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每天都用得上的思維工具
- 白虹
- 1739字
- 2020-09-27 14:37:07
第四節 縝密思維
有人常說:“其實我都會,就是粗心做錯了幾道題。”乍聽之下,好像他本來很聰明,不是不會做題,只是不太細心。但事實上,拿高分的人從來不粗心,他們從來不丟應得的分數。如果你真的聰明的話,就更應該重視每一個細節。
有人說,“我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殊不知,細節往往是解決問題的側向突破口。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不起眼的事物也許會帶來新的發現。
亞歷山大·弗萊明這個名字可能你不是很熟悉,不過他有一個杰出的貢獻改變了世界——青霉素,我們來看看青霉素是怎么發現的。
弗萊明本身是學醫學的,1922年,他在研究工作中盯上了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種分布最廣、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病原菌。人一旦受傷傷口感染化膿,其元兇就是葡萄球菌,可當時人們對它沒有什么好的對付辦法。
很長一段時間,弗萊明致力于葡萄球菌的研究。在他的實驗室里,幾十個細菌培養皿里都培養著葡萄球菌。弗萊明將各種藥物分別加入培養皿中,以期篩選出對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可是,一種種的藥物都不是葡萄球菌的對手。實驗,一次次失敗了。
1928年的一天,弗萊明與往常一樣,一到實驗室,便觀察培養皿里的葡萄球菌的生長情況。他發現一只培養皿里長出了一團青綠色的霉。顯然,這是某種天然霉菌落進去造成的。這使他感到懊喪,因為這意味著培養皿里的培養基沒有用了。弗萊明正想把這只被感染的培養基倒掉時,發現青霉周圍呈現出一片清澈。憑著多年從事細菌研究的經驗,弗萊明立刻意識到,這是葡萄球菌被殺死的跡象。
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弗萊明用吸管從培養皿中吸取一滴溶液,涂在干凈的玻璃上,然后放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在顯微鏡下竟然沒有看到一個葡萄球菌!這讓弗萊明興奮不已——這青霉到底是哪一路“英雄”呢?
弗萊明將青霉接種到其他培養皿培養。用線分別蘸溶有傷寒菌或大腸桿菌等的水溶液,分別放在青霉的培養基上,結果這幾種病菌生長很好。說明青霉沒有抑制這幾種病菌生長的作用。而將帶有葡萄球菌、白喉菌和炭疽菌的線,分別放在青霉培養基上,這些細菌全部被殺死。
弗萊明又將生長著青霉的培養液稀釋800倍,可稀釋液仍有良好的殺菌作用。由此弗萊明斷定青霉會分泌一種殺死葡萄球菌的物質。這種物質要是能用在人身上那該多好啊!
弗萊明將青霉的培養液注射到老鼠體內,結果老鼠安然無恙。這說明青霉分泌物沒有毒性。
弗萊明高興得差點跳起來。青霉分泌物對葡萄球菌滅殺效果好,而且沒有毒性,這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殺菌藥嗎?他想應該可以在人身上試一試了。試驗結果正如所預料的那樣,青霉分泌物確有奇效,且對人體沒有副作用。后來醫學上把這種青霉分泌物命名為青霉素,并作為殺菌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醫療。
青霉素的發現主要是弗萊明細心的結果,要是碰上粗心大意的人,很可能青霉素就不能那么早運用到醫學上了。盡管我們所受的教育一直是強調我們應該樹立大的志向,可是大志向并不和細節相沖突。如果你認為有大志向的人就是不拘小節,甚至就是只要心里明白就行,做對做錯無所謂,那就大錯特錯了!
殊不知,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競爭的社會中,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毀掉一個大企業,粗心是任何成功人士的大敵。現在有很多人經常去肯德基,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早在1991年,中國曾有一個企業叫作榮華雞快餐公司。榮華雞曾經號稱“肯德基開到哪,我就開到哪”,但是在不到六年的時間里,“榮華雞”節節敗退,最后在與肯德基的大戰中“落荒而逃”。
榮華雞為什么比不過肯德基?專家分析認為,其落于下風的根本原因——在于細節。肯德基能在全球迅速推廣開,就是他們注重細節,“冠軍”的英文單詞“CHAMPS”就是它們的發展計劃:C:Cleanliness保持美觀整潔的餐廳;H:Hospitality提供真誠友善的接待;A:Accuracy確保準確無誤的供應;M:Maintenance維持優良的設備;P:Productquality堅持高質穩定的產品;S:Speed注意快速迅捷的服務。
“冠軍計劃”有非常詳盡、可操作性極強的細節,保證了肯德基在世界各地每一處餐廳都能嚴格執行統一規范的操作,而榮華雞還遠沒有達到這種要求。中式快餐的廚師都是手工化操作,食品沒辦法根據標準進行批量化生產。細節上做得不夠,顧客就會選擇細節做得好的企業。
細節可愛也可怕。有經驗的人可以從細節窺見太多太多的內容,你所展示出來的細節,實際上已經在“出賣”你。下次,可別再說“這些我都會,只是不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