余價值理論》中所指出:“在重農學派本身得出的結論中,對土地所有權的表面上的推崇,也就變成了對土地所有權的經濟上的否定和對資本主義生產的肯定。”“全部賦稅都轉到地租上,換句話說,土地所有權部分地被沒收了”。
(九)關于經濟自由和自由貿易思想
作為法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主要代表者的魁奈具有代表新興資產階級要求自由和自由貿易的思想。在《人口論》中說:“只有自由和私人利益才能使國家欣欣向榮。”根據魁奈的“純產品”理論,雖然認為商業是不生產的,但卻認為商業自由是符合自然秩序的要求的。在《重要的考察》第五的注釋中,曾說:“在所有商業的交易中,出賣者和購買者是相對立的,但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自由地訂立契約。他們自己這樣調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為他們自己是他們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適的裁判者。”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中的第二十五條為:“必須維持商業的完全自由。因為最安全,最確實,對于國民和國家最有利的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的政策,在于保持競爭的完全自由。”其中魁奈特別重視谷物輸出的自由。他在《租地農場主論》中說:“我國谷物對外販賣的自由,是復興王國農業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谷物論》中并舉出英國開展谷物自由貿易所取得的良好結果為例:“在英國只想耕種本國所要的生活資料時,常常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不得不購買外國的小麥。但是自從英國把小麥作為對外貿易的商品以來,耕種就大為增加,一年的好收獲可以供給英國人五年的生活資料,而現在則是把小麥輸出到缺乏小麥的國家。”魁奈認為不但商業上要自由,同時在生產上也要有自由,而且把自由和壟斷加以對立。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準則》中的第十二條說:“任何人都有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收獲,根據對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能力和對土地的性質最合宜的產品,在田地里耕種的自由。對于耕種土地的壟斷,因為要傷害國民一般收入,絕對不應該助長它。”馬克思曾經指出,自由放任,無拘無束的自由競爭,工業擺脫國家的任何干涉,取消壟斷等等,是“把資產階級社會從建立在封建社會廢墟上的君主專制下解放出來”,這是新興資產階級所迫切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