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像經營資本一樣經營你的健康——領導干部健康警報
為什么有些干部英年早逝
中國向來有“五福臨門”的喜慶說法,所謂五福指的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其中長壽被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而富貴則被放在了后面,可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排序往往被顛倒過來,功成名就成為了最重要的選擇,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而對于富貴的過于執著追求,往往都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這種現象通常都發生在忘我工作的領導干部身上,近些年來,英年早逝的領導干部數量不斷增加:愛立信中國總裁楊邁因為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工作中,身體損耗很大,在某次健身過程中心臟病突發,最后不治身亡,年僅54歲;均瑤集團的董事長王均瑤長期超負荷工作,導致身患腸癌,最終因為肺部感染而去世,年僅38歲;重慶市檢察院職務犯罪偵察局偵查處副處長龔勇同志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突發心肌梗死而死亡,年僅39歲;中國沈飛集團董事長羅陽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而突發心肌梗死,犧牲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51歲;2012年7月,某位淘寶女店主忙于進貨上架,連續通宵熬夜,最終因為過勞而死在了睡夢中,年僅24歲……
這樣的名單還可以列的很長,這些死亡案例中,最常見的現象為過勞死。我們總是會感嘆:這些人明明擁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令人羨慕的工作,為什么會突然逝去呢?可我們通常只知道他們表面上的風光,卻不知道背后工作的艱辛以及所要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
一般來說,導致干部早逝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工作量大
“累”是上班族普遍的心聲,無論是普通的職員,還是高高在上的領導干部,都難以避免工作累的奇怪定律,而導致工作勞累的主要原因就是巨大的工作量。現如今,社會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的工作效率也必須相應地得到提高,而工作量也會不斷增加,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每天要做的就是辛辛苦苦熬到下班,然后接著熬夜加班,休息時間被大量占用,用餐時間也被大量排擠,這樣一來,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等到了某個難以承受的臨界點,最終可能引起過勞死。
2.工作壓力大
工作壓力來源于自身的責任。都說能力越大,職位越高,責任也就越大。領導干部比一般人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作為管理者和負責人,他需要對整個組織的正常運行和發展負責,而且不能出半點差錯,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常常使干部們被迫承擔巨大的壓力,而長期處于這種高壓之下,會引起抑郁癥,或者因為壓力超出正常的心理承受范圍,而導致精神崩潰。
3.工作枯燥
你可能每天都在重復某一些工作,這種工作方式往往會讓人產生厭倦心理,可是為了生存,你不得不繼續重復工作下去。久而久之,這種單調且缺乏創新的工作模式會帶來很大的心理障礙,而且很容易導致身體疲勞,這樣一來就可能導致意外的出現。
4.心理障礙
由于工作、職位、生活等原因,多數領導干部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一方面是工作造成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則往往是環境因素,比如很多人擁有滿腔的熱血和報負,可是現實環境往往讓他們無所適從,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不得不被迫妥協,做一些違心的事。一旦自己難以適應環境,現實和理想、價值觀發生激烈沖突,就可能帶來嚴重的心理問題。
其實無論如何,健康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馬克思曾經給自己的女兒寫過一封信,在信中他引用了一則阿拉伯寓言,大意是一個哲學家讓船夫渡他過河,兩個人在渡河的過程中攀談起來,哲學家:“船夫,你學過外語嗎?”船夫回答說沒有。哲學家又問:“那你學過歷史嗎?”船夫搖搖頭,哲學家于是感嘆說:“那你失去了一半的生命。”這時候一陣狂風將小船吹翻了,船夫于是問:“你會游泳嗎?”哲學家驚恐地回答說:“不會。”船夫:“那你即將失去整個生命。”
在這里,外語和歷史或許就象征這財富、名利、地位、學識,哲學家雖然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贏得了這一切,卻輸掉了自救的基本能力。所以生命是最重要的,健康意識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了健康,你所獲得的一切也都只是空白。
疾患為什么常找上領導干部
曾經有領導干部戲言:“領導干部有權力,有地位,此外還有什么呢?無非是比常人更多的病痛。”這是一句大實話,事實上,相對于普通職員來說,領導干部更容易患上疾病,尤其是一批中層和基層的干部,這些人往往被稱為夾心層,工作壓力往往比其他人更大一些,所要面臨的各種問題也要更加復雜一些。
有人曾做過統計,領導們患心臟病的風險是普通職員的3倍,過勞致病的風險是普通職員的1倍,患高血壓的幾率要比普通人高出50%,患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的幾率比一般人高30%,患抑郁癥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出70%。這些資料未必完全正確,但是卻給領導干部敲響了警鐘:疾病似乎更青睞于職位更高、工作更忙碌的人。一般而言,造成領導容易生病、多病的原因在于工作,工作壓力、工作環境往往會增加健康風險。
1.工作壓力大
領導容易生病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平時不僅要對自己繁重的工作負責,還要對自己的上司和職員負責,需要對組織的發展負責,這些形形色色的工作任務和職責會增加工作壓力。而長期處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之下,人的身體和心理都容易出現疲勞狀態,從而身體的免疫力降低,這樣疾病就易趁虛而入。
2.排遣渠道少
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壓力往往讓人疲憊不堪、苦不堪言,而且你可能一直都得繼續面對下去,因為似乎總是有忙不完的工作。真正的問題在于你往往難以找到合適的排遣方式和渠道,想要休息,你會發現自己每天晚上到了十二點可能還要熬夜加班,想要出去運動、旅游并放松一下,卻發現根本擠不出一點時間,而且那些有限的時間用來睡覺尚且不足。有時候想要找個人訴說一下,卻發現自己滿腹牢騷和委屈是有口難言。你不斷承接工作的壓力,卻無法及時排遣這些壓力,時間一長,壓力會最終壓垮你,并引起疾病。

長期處于高強度、超負荷的工作中的人,易產生健康問題。
3.缺乏運動
生病的原因在于過度損耗身體,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則是因為體質虛弱、身體免疫力太弱。對于大多數領導干部而言,身體都偏于虛弱,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會比其他人要低一些,原因就在于平時忙于工作而缺乏身體鍛煉。長時間不鍛煉身體,長時間不參加戶外運動,身體的組織功能就會退化,機體的自我保護能力也會不斷下降,這樣一來,疾病一旦纏身就會很快侵蝕身體。
4.生活不規律
由于工作問題,很多領導的生活狀態被嚴重擾亂,原有的生活規律也被打破,正常的飲食起居都受到嚴重的影響,比如睡眠不規律、飲食不規律。尤其是飲食不規律不合理,更是引起健康問題的罪魁禍首。都說“病從口入”,不健康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常常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從而導致新陳代謝的失衡。不規律的生活,常常會導致身體自我調節功能的紊亂,從而誘發各種疾病。
特別提示:心理調節同樣重要
好領導千萬不要倒在工作崗位上
很多領導都是工作狂,只要一上班就拿出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態,表現出極大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工作不完成就不吃飯、不睡覺,工作沒落實到位,就不會想到好好放松自己。這種工作的積極狀態固然值得表揚,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身體健康的保養方面,很容易在工作和健康方面出現失衡現象,導致健康出現問題,甚至危及生命。其實好的領導應懂得如何調劑自己的生活,懂得在生活、工作、健康三者之間做出調整,盡可能達到平衡狀態。
1.抓住重點,減少負擔
領導不能事無巨細一肩挑,因為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體力、能力都有限度,每個人都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中去做最適合自己做的事,去做自己最應該去做并能夠創造最大價值的事,最好的選擇就是抓住工作重點,做那些最重要的工作。工作應該分清主次,不能盲目地一把抓,這樣可能會因小失大,不僅浪費精力和人力,還會造成更大的工作損失。所以,平時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中,應該重點做一些自認為最重要的事,倘若時間有盈余,而且自己尚且能夠承受,那么再增加做一些次要工作。
2.注意休息,恢復身體
好領導不僅僅要在工作中發揮榜樣作用,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更應該懂得勞逸結合,休息和工作并不應該被對立起來,不要因為擔心休息時間過長會影響工作進度而選擇放棄休息的時間,這樣做顯然不科學。其實,休息和工作時相輔相成的,工作時間長了,需要及時進行休息來恢復和調整身體狀態,從而為下一次工作積蓄足夠的力量。而休息時間一長,人往往會變得無所事事,這時候做一點事情反而能夠很好地調劑生活,改善生活狀態。所以對于長時間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態下的領導而言,的確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會,為自己的身體充電。

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3.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每天都在辦公室里忙碌,很容易覺得疲勞,身體容易患上疾病,而且工作效率也會變得低下,這時需要保證正常的休息時間來調整身體。除此之外,還需要鍛煉身體,平時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可以放松身體、緩解疲勞。另外,鍛煉身體能夠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從而能夠有效預防疾病,保證身體的健康,這樣反過來對工作會產生積極作用。
4.改變活法,調節心態
有人說領導干部的生活是最單調的,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一般而言,領導們除了上班工作就是參加應酬活動,生活相對單調乏味,這種枯燥的生活很容易誘發心理疾病。而且心理學家發現,生活越是枯燥的人就越容易在工作中發泄和證明自己,嚴重者容易變成工作狂,這樣就增加了工作中患病的風險。所以,領導干部應該適當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還可以豐富一下自己的業余生活,比如閱讀和聽音樂,或者和別人一起去唱歌、旅游,這樣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改善和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合格的領導,是一個對組織、職員、上司負責的好領導,一個時時刻刻以集體利益為重的人,那么更要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價值,然后認真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因為你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來支撐你做得更多、走得更遠。
健康是成就一切的最重要資本
很多人認為賺錢、贏得名聲、獲得好職位才是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尤其是年輕的一代,生活壓力比較大,對于財富的需求和渴望往往要比其他人更高更大,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將財富當成人生成功的重要標志。而在追求人生成功的道路上,往往會費盡心力工作,而忽略對身體健康的保護。很多人都會選擇先照顧工作后顧及健康、先賺錢養家后靠錢治病的生活模式。
然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資本,是獲得名利、地位、財富、聲望的重要保障,沒有了健康的保駕護航,想要獲得成功,就會變得更加艱難。所以即便是為了工作,為了獲得更大的工作效益和利益,也要注意保護身體。因為只有保持身體健康,才能夠更好更多地完成工作,才能夠在工作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可以說健康是保證工作業績的重要條件。
1.健康能保證你的工作效率
想要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態,除了提高工作效率,還離不開健康的身體。因為身體在疲勞或者有疾患的狀態下,無論是注意力、靈活度、思維的靈敏度、記憶力等方面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此一來,工作必定會受到影響,還很容易出錯;而健康的身體往往能夠為工作提供足夠的體力、耐力、專注度、創造力,這樣工作的時候就能夠事半功倍。
2.健康能延長你的工作壽命
好領導應該是“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應該是“為工作付出所有的一切”,但是好領導更應該有“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良好工作狀態。俗話說“干得更多不如干得更久”,工作也要講究細水長流,一個人的貢獻和自己的工作量有關,而決定工作量的不僅僅是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成就,還包括工作總量,而提高工作總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延長工作時間和工作壽命。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經說過:“人們總是過高地估計未來兩年的機會,而過低地估計未來五年的機會。”做人一定要看得更長遠,唯有保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確保工作壽命的延長,才能夠在工作崗位上待上更長的時間。
3.健康帶來自信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身體健康的人往往比身體有缺陷或者存在疾患的人更加有自信,這種自信不僅僅體現在人際交往之中,還體現在工作之中。因為體質健康的人往往能夠更快速地完成工作;而身體有問題的人容易自卑,在人際交往中會感覺自己受到冷落和嘲笑,在工作中也會受到影響,注意力常常無法集中,容易出錯,工作效率相對而言比較低。所以嚴格來說,身體健康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獲得自信,并以此來獲得更多的成功。
有個著名的企業家曾說過:“我不要求你們為工作拼命付出一切,我只要求你們能夠在工作的時候保持健康。”健康往往比財富名利更加重要,沒有健康的身體,你也無法安然去享受財富名利帶給你的快樂,或者無法長時間去享受生活。而且財富名利失去了還可以通過努力得回來,而健康往往一去不復返。等你想要追求健康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那時所要付出的代價會比你賺錢時付出的更多。
健康問題應該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人們應該培養足夠的健康意識,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好每一個健康細節。工作固然很重要,財富固然很重要,但是自己的身體才是重中之重。你足夠努力勤奮、擁有足夠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擁有成功者的潛質,可是你更應該成為一個重視自己、關愛自己的人,成為一個富有遠見和具有健康保健意識的人。在你所擁有的所有天賦和資本中,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忽略了這一點,你的成功注定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