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
- 辛德勇
- 1006字
- 2020-11-06 10:40:16
二 劉邦與桓溫進軍霸上路線
說霸上在白鹿原者,往往引述劉邦與桓溫入關經白鹿原至霸上為證。謂劉邦入關途經白鹿原的依據,是劉邦與秦軍曾戰于藍田。秦藍田在今藍田縣西的白鹿原上,因而劉邦當已西渡灞水,抵達白鹿原。劉邦入武關后,曾與秦軍兩次交鋒。據《史記·高祖本紀》、《曹相國世家》,這兩次戰役分別在藍田的南面和北面;《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灌嬰傳》、《夏侯嬰傳》省記為一次,只云戰于藍田;《史記·留侯世家》則寫成先戰于藍田南,再戰于藍田。顯然,此藍田之戰即《史記·高祖本紀》的藍田北之役。《留侯世家》所記不確。《漢書·高帝紀》卻揉合《史記·高祖本紀》和《留侯世家》,誤為劉邦與秦軍在藍田南相戰后,進軍藍田,又與秦軍戰于藍田北。劉邦曾至藍田之說,蓋即由此誤生。對照《史記·高祖本紀》和《留侯世家》,可知藍田南之戰,實即攻破峣關之役。峣關在今藍田縣南二三十里處,與秦藍田亦隔有輞谷水(今網峪河)、灞水 135,峣關既可稱為藍田南,則所謂藍田北之役完全可以在藍田以北、灞河東岸某處。劉邦進軍霸上的路線應是:武關—峣關—藍田北、灞河東某處—芷陽—霸上 136,與白鹿原無涉。
東晉桓溫北伐前秦,沿武關道直抵霸上。秦晉兩軍曾戰于白鹿原。前人多據《晉書·桓溫傳》稱白鹿原之戰發生在晉軍赴霸上途中,晉軍突破秦白鹿原防線,并經此挺進霸上。《晉書·桓溫傳》所記白鹿原之役的時間和結局實均有舛誤。《晉書》卷一一二《苻健載記》記此役為:“溫轉戰而前,次于灞上,……健別使雄領騎七千,與桓沖戰于白鹿原,王師敗績。”《晉書》卷八《穆帝紀》云:“苻健將苻雄悉眾及溫戰于白鹿原,王師敗績。”《太平御覽》卷五七引《十六國春秋·前秦錄》亦云:“丞相苻雄與桓溫戰白鹿原,晉師敗績。”《太平御覽》卷三○九引《晉中興書》亦僅云“(桓溫)進擊青泥,皆破之,至于霸上”,并無途經白鹿原事。可見,白鹿原之役不在桓溫進軍霸上途中,而在其駐軍霸上之后;戰斗的結局亦非晉軍獲勝,而是秦軍擊退晉軍進攻。桓溫進軍霸上后,王猛曾前往謁見。桓溫問王猛,關中人士何以不助其攻秦,王猛答曰:“公不遠數千里,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137桓溫的進軍路線應是經青泥、過峣柳后沿灞水東岸直下霸上,并未絕灞水而至白鹿原。《資治通鑒》亦未詳審上述記載,而折衷《桓溫傳》和《苻健載記》、《穆帝紀》等,結果誤為兩次白鹿原戰役。
劉邦與桓溫進軍霸上路線,說明霸上不在白鹿原而在灞水東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