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與方法(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法)彭加勒
- 865字
- 2020-11-06 19:02:00
V
這樣一來,空間的特性,即具有三維的特性,僅僅是我們的分配系統表的特性,也可以說是人類理智的內在特性。給出不同的分配系統表,就足夠破壞這些關聯中的某幾個,即是說破壞了某幾個觀念聯想,這可能足以使空間獲得第四維。
一些人會為這樣的結果而感到驚訝。他們將認為,外部世界竟然毫無價值。如果維數出自造化我們的方式,那么可能有會思維的生物,它們雖則生活在我們的世界上,但造化的方式與我們不同,它們也許認為空間多于三維或少于三維。德·西翁(de Cyon)先生不是說過,日本鼠只有兩對半規管,而以為空間是兩維的嗎?因此,假使這個會思維的生物能夠構造物理學,它難道不會創造出二維或四維的物理學嗎?這種物理學在某種意義上依然與我們的物理學相同,因為它是用另一種語言描述同一世界。
事實上,把我們的物理學翻譯為四維幾何學的語言似乎是可能的;要試圖進行這種翻譯,可能會力倍功半,我將限于引證赫茲(Hertz)的力學,在那里我們具有某些類似的東西。不管怎樣,譯文似乎總是比原文復雜,而且似乎總是具有譯文的語調,三維語言好像更適合于描述我們的世界,雖則這一描述能夠嚴格地用另一種習語做出。此外,我們的分配系統表并不是隨意做出的。在警報A1和防御辦法B1之間存在著關聯;這是我們理智的內在特性;但是,這種關聯為什么會發生呢?正因為防御辦法B1提供了手段,可以有效地防范危險A1;這是在我們之外的事實,這是外部世界的特性。因此,我們的分配系統表僅僅是外部事實集合的翻譯;如果它有三維,這是因為它本身適合于具有某些特性的世界;其中主要的特性是存在著天然固體,它們的位移明顯地遵循我們所謂的剛體運動定律。因此,如果三維空間的語言容許我們最容易地描述我們的世界,那么我們就不應當感到驚訝;這種語言是從我們的分配系統表復制的;這個表之所以建立起來,正是為了能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已經說過,我們可以設想生活在我們世界上的會思維的生物,它們的分配系統表可以是四維的,從而能夠在多維空間思維。但是,不能肯定,讓這樣的生物在那里誕生,它們是否能夠在那里生存,他們本身是否能抵御他們可能遭受到的許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