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維生素失調危害多

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它在人體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因此,維生素的缺乏會給人體造成極大的損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如果體內維生素含量過高,同樣會引起大問題。人體中維生素含量的失調,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不適。如果維生素失調嚴重,還可能導致嚴重的疾病或中毒。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攝取維生素時,要堅持適量的原則。

補維生素要適量,過多過少皆有害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和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如果機體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人體不適或者導致一些嚴重疾病的發生,當日常飲食不能滿足身體對維生素需要的時候,人們就會選擇服用維生素制劑來補充,但他們應該了解的是給身體補充維生素要把握一個“度”,因為過量服用維生素,會打亂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從而使人的身體受到損害。關于過量攝取各種維生素會帶來的不良后果,在后面的小節中做了詳細的描述,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個關于維生素攝入不適當而造成傷害的例子吧。

小海和小波是一對孿生兄弟,父母給他們準備的東西總是一模一樣。為了怕他們因缺乏維生素而影響身體健康,父母分別給他們倆都制定了一份維生素的每天攝入單。小海很喜歡那些花花綠綠的維生素藥丸,總把它當糖吃,經常趁父母不注意偷偷多吃。而小波不僅偏食,對維生素藥丸更是堅決不吃。漸漸地,小海越來越胖,小波越來越瘦,父母可急壞了,帶他們上醫院檢查,醫生說小海是補充維生素過多,而小波是維生素嚴重缺乏。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對于維生素,我們不能不愛,也不能偏愛,要保持每天的一個攝入量,才能守護我們身體的健康。還是前面提到過的那句話,補充維生素要“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才能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一些養生書籍、藥品說明上所看到的“推薦攝入量”指的是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絕大多數(97%~98%)個體需要的攝入量,長期攝入“推薦攝入量”水平,可以維持組織中有適當的貯備;而“適宜攝入量”則是指通過觀察或實驗獲得的健康人群某種營養素的攝入量。不同的人群由于身體狀況不同,需要的維生素量也不相同,因此補充維生素時要事先分析好自己屬于哪種狀況,注意服用劑量,科學攝取維生素,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維生素A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生活中,缺乏維生素A的現象較為常見,導致人們常常不把它當回事。這樣就導致身體健康逐步惡化。所以,當有以下這些癥狀出現時,你就需要注意了,這是身體向你發出維生素A缺乏的警示。

(1)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眼睛干澀。

(2)抗病能力降低,易患感冒、胃潰瘍等。

(3)皮膚干燥、粗糙,指甲會出現深凹明顯的白線,頭發枯黃、干澀、易脫落。

(4)生長發育緩慢,體弱多病,尤其見于兒童和青少年。

(5)骨骼及牙齒發育不良,牙齦增生與角化,影響牙釉質細胞發育,使牙齒停止生長。

在明確自身缺乏維生素A之后,還需要找到缺乏維生素A的癥結所在,才能在補充維生素A之后使其在體內發揮最大功效。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種維生素A缺乏的原因。

(1)攝入量不足。嬰幼兒缺乏維生素A的情況比較普遍,這是因為嬰兒初生時肝內儲存的維生素A很少,很快就被消耗盡。如果媽媽們沒有對維生素A給予相應的重視和及時補充,就可能造成維生素A缺乏。此外,幼兒挑食、偏食的習慣,這也會導致維生素A的缺乏。

(2)脂肪影響吸收。維生素A作為脂溶性維生素的一種,脂肪對維生素A的吸收影響極大。如果你患有慢性腸炎、腸結核等消化系統疾病,或患有肝、膽、胰腺疾病,就會使維生素A排泄增多、吸收減少,轉化能力減弱,也容易造成維生素A的缺乏。

(3)消耗或流失過多。當你身染某些疾病,如惡性腫瘤、慢性遷延型肝炎、慢性腸炎、泌尿系統疾病等,也會增加維生素A的消耗和排泄。另外,鋅的缺乏會降低維生素A結合蛋白和維生素A還原酶的活性,使維生素A不能被利用而排出體外。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在平時的飲食中注意攝入足量的維生素A,要多吃動物肝臟、禽、蛋類等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也可服用維生素AD丸或乳劑,但劑量不可過大,以免引起維生素A中毒反應。

古人云:“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維生素A是明目的佳品,但如果過量攝入,不僅起不到明目的功效,還會導致中毒,對人體造成傷害。一次性大量服用維生素A會造成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頭暈、嗜睡、頭痛、嘔吐、腹瀉等癥狀;長期服用過量維生素A,為推薦攝入量的10倍以上,則可能導致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骨關節疼痛、腫脹、皮膚瘙癢、疲勞、肢體無力、易激動、腹痛、女性月經過少等。此外,維生素A過量還會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易造成老年人骨折,還會損害手臂和腿部的關節。

對于胎兒來說,如果孕婦在懷孕早期大量服用維生素A,胎兒會按器官形成的順序,發生無腦、眼缺陷、腭裂、脊柱裂、肢體缺陷等畸形。孕婦大量服用維生素A,還可導致胎兒出現泌尿道畸形以及先天性白內障。

在飲食上,造成維生素A攝入過量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兩個方面:

(1)含維生素A的食物吃太多。有的人嗜好吃動物肝臟等食物,天天吃,頓頓吃,天長日久,必然造成維生素A中毒。所以,人們的飲食要求種類豐富,不僅保證營養均衡,還能防止某種營養素過量而引起中毒反應。

(2)長期過量食用魚肝油。魚肝油是個好東西,但好東西要有節制地吃。魚肝油中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成人一次服用魚肝油劑量超過100萬單位,就有可能導致急性中毒;成人或小兒,如每日服用10萬單位,連續時間超過6個月,也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對于維生素A慢性中毒來說,停藥和支持療法后數周至數月才能完全恢復正常。如果是維生素A急性中毒,皮質激素和維生素C可以減輕其毒性反應。

營養專家普遍認為,補充維生素A過量的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這需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適當攝入維生素A,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取600~700毫克維生素A即可保持皮膚、頭發及免疫系統的健康。而一片多維片中維生素A的含量高達1500毫克,如果人們在日常飲食中選擇了強化奶粉和麥片,每天再服用一片多維片,體內就會含有過多的維生素A。由此可見,補充維生素A需要慎之又慎。

一日三餐都攝入一定量含維生素A或維生素A原的食物即可滿足人體需要。另外,由于維生素A為脂溶性維生素,因此與一些脂肪類食物同時食用有利其吸收。

維生素B1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維生素B1的發現是因為它是腳氣病的克星。那么,缺乏維生素B1,腳氣病自然而然就會找上門來。腳氣病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干性腳氣病主要侵襲神經系統,會造成手腳不協調、肢端感覺遲鈍、神經系統退化、多發性神經炎等癥狀,并伴隨有胃腸功能減退、食欲不振和下肢水腫等癥狀;濕性腳氣病則以侵害心臟為主,會造成心臟擴大、水腫、衰竭。若孕婦患有腳氣病,會連帶影響到胎兒,造成新生兒罹患先天性腳氣病。

協助神經和心臟維持正常運作是維生素B1的主要功能,它也能幫助人體將淀粉類食物轉化為能量,因此缺乏維生素B1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主要反映在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上。

生活中因維生素B1缺乏而表現出的癥狀是多種多樣的,具體表現為這樣幾種:

(1)記憶力減退,易瞌睡,唇炎(潰爛、干裂、化膿、結痂),舌炎(舌頭呈紫紅色,有紅點或紅斑,舌乳突腫脹,伴裂隙、疼痛),口角炎(乳白色糜爛、破裂、伴燒灼或痛感),脂溢性皮炎,陰囊炎(紅斑或丘疹、發癢)。

(2)糖類代謝障礙,如厭食,體力下降,出現多發性神經炎、腳氣病,全身肌肉易疼痛和痙攣,甚至麻痹。

(3)脂肪代謝障礙,出現脂肪消化吸收不良,高脂血癥。

(4)水代謝障礙,發生水腫,低蛋白血癥,甲狀腺機能降低,出現妊娠泌乳不良等。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以上癥狀,那你就要注意了,因為你的體內已經開始缺乏維生素B1了。一般可能造成維生素B1缺乏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人體自身無法合成維生素B1。維生素B1在人體內基本不能合成,人體如果想要獲得維生素就要靠攝取食物中的維生素B1或服用維生素B1藥劑等外源供給,所以極易造成缺乏。

(2)精制食品的過多食用。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精制食物充斥我們的飲食生活,這也就為維生素B1的“失職”找到了“借口”,腳氣病為主的維生素B1缺乏癥也紛紛找上門來。

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發生,人們要多吃蔬菜和粗糧這些維生素B1含量豐富的食物,還應適當改變飲食習慣,以避免維生素B1的流失。此外,假使平日飲食中攝取不足,可以適時地給予維生素B1制劑的補充。

一般來說,服用維生素B1每天超過10克,就會產生維生素B1中毒反應,如頭痛、神經過敏、水腫、發抖、眼花、疲倦、食欲減退、腹瀉、乏力、震顫、神經肌肉麻痹、脈搏加快、周圍血管擴張、心律失常、水腫、肝脂肪變性等現象。肌肉注射中發生蕁麻疹或過敏性休克。大量使用維生素B1還可引起另一種B族維生素——煙酸的缺乏。尤其是臨產的孕婦,如果大量服用維生素B1,極有可能造成產后出血不止。

人們在對維生素B1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避免盲目服用維生素B1。如果你缺乏維生素B1,可以通過多吃動物內臟、瘦肉、堅果類、豆類等食物來進行補充。如果選擇服用維生素B1制劑,極有可能造成維生素B1過量,對身體健康構成傷害,尤其是對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服用時要慎之又慎。

維生素B2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維生素B2廣泛存在于食物中,而且往往和維生素B1同時存在,凡有維生素B1的食物,也含有維生素B2。但是由于長期形成的錯誤飲食習慣,不吃或不愛吃動物的肝臟而導致維生素B2的大量缺乏。有關研究人員對中學生的調查顯示,有16%的女孩、6%的男孩維生素B2攝入量不足。每天只要補充0.5毫克的維生素B2,即可消除缺乏癥。缺乏維生素B2的癥狀如下。

1.引發各種炎癥

維生素B2缺乏主要引起陰囊炎、舌炎、口腔炎和口角炎,另外還有皮膚及眼的癥狀。患陰囊炎者除陰囊皮膚滲液、糜爛、脫肩、結痂、破裂外,尚有浸潤、增厚及皺褶等變化;口舌炎則初發為舌色紫紅、舌裂、乳頭缺乏;脂溢性皮炎,常發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之處,如鼻唇溝、胸部及身體各皺褶處,初為皮脂增多,皮膚有輕度紅斑,繼之有絲狀贅疣或裂紋發生。眼睛癥狀表現為視力模糊、畏光、流淚、視力疲勞、角膜充血及眼瞼炎、眼部灼痛,并能影響夜間視力。

2.生殖力受影響

缺乏維生素B2比較嚴重的后果是生長受阻,生殖力下降。即便受孕,如果在胎兒形成的關鍵時期缺乏維生素B2也會使嬰兒出現唇裂、白內障等先天不足的癥狀。在妊娠期間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胎兒骨骼畸形,包括骨頭變短,肋間、趾間和指間生長畸形,手指變短且指關節減少。

3.影響情緒

研究人員曾在6名男性成年人身上用實驗方法誘導出嚴重的維生素B2缺乏癥(在39~56天內,每天的攝入量不足0.07毫克),實驗結果表明,患者的性情變化明顯,多疑、抑郁、歇斯底里,而且握力下降。

維生素B2過量也存在一定的危害。由于維生素B2的溶解度極低,腸吸收有限,當人體腎功能正常時,大量服用的維生素B2時,其中過量的部分會排出體外,很少引起中毒現象。但這并不說明過量補充維生素B2就不會引起中毒。

當維生素B2攝入過多時,會使尿液顏色偏黃,還可能引起器官的瘙癢、麻痹、灼熱感、刺痛等。如果正在服用腫瘤藥,過量的維生素B2則會降低這些藥的效果。另外,維生素B2的過量服用還可能會導致體檢時某些項目的結果出現偏差。

維生素B6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生活中,總有些人會無緣無故感到身體不適,他們很困惑,明明沒有什么不良的生活習慣,怎么會突然患病呢?其實他們可能不了解,飲食的不均衡,維生素的缺乏同樣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維生素B6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很容易從人體中流失。當我們缺乏維生素B6時,就會出現以下問題:

1.皮膚疾病

成人缺乏維生素B6會產生皮膚病,這種皮膚病的早期表現為:頭皮屑增多,頭發無光澤;眼睛、鼻子、口腔周圍皮膚發生皮炎,隨著癥狀擴展至面部、前額、耳后等部分。

2.結石

人體缺乏維生素B6可能會導致出現結石,因為體內攝入草酸后不易有效脫除,大量滯留在泌尿系統中,與游離的鈣離子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淀,在膀胱、尿道、腎等處形成結石。

3.生長發育緩慢

B族維生素對人體的神經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維生素B2被稱為是“成長的維生素”,它對幼兒的生長發育有著特殊的功能。身體內如果維生素B2不足,可能造成幼兒生長發育受挫,從而導致幼兒發育不良。

缺乏維生素B6除了會引發皮膚炎癥外,還會伴有驚恐、抽搐、腹痛、嘔吐等癥,甚至造成精神和情緒紊亂,如膽小,對其他兒童的正常活動缺乏興趣和反應遲緩等。

4.其他病變

缺乏維生素B6還可能引發外周神經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代謝障礙、失眠、煩躁及出現步履維艱、腦電圖異常、精神抑郁、體重下降等癥狀。

腎結石

腎結石是礦物質鹽或其他的一些物質在腎臟中累計而形成的。直徑小于0.51cm的結石通常能夠輕松地通過輸尿管,但大的結石會停留在輸尿管,阻止尿液的流動并引起嚴重的疼痛。

5.誘發感染

缺乏維生素B6容易引發感染,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日常飲食中的大多數食物都含有維生素B6,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會出現維生素B6的缺乏,但有一些情況如吸收障礙、酒精中毒、藥物影響等可能會引起維生素B6的缺乏。另外,由于嬰兒長期食用配制的奶制品,而其中的維生素B6很可能因加工不當遭到了嚴重破壞,這就可能會導致嬰兒患上維生素B6缺乏癥。

如果想要補充維生素B6的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魚類、蛋類、豆類、動物肝臟、糙米等食物,也可以口服維生素B6制劑進行補充。但進行食補或藥補的同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6不能過量,因為維生素B6過量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補充維生素B6過量的危害有以下幾種:

(1)引發進行性的感覺共濟失調,四肢末梢的位置感覺和震動感覺嚴重受損。

(2)引起肝功能異常。

(3)引發過敏性休克。

對于孕婦來說,尤其不能過量服用維生素B6,因為過量的維生素B6可能會使胎兒患上維生素B6依賴癥。懷孕期間過量服用維生素B6的媽媽生下的寶寶,可能會出現驚厥、哭鬧、眼球震顫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給孩子留下智力上的后遺癥。

維生素B12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維生素B12在維持人體正常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們飲食搭配不合理導致維生素B12缺乏的現象變得極為常見。那么應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缺乏維生素B12呢?下面就來介紹一些判別的方法。一般情況下,缺乏維生素B12會有以下表現:

(1)出現惡性貧血癥狀,具體表現為食欲不振、軟弱無力、惡心、嘔吐、腹瀉、體重減輕、紅細胞變大而血色素減低。

(2)脊椎變形導致行走困難,例如腿和手部有酸痛、軟弱感覺,反射感覺消失,說話口吃。

(3)神經系統出現如困倦、易受刺激、輕微的心情不安、精神散漫和神經過敏等癥狀,此外還有神經炎、身體有不良的氣味、月經不調等癥狀。

(4)患上舌炎、口腔潰瘍、身體麻木或僵硬、皮膚呈現檸檬黃色。如果早期不能發現維生素B12缺乏現象。最后會導致永久性的心智退化和麻痹,當這些癥狀越來越嚴重時記憶力會喪失到嚴重的精神病癥狀。

(5)造血系統出現問題。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外周血液中出現許多細胞碎片、變形細胞和高色素性巨大細胞,有可能會導致惡性貧血,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記憶力衰退、抵抗力降低、頭發稀黃、眼睛及皮膚發黃等癥狀。

(6)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在脊髓和腦皮層中,皆可見到有脊髓神經元的進行性腫脹,脫髓鞘的細胞死亡,從而引起廣泛的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如手足感覺異常、振動和體位感覺減退,以至站立不穩,跟腱反射減弱。晚期則可出現記憶喪失、神志模糊、憂郁等癥狀,嚴重的甚至出現中樞視力喪失等癥狀,具體表現為精神抑郁、妄想、幻覺,以至發展成一種明顯的精神病。

(7)影響性功能。長期服食或缺乏維生素B12的男性,精液中的精子濃度明顯低于正常人,精液產生量也較正常人少,影響正常的性功能。

了解了維生素B12缺乏能夠造成的癥狀,還要了解導致維生素B12缺乏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一般來說,導致人體維生素B12缺乏可能有如下幾個原因:

(1)日常飲食不均衡,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從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B12的量難以滿足人體需要。

(2)一些疾病如腹瀉、腸道疾病等引起的維生素吸收不良。

(3)肝臟疾病導致的維生素B12難以在體內長時間存留。

(4)由于生長發育和疾病引起的過度消耗引起的維生素缺乏。

補充維生素B12,可以多食用一些動物性食物如魚類、肉類、蛋類、貝類及乳制品等,也可服用維生素制劑,但補充維生素B12切忌過量,因為過量的維生素B12很可能會引起哮喘、濕疹等過敏反應,也可能會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可能會加重心絞痛的患病程度,還會導致葉酸的缺乏。

維生素E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維生素E是一種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的維生素,要是人體中維生素E含量不足,那可是會引發以下疾病:

1.心腦血管疾病

維生素E具有使血管內膽固醇及中性脂肪沉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小板血栓素的釋放的能力,因而對中風、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能起到防治的作用,因而當人體中缺乏維生素E時就會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

2.貧血

維生素E的抗氧化功效能避免生物膜遭受過氧化作用而被破壞。當人體內的維生素E缺乏時,會造成體內過氧化脂質和過氧化自由基增多,從而損害紅細胞,使紅細胞的壽命縮短,導致溶血性貧血。

3.人體快速衰老

維生素E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起著延緩機體衰老的作用。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E,人體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就會被氧化破壞,引起過氧化脂質和過氧化自由基增多,破壞組織的細胞膜,加速人體衰老速度。維生素E能夠鎖住皮脂和細胞膜蛋白質及皮膚中的水分,使皮膚保持年輕狀態。缺乏維生素E會使皮膚失去彈性,加速衰老,還會出現色素斑、老年斑等。

4.不孕不育

男性缺乏維生素E,可能會導致男性激素分泌不足,降低男性產生精子的能力,對男性精子的質量和數量也產生不利的影響;女性缺乏維生素E,可能會造成女性黃體激素不足,容易發生胎盤萎縮,造成女性不孕、流產或早產。因此,想生兒育女的人必須保證體內有足量的維生素E。

造成維生素E缺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維生素E的攝入不足和吸收不良。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或者適量服用一些維生素E制劑都可以起到補充維生素E的效果。另外,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缺乏維生素E。一般來說,成人缺乏維生素E的情況比較少見。

維生素E除了有抗氧化作用外,還是一種血管擴張劑和抗凝血劑,能延緩衰老、預防腫瘤,但不可攝入過多,否則會招致疾病。

據日本三重大學醫學院的川西正佑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研究證實:攝入過量的維生素E有誘發癌癥的可能。川西教授說:“不能否認維生素E有抑制癌癥的作用,但攝入量過多將會產生副作用,有可能誘發癌癥。因此那些認為服用維生素E越多越好的人,需特別注意遵照醫囑。”

有不少人用維生素E來抗癌,但要知道,維生素E有抗癌和致癌的雙重作用,關鍵在于攝入量的多少。服用維生素E不宜超過每日3次,每日最高限量為400毫克。有基礎疾病的人還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用量掌握好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成人服用相對大劑量的維生素E,會出現肌肉衰弱、疲勞、嘔吐和腹瀉。女性長期服用維生素E可導致月經過多或閉經。服用維生素E每天大于1200毫克時,最明顯的副作用是對維生素K作用的拮抗和增強了口服香豆素抗凝劑的作用,會導致明顯的出血。對于女性來說,容易出現陰道出血和內分泌改變。

長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E可能會引起各種疾病。其中較嚴重的是血栓性靜脈炎或肺栓塞,或兩者同時發生,這是由于補充大劑量維生素E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形成。男女兩性均可出現乳房肥大,頭痛、頭暈、眩暈、視力模糊、肌肉衰弱、皮膚皸裂、唇炎、口角炎、蕁麻疹,糖尿病或心絞痛癥狀明顯加重,激素代謝紊亂,凝血酶原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小板數量及活力增加,免疫力減退。

當服用維生素E出現過敏反應時,要及時減少劑量或停藥,一周后癥狀即會消失。

維生素C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說起維生素C,大家都不陌生。早在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帝國軍隊遠征非洲時,由于長途跋涉,士兵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的補給,陸續出現壞血癥的癥狀,渾身瘀血、雙腿腫脹無法行走,最后紛紛橫死沙漠之中,使征伐之旅屢屢受挫。后來壞血癥在歐洲也開始出現,并多次席卷歐洲,直到19世紀一位醫師才用檸檬打敗了壞血癥。因此,檸檬在當時被奉為治療壞血癥的神藥。確切地說,檸檬中的維生素C才是治療壞血癥的神藥。人們只要保證身體中有足量的維生素C在工作,就會遠離壞血病。

維生素C缺乏癥是由于人們長期膳食中攝取維生素C不足所致,營養學家說若人每天攝取維生素C少于10毫克,2~3個月后,即有可能出現維生素C缺乏癥。早期主要表現為乏力、食欲差、體重減輕、性情暴躁、下肢肌肉或關節疼痛;毛囊周圍充血、溢血、紫斑,繼之毛囊腫脹與肥厚,使皮膚更顯粗糙;牙齦腫脹、發紅、疼痛和出血;常伴有貧血、水腫、傷口愈合緩慢而易繼發感染。這些癥狀持續4~7個月后,就可能轉為壞血癥,這是人體因大量缺乏維生素C而出現貧血和出血的病癥,有致命的危險。在這期間,只要人們補充足量的維生素C,就能遏制住壞血癥滋長的苗頭。

同時,由于維生素C具有促進骨膠原形成的功能,能幫助牙齒和骨骼正常發育,對成長中的孩童格外重要。對孩子來說,一旦缺乏維生素C,食欲不佳、生長遲緩等困擾就會隨之而來。成年人缺乏維生素C則容易造成牙齒脫落或骨折。

此外,維生素C缺乏還會導致其他一些問題,比如傷口不易愈合、精神緊張、容易暴躁,甚至埋下心臟病、癌癥等疾病的隱患。

維生素C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中,尤其是新鮮蔬菜和水果,人們只要平時注意飲食營養均衡,不偏食挑食,多吃柑橘、草莓、西瓜等水果,就不必擔心缺乏維生素C的問題,更不必擔心什么時候壞血癥找上門來“叫囂生事”。維生素C缺乏嚴重者不僅要多食綠葉蔬菜及新鮮水果,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維生素C,也可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另外還要保持口腔清潔,防止繼發感染,補充鐵劑,有嚴重貧血者要予以輸血。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維生素C缺乏癥狀就會緩解。

還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C無法儲存于體內,過量時就會從尿液中排出。因此,分次小劑量地攝取會比一次大劑量地攝取更能發揮效用。服用維生素C時,應少吃蝦類食物。因為直接將維生素C涂抹在皮膚上,一旦接觸到紫外線,皮膚會變黑。因此,直接涂抹維生素C應在晚間進行。

盡管維生素C有如此多的好處,我們也不能無限制地補充。隨著媒體廣告對維生素C益處的廣泛宣傳,一些人們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覺:“補充維生素C越多越好。”他們認為,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過量后會自行隨尿液排出體外,過量補充頂多引起惡心、腹瀉、腹絞痛等癥狀,不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大礙。但其實不然,過量攝入維生素C,還是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對身體的健康產生危害。

2003年,SARS病毒在中國出現,并引起全球居民恐慌。在此期間,我國衛生部公布了“快速提高免疫力”的藥物,維生素C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維生素C具備價格低廉、購買方便(在OTC藥店中可買到)、服用方便等條件,使許多人將維生素C看成提高免疫力的“救命稻草”,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最大劑量達到一天幾十片,結果出現血尿、腹痛和腹瀉等副作用。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因過度補充維生素C而致病的經歷?那么,過量補充維生素C又會產生哪些具體危害?

1.降低免疫力

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導致白細胞吞噬功能的降低,會使人體的抗病能力下降。人在感冒時服用維生素C以增強抵抗力,但如果過量,大劑量的維生素C在增強機體免疫機制的同時,同樣能為病毒的生長提供養料,可謂得不償失。

2.“銹”物質出現

“銹”物質產生的前提條件就是你每天攝取超過100毫克維生素C,這樣就會使人體釋放大量的游離鐵,這些游離鐵會和維生素C發生化學反應,造成體內生銹。

3.適得其反,維生素C越補越少

如果你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會改變體內維生素C的調節機制,加速維生素C的分解和排出,反而使體內維生素C含量減少。

4.突然停用,初期壞血病找上門

如果你一直大量服用維生素C,卻在某一天因為知道維生素C過量對身體危害極大,而立即停止服用,就會出現牙齦腫脹、出血、牙松動等癥狀,這就是初期壞血病癥狀在向你招手。

5.易導致結石、血栓等疾病

如果你每天服用4克維生素C,連續服用七天,便會產生草酸或尿路結石癥狀,嚴重者可能造成腎絞痛和血尿。高劑量維生素C可對抗肝素和雙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因而導致血栓。此外,服用維生素C過量,還會導致腹瀉、貧血、痛風、靜脈炎、月經性出血等疾病。

6.影響胚胎發育

計劃懷孕和懷孕的婦女也要注意適量攝取維生素C,因為過量的維生素C會影響婦女的生育能力,還會影響胚胎發育。育齡婦女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如每日劑量大于2克,會降低生育能力。孕婦連續大量服用維生素C,會使胎兒對該藥產生依賴性。出生后,若不繼續給嬰兒服用維生素C,可發生壞血病,如出現精神不振、皮下出血,甚至有胃腸道、泌尿道出血等癥狀;但若服用維生素C過量,又會出現不安、不眠、消化不良等癥。

7.引發兒童骨骼疾病

兒童長期服用高劑量維生素C有礙骨細胞的形成,日后容易得骨骼方面的疾病。

8.妨礙糖尿病治療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那你就需要謹慎攝取維生素C了,要知道,一旦維生素C過量,就會產生尿糖的假性反應,妨礙糖尿病的治療。

由此我們得知,服用維生素C過量會為我們的身體帶來許多麻煩,尤其是眾多疾病齊擁而上,令人苦不堪言。從現在開始,檢查一下你的維生素C攝入量是否符合專家建議標準。如果過量,要慢慢減量,直到正常攝入為止。

維生素D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維生素D和維生素C一樣,也是電視廣告中的常客,尤其是奶粉等產品紛紛以宣揚產品的維生素D含量為榮,更是積極宣揚維生素D缺乏的種種害處。這引起了一些人對維生素D的關注。

維生素D能控制鈣、磷的代謝、吸收,促進骨骼的正常生長。當缺乏維生素D時,鈣、磷代謝混亂,使骨內鈣質移到血中,出現骨質疏松、骨骼變形等癥狀。主要有小兒佝僂病和成人骨軟化癥兩大危害。

1.小兒佝僂病

小兒佝僂病一如名字所言,主要侵襲兒童。當兒童患上小兒佝僂病時,初期常因血鈣降低而引起神經興奮性增高,多以精神癥狀為主,患兒煩躁、夜驚、多汗,頭部常在枕上轉動摩擦形成“枕禿”,肌肉韌帶松弛無力、腹肌軟弱、肝大、脾大、腹部鼓起形成“蛙腹”、食欲不振、便秘,還可出現貧血、抵抗力降低等癥狀。

2.成人骨軟化癥

成人軟骨癥多發于成人和孕產婦,主要表現為骨骼疼痛和壓痛,多見于載重部位;活動受限,行走呈鴨步,大腿的內收肌經常處于痙攣狀態,易發生骨折,身材日趨縮短,或出現手足搐搦。實驗室檢查為血鈣降低,堿性磷酸酶升高。老年骨質疏松癥,手足痙攣癥(肌肉痙攣、小腿抽筋等)皆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此外,妊娠分娩次數較多的女性,因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骨質疏松癥最為常見。

由于維生素D有“陽光維生素”的美譽,只要每天接觸半小時的陽光,就能保證體內擁有足量的維生素D。但有些情況也可能導致維生素D的缺乏,在井下工作的煤礦工人,此時,醫生建議這些人們可以通過進食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奶類食品等來補充維生素D,嚴重缺乏時還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維生素D制劑,維生素D缺乏癥自然就會消失,無需成天為骨骼健康擔憂。

對于維生素D,人們也要適量攝取,一旦過量,“陽光維生素”給予你生活的不是“陽光”,而是災難。

維生素D過量會引起中毒,兒童中毒表現為低熱、煩躁、哭鬧不安、厭食吐奶、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等癥狀;成人中毒則表現為高血鈣癥、軟弱、食欲不振、疲勞、嘔吐、腹瀉,甚至是組織異位鈣化、骨骼硬化、肝大等癥狀,并隨時間延長而加劇中毒反應,最終出現昏迷、腎衰竭等癥狀。

專家建議,成人每天的維生素D攝入量為1000~10000國際單位,根據每個人體內維生素D需求量的多少而定。而針對預防小兒佝僂病的維生素攝入量一般為每天進食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就足夠了。此外,針對小兒佝僂病治療而攝入維生素D的含量,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導。

維生素K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維生素K主要有三種,維生素K1、維生素K2和維生素K3。其中維生素K1和維生素K2是脂溶性的,可由腸道細菌制造生成,而維生素K3是人工合成的維生素,它是一種幫助血液凝固的化學物質,可形成凝血酶,維生素維生素K3對與凝血有關的許多種蛋白質的合成都有很重要的幫助。

缺乏維生素K則會出現血中凝血酶原缺乏,導致血液凝結時間延長,甚至出現凝血素過低。缺乏維生素K會使人體各部位容易出血,如腦、脊髓、腸道等部位;還會引起流產、鼻出血、牙齦滲血;還會出現皮下青紫,眼睛各部的出血、月經期流血時間過長,痔瘡出血,創面與術后滲血等癥狀;也可能導致細胞疾病和腹瀉。新生兒維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癥狀常常事先毫無預兆,如小兒慢性腸炎、熱帶性腹瀉、結腸炎等。

有食用過多動物油或冰凍食物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患有膽部疾病的人或者服用抗生素類藥物過多的人都容易缺乏維生素K。這些人可以多食用一些黃綠色蔬菜或動物內臟等食品來補充維生素K。

天然形式的維生素K1和維生素K2不產生毒性,大量服用也無毒。然而,它的前體2-甲基萘醌由于與巰基反應而有有限的毒性:能引起嬰兒溶血性貧血、高膽血紅素癥和核黃疸癥。

葉酸缺乏與過量的危害

葉酸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人體如果缺乏葉酸,可能會產生許多危害。缺乏葉酸的具體危害包括:

1.導致嬰兒先天不足

葉酸不足會降低精液的濃度,還可能造成精子中染色體分離異常,從而給未來的寶寶帶來患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妊娠期間如缺乏葉酸,可能會出現流產、死胎及嬰兒先天畸形的情況,如神經管畸形、脊柱裂等。

2.引發心血管疾病

葉酸對從血液中清除一種叫高半胱氨酸的物質起著重要作用。而高含量的高半胱氨酸會增加動脈硬化、冠心病和中風的可能性。

3.引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缺乏葉酸會使DNA合成受抑制,導致細胞分裂不正常,細胞核增大,細胞數目減少,嚴重時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4.導致神經系統病變

葉酸缺乏可出現抑郁、智力障礙、嗜睡、躁動、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5.其他癥狀

胃腸功能異常,如出現腹瀉、兒童生長發育緩慢、舌炎、骨質疏松等癥。

葉酸是水溶性維生素,一般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也不會引起中毒。凡超出血清與組織中和多肽結合的量均從尿中排出。但是服用高劑量葉酸(15毫克以上)就會引起胃部問題和睡眠問題、皮膚反應。只有大劑量服用葉酸時才可能產生毒性作用:驚厥發作;導致鋅缺乏,使胎兒發育遲緩,低出生體重兒增加;掩蓋葉酸的早期表現,而導致神經系統受損害。

泛酸缺乏危害也不小

泛酸也被稱作維生素B5,它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也是人體必需的13種維生素之一。泛酸具有制造抗體的功能,能夠維護頭發、皮膚及血液的健康。泛酸普遍存在于我們日常食用的多種食物之中,因此,人體缺乏泛酸的情況并不多見。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應當了解一些關于人體缺乏泛酸可能導致的危害。人體缺乏泛酸可能會出現的癥狀有很多,如:

1.導致運動機能不協調

12周歲以下的兒童缺乏泛酸時,會導致頭痛疲倦,運動機能不協調,腳趾麻木、疼痛,步行時搖晃,感覺遲鈍,肌肉痙攣,胃腸障礙,心跳過速,血壓下降。

2.腳心發燒

缺乏泛酸會出現腳心發燒的現象,這是因為泛酸不足導致紅細胞減少,從而引起內分泌失調,如泛酸能增加患有胰島素所致的低血糖癥的敏感性。

3.其他癥狀

缺乏泛酸會導致抗體形成速度下降,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還會出現四肢麻木和刺痛、肌肉痙攣、疲乏、食欲下降、胃酸缺乏、消化不良、腹痛、嘔吐、頭痛、記憶減退、抑郁、失眠等癥狀。

泛酸的毒性很低,給予動物100倍需要量的劑量時也不會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至今還沒出現因過量地攝取泛酸而產生不良反應的案例。

如何判定自己缺少哪些維生素

充足的維生素能幫助身體各種功能運作正常。下面是一個自我檢查的方法,可幫助你檢測是否攝取了足夠的維生素。

(1)時而莫名其妙地發脾氣、焦躁。

(2)時而感到眼睛疲勞、喉嚨不舒服。

(3)容易疲倦,一到下午便懶洋洋地犯困。

(4)喜歡并常吃油膩食物。

(5)有貧血,一蹲下再站起來時頭發暈。

(6)容易便秘或腹瀉。

(7)有時累得要死,卻睡不著。

(8)經常在外吃飯。

(9)每天吃的青菜很少。

(10)皮膚常長痘子或疹。

(11)喝很多飲料,如果汁、咖啡等。

(12)常為頭痛、肩痛所苦惱。

(13)長時間待在空氣不好的辦公室里。

(14)經常不吃早餐。

(15)很少運動,甚至溫和緩慢的運動都很少。

(16)喜歡吃甜食。

(17)上一年經常感冒。

(18)晚飯時或飯后常喝上一兩杯酒。

(19)常吃冷凍食品或把零食當正餐。

(20)常吸煙。

結果分析:

計分方式:感覺符合自己情形者計2分,有部分符合者計1分、完全不符合者計0分。

0~15分:

你很健康,飲食的平衡也維持得很好。應努力保持目前狀態,維生素C、礦物質應該多攝取些。

16~26分:

你看起來像是很健康,但身體隔三差五出小毛病,應好好檢查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去咨詢醫生或營養師,弄清自己忽略了哪些維生素。

26~40分:

你若年輕,身體還可以撐得住。但你若不改變現在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一味消耗自己健康的本錢,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疾病就會找上門來。除了安排好每日三餐外,記住多買些維生素制劑來吃。

最后,前文提到,一般維生素的缺乏表現不太明顯,但當缺乏嚴重時就會出現一些容易發現的臨床癥狀,如:

1.頭發

(1)毛發脫落:缺乏蛋白質,缺乏肌醇。

(2)毛發變灰:缺乏維生素E,缺乏酮質。

(3)毛發枯干:缺乏維生素A,缺乏蛋白質。

(4)頭皮屑:缺乏維生素A。

2.眼睛

(1)白內障:缺乏維生素C,缺乏鈣質。

(2)角膜、結膜干燥、眼睛易干澀:缺乏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E。

(3)角膜周圍充血:缺乏維生素B2

(4)視力模糊:缺乏膽堿素,缺乏維生素A。

(5)眼睛流淚、發癢、有血絲: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E。

健康眼睛

正常人房水在瞳孔、虹膜和角膜之間循環,最終流入靜脈。放水沖洗和營養周邊組織,并將代謝產物帶走。

(6)結膜暗淡: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

(7)害怕光(對光線敏感):缺乏維生素A。

(8)夜盲癥:缺乏維生素A。

3.口腔(牙齒、牙齦、舌、唇)

(1)口干:缺乏維生素A。

(2)牙齦出血:長期缺乏維生素C。

(3)齲齒:缺乏維生素D及鈣質。

(4)舌頭疼痛、呈現紅色、有舌苔:缺乏B族維生素。

4.皮膚

(1)皮膚干燥、粗糙、發癢(或毛囊周圍角化、炎癥):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C。

(2)皮膚上的小黑點、雞皮狀:缺乏維生素A。

(3)濕疹、皮膚炎:缺乏含必需脂肪酸的植物油,缺乏生物素。

(4)點狀皮下出血: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K。

(5)皮膚有紫斑:缺乏維生素K。

(6)有黑斑形成:維生素E不足。

(7)陰囊炎與女陰皮膚病:缺乏維生素B2、泛酸。

5.頭、頸、手、腳

(1)偏頭痛、手足抽搐:缺乏鈣質。

(2)頸部腫大(甲狀腺腫):缺乏碘。

(3)指(趾)甲有裂紋、匙狀指(趾)甲:缺乏優質的蛋白質,缺乏維生素A,缺乏鐵質。

(4)下肢疼痛與痙攣:缺乏膽堿,缺乏維生素C。

6.胃腸消化系統

(1)胃酸缺少、消化不良:缺乏煙酸、葉酸。

(2)便秘:蛋白質供應不足,脂肪不足,缺乏煙酸、纖維素。

(3)腹瀉:缺乏煙酸。

(4)腹部脹氣與疼痛:胃內鹽酸不足。

7.心血管系統

(1)心臟損傷與衰弱:缺乏B族維生素。

(2)冠狀動脈栓塞:缺乏膽堿、肌醇。

(3)稍加用力就發生心跳與呼吸短促:缺乏維生素B2

8.神經系統

(1)神經炎:缺乏B族維生素。

(2)意志消沉、精神頹喪、情緒憂郁:缺乏煙酸。

(3)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或腰痛):缺乏維生素B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临泉县| 张掖市| 瑞金市| 镇巴县| 兴海县| 松桃| 利辛县| 余江县| 塔河县| 丰城市| 丹阳市| 海丰县| 抚顺市| 山西省| 花莲市| 沾益县| 景德镇市| 兴化市| 宾川县| 商河县| 西城区| 南岸区| 靖江市| 阿坝县| 溧阳市| 浪卡子县| 元阳县| 嘉黎县| 富裕县| 泸西县| 神池县| 湘潭县| 宝坻区| 兴化市| 林州市| 阳山县| 裕民县| 古交市| 林西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