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做一個有理想與目標的人(3)
- 做人做事枕邊書(大全集)
- 趙凡禹
- 4442字
- 2014-03-25 23:02:46
從實踐看,往往是奮斗目標越鮮明、越具體,就越有益于成功。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fā)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公元前300多年,雅典有個叫臺摩斯頓的人,年輕時立志做一個演說家。于是,四處拜師,學習演說術(shù)。為了練好演說,他建造了一間地下室,每天在那里練嗓音;為了迫使自己不能外出郊游,一心訓練,他把頭發(fā)剪一半留一半;為了克服口吃、發(fā)音困難的缺陷,他口中銜著石子朗誦長詩;為了矯正身體某些不適當?shù)膭幼鳎诶麆ο拢粸榱诵拚约旱拿娌勘砬椋麑χR子演講。經(jīng)過苦練,他終于成為當時“最偉大的演說家”。
我國東漢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王充,少年喪父,家里很窮,但他立志要學有所成。首先,他通過優(yōu)異成績獲得鄉(xiāng)里保送,進入了當時的全國最高學府太學,利用太學里的藏書來豐富自己的頭腦。其后,當太學里的書不能滿足他而自己又無錢購買時,便把市上的書鋪當書房,整天在里面讀書,通過幫人家干零活兒來換取免費讀書的資格。就這樣,他幾乎讀遍了洛陽城的所有書鋪。由于他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終于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學者,并寫出了至今仍有重要價值的《論衡》。
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學家談遷,29歲開始編寫《國榷》。由于家境貧困,買不起參考書,他就忍辱到處求人,有時為了搜集一點資料,要帶著鋪蓋和食物跑一百多里路。經(jīng)過27年艱苦努力,《國榷》初稿寫成了,先后修改6次,長達500多萬字。不幸的是,初稿尚未出版卻被盜了。這一沉重打擊,令他肝膽欲裂,痛哭不已。然而這一打擊卻沒有動搖他著書的雄心壯志。他擦干了眼淚,又從頭寫起。他不顧年老多病,東奔西走,歷時八九載,終于在65歲時,寫成了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
目標會使我們興奮,目標會使我們發(fā)奮,因為走向目標便是走向成功,達到目標便是獲得成功。成功是人的高級需要,世界上還有什么能比成功對人有如此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呢?
將你的眼光盯準一個目標。
有這樣一個現(xiàn)象:最著名的成功商人都是那些能夠迅速果斷作出決定的人,他們工作時總有一個明確的主要目標,他們都是把某種明確而特定的目標當作自己努力的重要推動之力。
同樣,雖然20歲的人年齡不是很大,也許這個年齡的人還在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但是,胸懷大志的人在這個時候就應當想想在這個世界上,究竟哪一種工作適合你,而且你一定可以在這方面做得更好。因此,你一定要努力尋找這種特別適合你的工作或行業(yè),把它當作你明確的主要目標,然后集中你所有的力量,向它發(fā)起攻擊,并確信自己一定會獲勝。在你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的過程中,如果你能謹記下面這一事實,必然對你極有幫助:找出你最喜歡的工作之后,你極有可能獲得很大成功,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一個人若能從事他可以投注全部心力的某種特別工作,他通常可以獲得最大成就。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那樣的話那件事情一定是一件精品,或許還會流傳下去的。
自然,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氣,很多的耐心,要耐得住寂寞。那樣,你就要把眼睛死死地盯住你的目標。
古往今來,凡是有所作為的科學家、藝術(shù)家或思想家、政治家,無不注重人生的理想、志向和目標。何謂目標昵?它猶如人生的太陽,驅(qū)散人們前進道路上的迷霧,照亮人生的路標。目標,是一個人未來生活的藍圖,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
在科技發(fā)展的歷史上,有很多著名人才都是眼睛緊緊抓住目標,達到把握機遇的目的。德國昆蟲學家法布爾這樣勸告一些愛好廣泛而收效甚微的青年,他用一塊放大鏡子示意說:“把你的精力集力放到一個焦點去試一試,就像這塊凸透鏡一樣。”這實際是他個人成功的經(jīng)驗之談。他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專攻“昆蟲”,甚至能夠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仔細觀察昆蟲長達幾個小時。
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是目標聚焦的踐行者,觀察記錄氣象資料長達三四十年,直到臨終的前一天,他還在病床上作了當天的氣象記錄。
怎樣才能讓眼睛不離開目標呢?
一是要確定目標,二是要考察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揚長避短。
我國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在他人生的艱難征途上走過了83個年頭。從1928年他在芝加哥大學醫(yī)學研究院的實驗室做試驗,小腦受到甲型腦炎病毒感染起,他同病魔頑強地斗爭了整整60年。在1939年全身癱瘓之前,他根據(jù)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所擁有的較全面的醫(yī)學、生物學知識,堅定地選擇“科普”作為自己的事業(yè)。他是一位科學家,又成了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和科普活動家。在全身癱瘓,手不能握筆,腿不能走路,連正常說話的能力也喪失,口授只有秘書聽得懂的艱難情況下,從事科普創(chuàng)作50多年,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筆調(diào)、活潑的形式寫了大量獨具風格的科普作品。
目標聚焦,雖然方向正確、方法對頭,但成功的機遇有時可能姍姍來遲。如果缺乏堅韌的意志,就會出現(xiàn)功敗垂成的悲劇。生物學家巴斯德說過:“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的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很多成就事業(yè)的人都是如此。如洪昇寫作《長生殿》用9年,吳敬梓寫作《儒林外史》用14年,阿·托爾斯泰寫作《苦難的歷程》用20年,列夫·托爾斯泰寫作《戰(zhàn)爭與和平》用37年,司馬遷寫《史記》更是耗盡畢生精力,等等。我國古代著名醫(yī)師程國彭在論述治學之道時所說的“思貴專一,不容浮躁者問津;學貴沉潛,不容浮躁者涉獵”,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馳名中外的舞蹈藝術(shù)家陳愛蓮在回憶自己的成才道路時,也告訴人們“聚焦目標”的際遇:“因為熱愛舞蹈,我就準備一輩子為它受苦。在我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什么‘八小時’以內(nèi)或以外的區(qū)別,更沒有假日或非假日的區(qū)別。筋骨肌肉之苦,精神疲勞之苦,都因為我熱愛舞蹈事業(yè)而產(chǎn)生。但是我也是幸福的。我把自己全部精力的焦點都對準在舞蹈事業(yè)上,心甘情愿為它吃苦,從而使我的生活也更為充實、多彩,心情更加舒暢、豁達。”
羅斯福總統(tǒng)夫人在本寧頓學院念書時,要在電訊業(yè)找一份工作,修幾個學分。她父親為她約好去見他的一個朋友當時擔任美圖無線電公司董事長的薩爾洛夫?qū)④姟A_斯福夫人回憶說:將軍問我想做哪種工作,我說隨便吧。將軍卻對我說,沒有一類工作叫“隨便”。他目光逼人地提醒我說,成功的道路是目標鋪成的!
記得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說過的一句話吧:“一個有品格的人即是一個有理智的人。由于他心中有確定的目標,并且堅定不移地以求達到他的目標……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實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終歸于失敗。”
是的,機遇就在目標之中。用眼睛盯住目標,必須用理智去戰(zhàn)勝飄忽不定的興趣,不要見異思遷。正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所說的:“人的思維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某一項事業(yè),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清楚地知道你自己需要什么。
蕓蕓眾生,成功者到底占1%還是不到1%,雖然我們無法統(tǒng)計這一數(shù)字,但他們有一個突出的特征與他人截然可分。這就是生活的強烈方向性,即成功者始終攜帶著取得人生決戰(zhàn)勝利的行動計劃。
成功者無一不對自己隨時隨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們目標明確,也會付出切實的行動。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們確定目標,同時又決定通向那個目標需要走的道路。
目標的達到就是成功,我們每個人都一直在不斷地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因此,我們都可以不斷地取得成功。
成功者很清楚,按階段有步驟地設定目標是如何重要。所以,在這里我們提出,在你20歲的時候就可以作出以下的計劃:“五年計劃”“一年計劃”“六個月的目標”“本年度的目標”,等等。
然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則成功是在一分一秒中積累起來的。許多人都把時間大把大把地扔掉了,扔在那些慢騰騰的動作中;扔在毫無意義的閑聊中;扔在查閱那些沒用的資料中;扔在漫無目的的交往中;扔在發(fā)表那些眾所周知論點的夸夸其談中;也扔在對那些微不足道的動作和事件的小題大作中;還扔在對瑣碎小事無休止的無謂忙碌和“話匣子”一開就沒完沒了的過程中。這些人把時間不加考慮地用在了并不重要、也并不緊急的地方,而把真正與實現(xiàn)重要目標有關的活動排到次要地位。由于沒有把計劃的內(nèi)容放在首位,所以即使辛辛苦苦制訂了計劃也不能執(zhí)行,結(jié)果大多是失敗了。
還有一些人,他們熱衷于制定宴會計劃,剪貼報紙,甚至制作贈送賀年片的朋友住所錄。他們在這些事情上花費的時間,遠比花時間訂立人生計劃要大方得多。
成功者每天的目標,至少要在前一天的傍晚或晚間制定出來,還要為第二天應該做到的事情排出先后順序,至少要寫出6個以上的明確順序的內(nèi)容。于是第二天清晨醒來,他們就按著事情的順序,一一去身體力行。
每天結(jié)束時,他們再次確認這張目標表。完成的項目用筆劃去,新的項目追加上去,一天內(nèi)尚未完成的,順推到下一天去。
如果你來到百貨大樓,而你沒有購物的預算限制,其結(jié)果會怎樣?你漫步在商品琳瑯滿目的大廳里,電視里的廣告宣傳浮現(xiàn)到你腦中,眼前的新產(chǎn)品讓你眩目,你的購買欲望在燃起。結(jié)果,你滿載而歸手提包里裝滿了原來并沒打算買,也不需要,甚至是你原來很反感的東西。
一個成功的目標,對自己和家庭,從現(xiàn)實到長遠利益都應是周全的。
目標,應該是明確的。精神好像一個自動裝置,一個自己不思考的計算機。它只執(zhí)行你所決定的事項。如果不給它明確的信息,就不能有明確的機能和行為。
像“幸福”“充足”“健康”這樣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計算機是無法遵照指令行事的。但是,如果你說每月收入5000元,買一個新的電腦,體重下降5公斤,或者在某年某月通過資格考試,它立即會對這些明確的目標產(chǎn)生反應。
那么,究竟怎樣才能進行積極的“目標設定”呢?其秘訣就在于明確規(guī)定目標,將它寫成文字妥善保存。然后仿佛那個目標已經(jīng)達到了一樣,想象與朋友談論它,描繪它的具體細節(jié),并從早到晚保持這種心情。
你的那部“自我意象”的自動機,它無法區(qū)別出真正的還是虛假的經(jīng)驗;是“正式上演”,還是“彩排”;是實際中體驗的,還是想象的。所以不論你樹立什么樣的目標,好像那已經(jīng)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知不覺地向那個目標的方向前進。
人具有一種不知不覺地向自己所向往的形象運動的自然傾向。不知向何處漂泊的小船,風對它們也失去了含義。沒有目標的人,猶如沒有舵的船。“風吹來,有的船駛向東,有的船會漂往西。它們的航向不取決于風從哪里來,而在于船上的帆張向哪一邊。”
這與我們的人生是何其相似。在人生的海洋上,流逝的時間像吹到船上的風,揚起風帆的只有我們自己。周圍發(fā)生的一切,都無法代替我們?nèi)ヱ{駛那只屬于我們自己的小船。
別忘記牢牢地把穩(wěn)你的船舵。制訂了計劃,勢必推進它而不搖擺拖曳。一天有一天的目標,即刻行動起來。對確立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到底。只要你能夠這樣每天“彩排”一遍,潛在意識就能自然接受它,使你一天天向理想的目標邁進。
你要把目光始終看著你自己和每個實現(xiàn)目標的自我意象。對今后人生,制訂成功者的行動計劃。你如能做到這些,你將立即贏得人生!
時間在分分秒秒地流去,刻不容緩!
目標需要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
如果你已經(jīng)更加堅定了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如何保證自己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則是非常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