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情商是練出來的:美國大學里的高情商訓練課
- (加)謝里·范·狄克
- 6819字
- 2020-09-29 09:34:07
Part 1 高情商訓練的第一大技能:讀懂情緒
第 1 課 關于情緒,你必須懂得的
情緒是什么?是想法嗎?是感覺嗎?是你陷入愛河時劇烈的心跳嗎?是你生氣時摔碎東西的行為嗎?
簡單來說,情緒是身體內部的信號,它告訴你正在發生的事情。當好事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感覺很爽;當壞事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感覺很糟糕。
簡單定義情緒,并不意味著情緒很簡單,實際上,情緒非常復雜,它就像天空中的云,時而白云悠悠,時而烏云翻滾……令人捉摸不透。
盡管情緒十分復雜,我們卻可以將它們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生情緒,另一類是衍生情緒。
原生情緒是你對觸發事件的第一反應,是情緒發揮出的原始功能,不需要“三思而后行”。比如,聽到一聲巨響,你會本能地產生恐懼的情緒;美女邀請你共進晚餐,你會產生高興的情緒;心愛的寵物死了,你會產生悲傷的情緒……原生情緒是人類運作的基礎,是情緒的生物組成部分,與生存息息相關。原生情緒并不復雜,未經教化,也不是各種情緒五味雜陳的混合物,只要沒有認知功能障礙,幾乎所有人都能感知到原生情緒,例如,恐懼、憤怒、驚訝、傷心、厭惡、愧疚、愛和幸福等。
衍生情緒是由原生情緒衍生而來的,是對原生情緒的情緒化反應,也可以說,衍生情緒是對你感受的感受,是由情緒引發的情緒。例如——
· 為遭受的羞辱而憤怒。
· 為自己的膽怯而羞愧。
· 為受到的委屈而傷心。
· 為自己的易怒而苦惱。
· 為自己的焦慮而焦慮。
……
有時候,雖然快樂的情緒也能衍生出其他情緒,例如因得意而忘形,因樂極而生悲等,但衍生情緒更多的是對悲傷、羞辱、煩惱和失落等情緒的一種反應。下面這個故事描述了由原生情緒到衍生情緒的變化過程。
山姆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學生,一天下午,他駕車回家,行至途中,另一輛車突然變道開到了他的車前面。山姆感到很危險,他有些害怕,便開始躲避:打方向盤躲開了那輛車。
但是幾秒鐘之后,山姆想道:“太混蛋了!那個家伙是故意的!”隨即他害怕的情緒陡然衍變為憤怒,并催生出攻擊行為:山姆開始以150公里/小時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狂追那輛車。
但是那輛車最終還是溜之大吉了。
為什么沒追上呢?因為警察叫停了山姆,控告他違規駕駛,其中包括超速和不打信號燈等好幾項違章。
在這個故事中,山姆最初的害怕是原生情緒,后來的憤怒則是衍生情緒。
原生情緒是單一的情緒,沒有想法的參與,是對你所經歷的事情的一種本能的情緒反應,比如,山姆遇到危險——本能地產生出害怕的情緒——害怕的情緒又讓他采取了躲避的行為。
與原生情緒相比,衍生情緒要復雜得多,它是幾種情緒的混合物,還糾結了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想法。例如,在山姆的憤怒中就糾結了這樣的想法——“太混蛋了!那個家伙是故意的!”這個想法首先會讓他感到自己被那個司機欺負了,并產生出一種受辱的情緒,接著受辱的情緒又會迅速衍生出憤怒的情緒,最后是受辱和憤怒的情緒混合在一起,導致他產生瘋狂的行為——違章超速,將自己和他人都置于危險的境地。
衍生情緒是經過過濾的情緒,它不是根據你現實的經歷而做出的反應,而是根據你對現實經歷的想法而做出的反應。遭遇同一件事情,人們會產生相同的原生情緒,但是由于不同的生活經歷、個性特征和思維方式,人們對同一件事情的想法則有可能完全不同,并產生不同的情緒。例如山姆對突然變道超車這件事情的看法是“那個家伙是故意的”,因而衍生出受辱和憤怒的情緒。而另一個人遭遇相同的事情,卻有可能產生這樣的想法“那個司機可能是個新手,無知者無畏,他早晚會嘗到苦頭,我最好離他遠點,不要與他較勁”,這樣的看法則不會衍生出受辱和憤怒的情緒。
通過山姆的故事,相信你已經明白,在衍生情緒的形成過程中,想法是主觀的,不一定符合事實,但恰恰是這個主觀的想法深度影響了山姆的情緒,決定了他情緒的強烈程度。
你是否留意到,每當自己的情緒變得強烈的時候,其背后都有一個推波助瀾的想法。例如,在你感到很生氣之前,或者痛恨某種情景之前,可能心中會首先出現這樣的想法——“這太不公平了!”“我的處境很危險!”“他們對我懷恨在心!”這些想法可能轉瞬即逝,卻會讓你的情緒陡然升級,衍變得愈來愈強烈。
想法能影響情緒,同樣情緒也能影響想法。例如,當你心情很好時,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世界是美好的,我很有價值!”當你心情糟糕時,則可能產生另一種想法——“世界很丑陋,我也沒有多少價值!”
與此同時,情緒還會促使人產生行動。人感到恐懼時會拔腿就跑,開心時會求抱抱,生氣時會摔東西,或者去購物,悲傷時會哭泣,感覺到愛意時會去親吻某個人……在山姆的故事中,當他憤怒的情緒被喚起后,整個身體也被喚醒了。這時他迅速把憤怒轉化為行動——在高速公路上狂追那輛車。情緒的失控導致行為的失控,于是山姆的行為變得盲目沖動,甚至瘋狂。
在高情商訓練課中,原生情緒被定義為適應性情緒,即為了適應外界而采取的正常的本能反應。雖然這些情緒有的令人快樂,有的令人痛苦,但皆是人不可或缺的,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它能夠真實反映你正在經歷的事情。例如,山姆的恐懼能夠真實反映他正處在危險之中。而衍生情緒則被看作是反應性情緒,往往是遭受挫折而引發的防御和攻擊,它不僅會掩蓋原生情緒,還會掩蓋事情真實的樣子,令事情越來越復雜,越描越黑,遠離了事實。請看下面這個故事。
史黛西下班后高高興興回家,她對正在電腦邊工作的丈夫說:“今天我們單位的同事買了一款新包,真漂亮!”埋頭工作的丈夫“嗯”了一聲,抬頭看了看她,沒有說話。
“我也想擁有一個那樣的包!”史黛西繼續說。
丈夫又“嗯”了一聲,沒有抬頭,繼續看電腦。
這時史黛西心想:“丈夫對我的話為什么毫無反應呢?他是不是不愛我了,如果他還愛著我,就不會這樣的?!?/p>
與此同時,埋頭工作的丈夫也在想:“我每天忙得不行,她總是打斷我的工作,一點也不尊重我,天天來煩我?!卑殡S這樣的想法,丈夫背過身去。
丈夫的身體語言讓史黛西很受傷,她大聲指責丈夫:“你根本就不愛我?!?/p>
史黛西的指責令丈夫感到憤怒,他摔門而去,留下史黛西傷心地在家中哭泣。史黛西邊哭邊想,她一直擔心丈夫不再愛她了,但始終沒有找到證據,今天終于找到了,丈夫不愛搭理她,還摔門而出,這些都是證據……她越想越生氣,越想越傷心,最后竟然產生出想與丈夫離婚的沖動。
為什么原本一件小事最后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以至于不可收拾呢?這是因為衍生情緒掩蓋了事情的真相。讓我們來整理一下史黛西和她丈夫那些混亂的情緒。首先,史黛西高高興興回家,她有一種想與丈夫說話的情感需求,她選擇的談話內容是同事的新包。對于女性來說,購物幾乎是永恒的交流話題。但是,對于正忙于工作的丈夫來說,史黛西的談話打斷了他的工作,令他感到煩躁。在煩躁中,他可能意識不到史黛西的原生情緒和她內心真正的情感需求。在他看來,史黛西只不過是又想花錢買東西了,她一點也不尊重自己正在工作。這樣的想法令他衍生出厭惡的情緒,并產生出逃跑的身體姿勢——轉身背對妻子。然而,對于史黛西來說,她也很難意識到丈夫的原生情緒——煩躁,只能感受到丈夫衍生出來的情緒——厭惡,覺得丈夫嫌棄她,不再愛她了。她針對丈夫的衍生情緒做出了攻擊性的反應——指責丈夫不愛她了。與此同時,丈夫也對史黛西的衍生情緒針鋒相對,做出反應——摔門而去。
就這樣,史黛西和丈夫在衍生情緒中你來我往,不斷升級,猶如洶涌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卻掩蓋住了他們最初的原生情緒和真正的情感需求,即史黛西需要交流,丈夫需要尊重。史黛西真正要談論的并不是那款包,或者說那款包對她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丈夫能傾聽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對于丈夫來說,那款包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妻子應該尊重他。如果史黛西和她丈夫能夠就這些問題進行交流和溝通,就可以避免衍生情緒的風起云涌。實際上,很多夫妻之所以關系緊張,就是因為彼此沒有在原生情緒上做很好的溝通,而是在衍生情緒上以牙還牙,讓關系變得越來越僵。
高情商訓練課又被稱為“辯證行為療法”,核心是接受和改變。也就是說,當你產生任何原生情緒的時候,你都應該敞開心扉去接納它們。接納原生情緒,你才能以非對抗、非破壞性的方式調整自己的感受,并做出改變。相反,如果你不接納原生情緒,就容易把眼前的煩躁擴大成永久的痛苦。
任何人都可以獲得高情商,但前提條件是,你必須準確辨識哪些是原生情緒,哪些是衍生情緒,而且還要知道衍生情緒經常是有問題的、消極的,很容易讓人背離實際情況,陷入情緒化思維和行動。人們經常在衍生情緒的驅使下做出過激的行為,比如朝自己討厭的人吐口水、破口大罵、大打出手,或者通過酒精和暴飲暴食來麻痹自己。衍生情緒不論是在生理上還是人際交往中,抑或在看清真相方面,對你與他人都沒有好處。
希望這本高情商訓練教程能夠幫助你從衍生情緒中解脫出來,冷靜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以及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練習題1:感受5種情緒
請你花點時間,回憶一下最近一次強烈的情緒體驗。是在今天嗎?昨天?還是幾個月之前?不論發生在何時,只要你試著去回憶,去感受就可以了。
憤 怒
回憶自己氣得想要罵人、朝對方扔東西,或者想要暴揍對方一頓的經歷和感受。越憤怒越好,不論那件事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情境再現:
當時的你對此情境有何看法(對情境的解讀):
憤怒的程度(0~100):
產生的影響和最終后果(事情毫無變化、變得更糟,還是變得更好?):
你花了多長時間才冷靜下來?
冷靜下來后,你感受到的憤怒程度(0~100):
傷 心
回想一次傷心得只想哭,想躲開眾人獨處的經歷和感受,或者郁郁寡歡地沉浸在悲傷的詩歌、音樂或電影中不可自拔的經歷和感受。越傷心越好,不論那件事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情境再現:
當時的你對此情境有何看法(對情境的解讀):
傷心的程度(0~100):
產生的影響和最終后果(事情毫無變化、變得更糟,還是變得更好?):
你花了多長時間才恢復平靜?
心情好轉之后,你感受到的悲傷程度(0~100):
恐 懼
回想一次你害怕得只想藏起來的經歷,去體會那種驚慌失措甚至快要崩潰的感受。越害怕越好,不論那件事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情境再現:
當時的你對此情境有何看法(對情境的解讀):
恐懼的程度(0~100):
產生的影響和最終后果(事情毫無變化、變得更糟,還是變得更好?):
你花了多長時間才冷靜下來?
心情放松之后,你感受到的恐懼程度(0~100):
愛
回味自己被愛包圍的體驗,想想自己深愛過的人,回想讓你強烈地感受到愛的時刻,不論那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情境再現:
當時的你對此情境有何看法(對情境的解讀):
愛的程度(0~100):
產生的影響和最終結果(事情毫無變化、變得更糟,還是變得更好?):
你花了多長時間才恢復到正常情緒?
當“愛”的情緒趨于平穩,你感受到的愛的程度是(0~100):
幸 福
回想自己興高采烈的時候,你會放聲大笑,你會讓周圍的人為之振奮,此時的你自信而又陽光。回味自己最開心的時刻,不論那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情境再現:
當時的你對此情境有何看法(對情境的解讀):
幸福的程度(0~100):
產生的影響和最終結果(事情毫無變化、變得更糟,還是變得更好?):
你花了多長時間才冷靜下來,恢復到正常情緒?
當你“冷靜”下來之后,你感受到的幸福的程度是(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