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西方有句俗語說:“愚者投石入水,百名智者也無從取之?!边@句話反映了智者在面對愚昧時的無奈。但是自然純真的孩子可能會問:“世界上到處都是石頭啊,為什么這些智者非要如此費力地撈出這塊石頭呢?為什么他們不看看周圍?當他們在水里賣力又徒勞地尋找的時候,也許會忽略新的寶藏呢?”

我們在對待“自戀”這個詞時,情況似乎是相似的。幾乎沒有其他科學概念像它這樣廣泛地被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個詞甚至已經深陷其中,難以再為科學所用了。人們逐漸陷入了這樣一個怪圈:精神分析學家們越是花大力氣去深化、解釋、辨析“自戀”這一概念,以便能在科研中使用,該詞在日常用語中就越有吸引力。因此,“自戀”的概念包含了太多含義,而精神分析學要求概念的定義必須十分精準,所以這個詞幾乎無法在專業領域使用了。

名詞形式的“自戀”一詞既能描述一種狀態、發展階段、性格特點,也能表示一種病癥。最初它還被用作定語或狀語,隨后,它的含義通過補充進一步細化了。這個詞除了在專業文獻中具有多義性,在日常用語中它還被賦予了額外的感情色彩,包括“愛上自己”“始終關心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的”“無法愛上他人”“自私的”等。甚至精神分析師也不能總是擺脫這些負面的情感評價,即使他們努力讓這個詞成為中性詞。

我們來談一談負面的評價。到底什么是自私呢?弗洛伊德15歲時就曾給出了定義,那時他還是一名中學生。他在記錄箴言的本子上寫道:“最糟糕的自私者,是那些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自私的人?!痹S多人步入老年也不及弗洛伊德15歲時的智慧,還天真地以為自己無欲無求,這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需求而已。

我們早早地就開始鄙視自私者。一個孩子如果滿足了父母有意或無意的要求,他就是一個“好孩子”;但如果他拒絕滿足要求,或者自己的想法與父母的背道而馳,那他就會被說成是自私者。父母通常并不會意識到,他們所謂的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而教育孩子,事實上是為了滿足自己自私的需求。受到這樣教育的孩子要是不想失去父母的愛——哪個孩子能承受得起——就得在有能力真誠地分享和放棄之前,早早開始學習“分享”“給予”“犧牲”和“放棄”。已經哺乳了九個月的孩子就不想再繼續吃奶了,我們沒必要教他如何斷奶。長期被允許自私、貪心、不合群的孩子,會在偶然間獲得一次由內而發的分享和給予的樂趣。而那些只會滿足父母需求的孩子或許永遠體會不到這樣的快樂,即便他們頗為模范、盡職盡責地分享與給予,并且苦于別的孩子不像自己一樣“好心”。這樣長大的成年人會再次盡快教會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這對于有天賦的小孩來說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代價何其之大??!仔細看來,“自私”一詞的含義也并不是單一的。類似的詞還有“尊重他人”,人們常認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具備這一點。如果一位母親能夠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尊重自己和孩子,那她根本無須教會孩子尊重,孩子便會認真對待自己和他人。但是如果一位母親當初并沒有從自己的母親那兒獲得尊重,她會設法借助教育的手段從孩子身上獲得這些。如此“尊重”帶來的悲劇命運,本書后面會談到。

如果我們對其他一些道德評價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它們也不再不言而喻。

我們常把自愛與他愛對立起來,但是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難以想象他會真的愛別人。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機會去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去體驗自我,又怎能做到自愛?

大多數敏感的人會把他們真實的自我藏得很深,或者徹底隱藏起來。那么我們如何去愛一個自己都不了解且從未被愛過的東西?許多有天賦的人對他們真實自體一無所知,就這樣活著,或許他們會愛上理想化的、隨波逐流的虛偽自體——除非抑郁向他傳遞了喪失自我的信號,抑或是他們處于精神不安中粗暴地直面了真實自體,就像面對陌生人一樣無助,任憑其擺布。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試圖更加深入地探尋現在人們喪失自我的根源,在描述臨床表現時,我放棄了“自戀”這一概念。我只會偶爾談及健康適度的自戀,以便描述充滿活力、能夠自由面對真實自體和情感的理想情況。與之相反的是自戀障礙——即真實自體被單獨監禁在虛偽自體的監獄中。但我并不認為這是種病,而是將之理解為悲劇。本書的另一大關注點是要擺脫那些評價性的且略顯歧視的概念。

為避免誤會,我在此澄清,關于自戀障礙的產生與治療,我的看法與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論并沒有形成對立,亞伯拉罕·布里爾(Abraham Brill)和桑多爾·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等人繼續發展了他的理論。弗洛伊德兒童性心理的發現以及他關于本能理論的研究在我這里均有效。然而研究病人的本能沖突需要假定一個真實的自我為本能欲望的主體,而這正是我們的病人所缺乏的。當我以今天的眼光去回顧過去20年的工作,發現我還沒有遇到過能夠無障礙地去體驗自己真情實感的精神分析對象。缺少這個基礎,任何對于本能沖突的“加工”都是徒勞的,也就是說,這種加工夸大了病人的認知能力,甚至造成了他的抗拒,而沒有觸及他真實的情感世界。如果我們選擇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1]在其著作中采用的方法,那么病人就能夠以他的真實自體重新找回感知能力,直面被壓抑的本能沖突,這種沖突源自內心,并且可以被強有力地感知。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展示我處理自戀障礙的方法,但并不是要給出不同于傳統精神分析的方案,而是相反——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下找到一條途徑,讓病人重獲早已失去的純真活力,找到真我。


【注釋】

[1] 唐納德·溫尼科特(1896-1971),英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他遠離了弗洛伊德對本能的強調,撰寫了大量著作,闡釋母親與孩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滋養或阻礙孩子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闸北区| 米脂县| 曲沃县| 米脂县| 馆陶县| 庆云县| 新竹县| 盖州市| 泸西县| 北宁市| 洞头县| 南漳县| 凯里市| 镇康县| 昆明市| 江门市| 镇平县| 全州县| 宕昌县| 彩票| 凉山| 玉田县| 始兴县| 博白县| 镇赉县| 桂平市| 通河县| 兰坪| 沂水县| 洪雅县| 邛崃市| 永兴县| 肃南| 文登市| 博乐市| 九龙县| 普兰县| 桑植县| 民乐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