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正面管教
  • 蜀倩
  • 1534字
  • 2020-09-30 12:40:16

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

中國的教育往往強調讓孩子遵循某些固定的規范,而忽視孩子的個性成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俗語,就是此種教育觀念的反應。而所謂的規范又是由老師、家長單方面制定的,許多時候它甚至成為壓制孩子的一種工具。

小安已經是小學生了,可是小安一提動筆寫字就會情緒低落,面無表情,心不在焉,每天老師留的作業都要哭鬧之后勉強才能完成。

老師用了各種辦法,小安也沒什么大的改變。實在沒轍,只好請來家長詢問情況。這一問才知道一個大秘密:小安以前是個左撇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被老師和家長硬扳過來了!由此,導致了前面所說的這種狀況。

這聽來就像古人所說的“邯鄲學步”,因為一心想學別人走路的姿勢,結果把自己原來走路的姿勢也忘記了,最后只好爬著回家。

不明白這位老師和家長為什么要這樣做,這不但是在跟孩子較勁,而且還在和大自然(孩子的基因)較勁,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對于家長,教訓則是:不要盲目與教師保持一致。不能把“配合老師工作”簡單地理解成“老師怎么說,家長怎么做”。家長若發現老師的辦法總是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最好去請教一下專家。那樣至少可以減輕孩子的壓力,孩子的問題或許比現在要輕一些。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對上面所講的事例一定要引以為戒,雖然你可能不會像上面所提到的老師和家長那么“傻”,但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個性、習慣,不要跟孩子較勁。

自然界沒有一條相同的河流,也沒有一座相同的山峰,也沒有一片相同的樹葉,更不會有一個相同模樣和相同性格的人。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有什么必要非得強求自己的孩子要像其他的孩子一樣呢?

自從達爾文發現進化論以來,我們大家就知道優勝劣汰是自然界的法則。然而,在自然界還有一條比“優勝劣汰”更重要的法則,那就是“與眾不同”。

想起了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在動物王國里,有一天動物們決定設立學校,教育下一代應對未來的挑戰。校方制定的課程包括飛行、跑步、游泳及爬樹等本領,并要求所有動物要掌握全部課程。

鴨子游泳技術一流,飛行課成績也不錯,可是跑步就無計可施。為了補救,只好課余加強練習,甚至放棄游泳課來練跑。到最后磨壞了腳掌,游泳成績也變得一般。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績,只有鴨子自己深感不值。

兔子在跑步課上名列前茅,可是對游泳一竅不通,可校方硬逼著兔子學游泳,導致兔子精神崩潰。

松鼠爬樹最拿手,可是飛行課的老師一定要它自地面起飛,不準從樹頂上降落,弄得它神經緊張,肌肉抽搐。最后爬樹成績得丙,跑步成績更只有丁等。

老鷹是個問題兒童,必須嚴加管教。在爬樹課上,它第一個到達樹頂,可是堅持用最拿手的方式,不理會老師的要求。

到學期結束時,一條怪異的鰻魚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強能飛能跑能爬的成績,反而獲得平均最高分,還代表畢業班致辭。

另一方面,地鼠為抗議學校未把掘土打洞列為必修課,而集體抵制。它們先把子女交給獾做學徒,然后與土撥鼠合作另設學校。

逼著鴨子學跑步、逼著兔子學游泳,最后個個倒霉,鴨子搞得一事無成,兔子得了精神分裂癥,都成了失敗者。

著名教育家李維斯的這個寓言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深思。教育的成功之道就是要找到孩子的優勢,充分地、淋漓盡致地發揮他們的優勢,如此才可能成功。反之,放棄優勢,舍長就短,那就會像動物學校里倒霉的鴨子和痛苦的兔子一樣。

孩子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他們的天賦、興趣、愛好、潛力也是有差異的,尊重孩子的個性其實就是保護了孩子的未來。馬克思曾說過:“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體的存在。”同樣,任何教育的第一前提也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尊重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應是教育的第一要義。

只有尊重差異性,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去關心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才有可能走進每個個體的心靈去完成喚醒的工作,才有可能實現不拘一格塑造人才的美好愿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定日县| 曲水县| 荣昌县| 礼泉县| 讷河市| 宜兴市| 靖安县| 内乡县| 孙吴县| 汾西县| 准格尔旗| 涡阳县| 南靖县| 霍山县| 油尖旺区| 白城市| 昌平区| 曲周县| 牙克石市| 叶城县| 安溪县| 大洼县| 稻城县| 诏安县| 毕节市| 宣城市| 侯马市| 瑞金市| 华容县| 循化| 陆良县| 浦城县| 凉山| 章丘市| 化州市| 黄大仙区| 通渭县| 康定县| 读书|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