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們說到,金不換等人尋到了一塊能出大棒槌的山林,卻與一伙朝鮮人爭執不下,雙方幾近動武。朝鮮參幫人多勢眾,金十三亮出了一手好槍法,鎮住了那些朝鮮人,又以三日為期,如采不到參則將此片山林拱手相讓,暫時勸退了他們。金不換用“觀星”、“觀氣”之術確定了參寶的位置,帶著眾人前往“青龍吐水”。但路上他們遇到“鬼打墻”,陷于前進不得、后退不能的困境,幸得“金鳳凰”引路,不但走出了“鬼打墻”,而且接近了“青龍吐水”。正當他們開始搜尋參寶之時,胡瞎賣卻遭遇蛇咬。緊接著蛇群出現,他們一干人分別被圍困在幾棵樹上,作殊死抵抗。而陳杠子卻沒能爬上樹,在地上遭到蛇群的攻擊,被咬多處,倒在地上。正當他即將被群蛇吞噬的時候,金十三從樹上跳了下來。
這棵椴樹也不矮,金十三從兩三丈高的地方一躍而下,幸虧林中的土質松軟,又鋪了一層枯枝腐葉,腳踝才沒有受傷。饒是如此,他也站立不穩,在地上滾了兩滾。他心中叫苦,這地上滿布毒蛇,自己不被咬才怪。可他站起來摸了摸頭上、身上,卻并未有任何被咬中的地方,也沒有毒蛇纏在他身上。他暗自慶幸,無暇細思,手中的索寶棍連連揮動,將陳杠子身上爬著的蛇都一一挑開。樹上的人都大驚失色,大喊叫他回來。金十三全然不顧,將陳杠子從地上扶起,見他已經是雙目緊閉、臉色青黑、沒有任何呼吸了。
金十三眼中含淚,將陳杠子的尸身輕輕放下來。他環顧了一下四周,見群蛇都游到了距他約一丈遠的地方,擁擠蠕動著,卻并不往上撲。他大感奇怪,試著往前走了兩步,那些蛇見他靠近,似乎頗為畏懼,紛紛四散游走。他又向別的方向試了試,凡他所到之處,皆如劈波斬浪一般,群蛇辟易。
他走到了金不換所在的那棵樹下,原本正盤旋而上對人發動攻擊的蛇竟然都從樹干上掉落下來,然后迅速地游走了。他如法炮制,將其他樹上的蛇都紛紛趕走。
金不換等人從樹上下來,都非常驚訝,不知道為什么這些蛇都害怕金十三,只要他接近就都躲開了。但這時大伙兒死里逃生,心有余悸,來不及細究根由,紛紛圍到了陳杠子的身邊。金不換仔細檢查了他的身體,長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眾人明白陳杠子被蛇群撕咬多處,毒性發作,已經無力回天了。陳棍子是他的親弟弟,哥倆父母雙亡,從小就相依為命,感情至深。十多年來又雙雙跟著金不換放山,多少艱難險阻都闖過來了,如今就在即將采到那支“二層樓”,發上一筆大財的時候,哥哥卻不幸命喪蛇口。他想起哥哥說過,這一次放山分了錢,就給他買上十幾畝好地,娶個媳婦,過過安生日子的話,不禁放聲大哭。其他人都是跟陳杠子相交多年,也同甘共苦多年的伙伴,見他慘死,皆感傷不已。金十三心中尤為慘痛,杠子叔外表兇猛,從小就喜歡捏他臉蛋、扯他耳朵,脾氣上來還會罵他幾句、踢他兩腳,但其實對他是極好的,每次來看他都要帶些好吃的好玩的,還喜歡帶著他到附近的山里去捕鳥捉貂。這次也是為了掩護他才身陷群蛇的包圍。見棍子叔哭得傷心,他也不由哭出聲來。
金不換內心沉痛,但他知道現在大伙兒還沒有離開險境,周圍樹叢里沙沙作響,蛇群還沒有離開,于是招呼大家抬起陳杠子的尸身,背上中毒幾近昏迷的胡瞎賣,繼續往“青龍取水”的方向進發。
這次由金十三打頭而行,眾人跟著疾走,果然沒有再遇到蛇群攻擊。而原先聽到那陣隱隱約約的“轟隆”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不一會兒,眾人眼前豁然一亮,已經走出了林子,來到了一條大瀑布前。
要說長白山的瀑布其實不少,但像眼前這條落差如此高、水量如此大的瀑布,眾人卻是第一次見。水從山崖上約十幾丈高的一個向外略略突出的洞口中流出,注入壁下深潭,發出雷鳴般的撞擊聲,真有李白詩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山崖上遍是生著苔蘚的大石和一簇簇的羊齒草,周圍的林木比較稀落,葛藤卻生得異常茂密,有許多手臂粗的葛藤從崖邊垂向崖下去,好像是糾纏滾竄的巨蟒一樣。金不換看了看四周的山勢林貌,心中有了主意。
眾人就地挖坑,埋葬了陳杠子。放山人一生與山結緣,死后葬身山林也是題中之意。這“青龍吐水”之地藏風聚氣,是一塊上好的陰地,陳杠子能夠埋骨于此,算是一個極佳的歸宿。
人死一了百了,現在更需要考慮的是活著的人。胡瞎賣中毒太深,昏迷不醒,采來的“蛇不過”“銅鑼草”等專治蛇傷的草藥已難起效應。眾人眼睜睜地看著他一只腳已經邁進了鬼門關,卻束手無策,只能扼腕嘆息。情急之下,金十三忽然想起了在鷹嘴崖上得到的那顆“神龍珠”。自己被“神龍”吐出的毒霧所迷,幸得舔了一舔那顆從“神龍”腹中剖出的珠子,立時就解掉了毒。這瞎賣叔不過是被普通的毒蛇所咬,想來這“神龍珠”應該也能對付。他急忙解開貼身而藏的護身袋,取出那顆珠子。但此時的胡瞎賣昏迷不醒,牙關緊咬。金十三想了想,用刀在“神龍珠”上刮下一點粉末,和了一些水,讓老悶叔撬開胡瞎賣的嘴,灌了下去。
不一會兒,只聽胡瞎賣嘴里哼了兩聲,同時肚子里咕嚕咕嚕響起。金十三知道他這是要嘔吐,連忙扶起他的上半截身體。胡瞎賣張開嘴大吐特吐,良久才止住,接著睜開眼睛看了一下大伙兒,想要說話,卻又倒了下去。金十三大喜,知道這“神龍珠”起了效果,他又刮下來一些粉末,分別撒在胡瞎賣被蛇咬傷的兩處傷口上。奇跡發生了,胡瞎賣傷口中開始往外汩汩地流出黑紫色的血液。俄而,流出的血液逐漸變少,而且顏色也轉為鮮紅,他臉上的一層黑氣也慢慢退去,幾近正常,只是較為蒼白。金創藥是放山人進山時的必備之藥,金十三讓劉老悶取出來,給胡瞎賣止血包扎。胡瞎賣再次睜開了眼睛,只是因為中毒時間長,再加上失血過多,身子非常虛弱,只能對大伙兒點點頭,卻還沒有力氣說話。
眾人大出了一口長氣,知道胡瞎賣這條命算是救回來了。接下來,他們的眼神都轉到了金十三身上。李大耗子眨了眨小眼睛,問道:“小十三兒,你這是什么寶貝?打哪兒來的?”
金十三只好說出自己殺蛇后在金頭棒槌鳥的指點下剖蛇取珠,解掉自己所中之毒的經過。李大耗子聽罷一拍大腿,說道:“這就對了!‘長白神龍’乃萬蛇之王,它的這顆內丹有克毒解毒的奇效,能救被蛇咬傷的胡瞎賣自然不在話下。就剛才我們被蛇群圍困,也是因為十三兒身上的這顆‘神龍’內丹,我們才得以逃生。這顆內丹就是‘神龍’的魂魄,其它的蛇類見之自然畏懼臣服,退避尤恐不及。”他從金十三手中取過此丹,放在眼前細細觀看。此時夜幕已經悄悄降臨,原來在白天呈灰白色的“神龍珠”,現在卻散發出一層綠色的熒光,照得周圍的人臉上一片碧綠。
李大耗子愛不釋手,一邊把玩,一邊嘴里嘖嘖稱贊道:“真是好寶貝啊!這寶貝跟‘夜明珠’似的漂亮之極,還有克群蛇解蛇毒的神效。你們說,這東西能值多少錢?比起那支‘二層樓’來如何?”
劉老悶卻從他手中奪過珠子,交回給金十三。他板著臉對李大耗子說:“這玩意兒是十三兒的,你可別打主意!”
李大耗子嘿嘿一笑,說:“自然是小十三兒的,我就是拿來看看,怎么會打他的主意?別看我老李平時有點貪財圖利,可對把頭、對咱們這伙兒兄弟可一直都是敞敞亮亮的,從沒有起什么壞心眼兒。把頭,你說句公道話,是不是這樣?”
這倒是一句實話,金不換聽了一笑。這些兄弟各自雖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可跟著他十幾年,風里來雨里去,說得上肝膽相照。他說:“都是自家兄弟,誰不了解誰?玩笑一句,都不要當真。十三兒得到的這顆蛇丹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寶貝,但也止于克毒解毒,比不得大棒槌能醫百病,使人延年益壽。這挖棒槌才是我們這些放山人的立業之本和存身之道。”
眾人聽了都點頭稱是。說起今天的迭遇兇險,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不知為何會先遭遇“鬼打墻”,接著又遭遇到蛇群的襲擊,這在他們以往的放山經歷中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看來冥冥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阻止他們接近那傳說中的“二層樓”。但這也恰恰說明了,那“二層樓”就在這附近。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到達這里,還失去了一位好兄弟,更不可能就此放手。
眾人燃起了篝火,就在這深潭的邊上和衣臥倒休息。好在一應工具在“壓趟子”時按例都是隨身攜帶的,用不著回營地那邊去取。天已入夏,夜晚不甚寒冷。既然金十三身懷“神龍珠”,也不擔心蛇群再至,但密林深處或有其它野獸出沒,不可不防。金不換讓金十三跟著自己值守上半夜,又指定了劉老悶和趙二驢值守下半夜。眾人折騰了一天,均感疲累不堪,一橫躺下去就都睡著了,即便瀑布的轟鳴聲也驚擾不了。
金不換往篝火中添了一些柴,在潭邊坐了下來,抽著煙袋,望著眼前的懸崖瀑布呆呆出神。金十三坐到他旁邊,問道:“爹,您說咱們明天能采到那支‘二層樓’嗎?”
金不換點了點頭,說道:“當然!我們現在就在它的下面。”
“在它下面?”金十三順著金不換的眼睛所視的方向望去,驚訝地說:“您是說,那支‘二層樓’就在前面瀑布所在的那面山崖上?”
金不換不答他的問題,卻反問道:“十三兒,你看一看這四周的草木,有什么不一樣?”
此時皓月當空,眼前的山崖和四周的林木都依稀可辨。金十三四處打量了一會兒,狐疑地說:“這林子以椴樹為主,還夾雜著其他柏樹、杉樹,崖上的林木比較稀疏,但也只是一些普通的樹,再加上一些常見的羊齒草和葛藤……我知道了!”他忽然驚呼,“爹,你看!這林子里和山崖上的樹木花草,都朝著前面山崖上的瀑布彎腰點頭!”
金不換點點頭,說:“不錯。觀草木之勢,就能確定這‘參寶’所在。我料定那瀑布后面,就是我們要采的‘二層樓’。”
金十三驚奇地問道:“爹,這瀑布里面怎么會長出棒槌來?”
金不換說:“我仔細觀察過了,這面山崖的中部凹進去了一大塊,而飛流直下的瀑布就如同一道門簾,正好將這塊凹進去的地方擋住了。我們要找的參寶,必定就長在那里。”
金十三呆呆地望了一陣那瀑布,說道:“那地方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還有瀑布水流的阻礙,如何才能進得去?”
金不換說:“當然不容易。這面山壁陡峭光滑,中間連個落腳的點都沒有,還有激流的沖刷,無論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都難以攀爬。唯一的辦法,就是砍割藤蔓編成長繩綁在身上,估算好長度,然后在瀑布上方的山崖上起跑沖出,隨著藤蔓回收的慣性,就能蕩進瀑布中去。這需要好身手,也需要一些運氣。如果測算有誤,撞在了石壁上,能否保住一條命很難說。但咱們吃的就是這碗飯,既入寶山怎能空回,就是有閻王爺攔路咱也要闖一闖!明天爹一個人進去,你們都在外面接應。”
金十三吃了一驚,道:“不!爹,兒子年輕,您讓我去!”
金不換微微一笑,道:“你是覺得爹老了,身手不靈活了?嘿嘿,小子,就再來幾個你也不是爹的個兒。何況論這采參的活,你們這些人誰及得上我?他們都不行,就更別說你這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了。”
金十三道:“那……我跟你一塊兒進去。”
金不換搖搖頭道:“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危險,何必呢?你別爭了!如果爹真的失了手,你們不可再冒險,趕緊尋路出山去吧!”
金十三還要再說,但見爹態度堅決,只得作罷,心中自打著主意。
第二天一早,眾人起身,金不換跟大家說明了“參寶”就在瀑布之后,自己打算只身進去采參的事情。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覷。
沉默了一會兒,趙二驢道:“把頭,既然如此危險,那‘參寶’我們不采也罷。就我們在這林子里采到的這支‘五魁’,也值一些錢,加上其它采到的參,夠大伙兒一年的嚼裹了。咱們也不算是空手而回。”
金不換搖頭說:“不成!咱們這次放山,沖的就是那支‘二層樓’來的。既然已經到了這兒,不進入瀑布后面去看看,我這輩子都不會安心。何況杠子兄弟這次連命都搭上了,咱們如果不采到這支‘參寶’,怎么對得住他?”
眾人聽了無話。金不換留下陳棍子照顧受傷的胡瞎賣,帶著大伙兒繞路爬上山崖,砍割藤蔓,計算好長度,編成纜索,一頭在一棵大柏樹上纏了幾圈,一頭綁在自己的腰間。他背上了裝有采參工具的皮囊,手槍采參時用不著,就交給了趙二驢保管。
一切結束停當后,金不換仔細測算好了距離后,深吸了一口氣,右手持登山爪,左手持刀,距崖邊二十米開始助跑。到了崖邊,他使出全身力氣,使勁一蹬,猶如一只大鳥般飛了出去。金十三等人急忙跑到崖邊往下看,只見金不換身子墜到測算好的高度后,纜索繃直回彈,他借著這股慣性,刷地一下消失在了瀑布之中。
眾人看了半天,并未見他的身影在底下深潭中浮出,拉起纜索,見索頭已斷,斷面齊整,想來是金不換蕩進瀑布那一刻砍斷了綁在身上的纜索,以免因鐘擺效應重新被纜索扯出瀑布。眾人略略放下了緊繃的心弦。李大耗子拍了拍胸口,長舒一口氣,說道:“阿彌陀佛!無量天尊!上帝耶穌!看樣子把頭是進去了。”
大伙兒等了一會兒,見瀑布中毫無動靜,心想站在這山崖上反正也幫不上他的忙,只能干著急,便循原路下崖,回深潭邊去等金不換。按計劃,他采到棒槌后自會從上面跳下深潭,然后游回岸邊。
劉老悶走在隊伍的后面。走了幾百米后,他不經意地回頭一瞧,原本跟在他身后的金十三卻不見了。他急忙喚住前面的幾個人,大伙兒一齊又跑回崖頂,正好見到金十三身綁另一根備用的纜索,像金不換一樣從崖邊飛了出去。
金十三飛撲出去后,身子急速墜落,只覺得風呼呼地往臉上拍來,不由得一陣心慌,下意識地閉住了眼睛。猛然,他覺得腰上一緊,纜索已經繃直,一股大力傳來,手中的刀和登山爪不留神間都脫手飛出。接著他的身體橫著往瀑布飛蕩過去,一陣激流砸在他身上,耳聽得嘩啦一聲,身體已經穿過了瀑布。他還來不及反應,纜索又開始往外拉扯他的身體。他手中的刀和飛爪都已經丟失,既無法斬斷纜索,也無從借力穩住身體,只得張牙舞爪地四處亂抓,想要揪住一根“救命稻草”。
正在手忙腳亂間,有一只手忽然抓住了他的腰部纜索,緊接著身子一松,人一個倒栽蔥,栽倒在地上。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水珠,剛要說話,卻被一只手捂住了嘴巴。金不換在他耳邊輕聲而急促地說:“別出聲,小心驚著了‘神龍’!”
金十三一怔,睜開眼睛,眼見這處凹陷進去的山壁,方圓不過數丈,到處長滿了苔蘚和羊齒草以及一些低矮的灌木。而距他不到兩長遠的地方,盤著一坨碩大的物事,鐵鱗紅紋,頭生肉瘤,不是‘神龍’又是什么?
金十三吃了一驚,再定睛細看,卻見那神龍盤旋之處,有一株草木非同一般,主莖頂上長著一簇鮮紅的參籽,顆顆圓潤飽滿,竟然有蠶豆大小,參葉呈倒卵形,緣有鋸齒,一匹五葉,兩層八匹,正是傳說中的“二層樓”。
金十三轉頭正要向金不換詢問,金不換“噓”了一聲,輕輕的在他耳邊說:“這‘神龍’好像是睡著了,我下來這一會兒,它一直盤在那里沒有動靜。咱們分兩邊包抄過去,我在前邊吸引它的注意,你趁它要攻擊我時,從后面一刀將它的頭砍下來。”說著將手中的刀遞給他,“記住,動作要輕,要憋住氣。‘神龍’對活物的氣息是很敏感的,只要進入距離它四、五步的范圍,它就能聞到你。”
金十三點了點頭,提著刀,跟金不換一左一右,躡手躡腳地向“神龍”包抄過去。這條“神龍”雖然比他在鷹嘴崖殺死的那條“神龍”要小一些,但也長一丈有余、有茶杯粗細。
兩人分別摸到距“神龍”不到三步的地方時,金不換見它仍然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向金十三打了個手勢,示意他先別動,然后蹲下來,慢慢伸出雙手,想要掐住“神龍”的脖子,將它一下摁住。
就在金不換的手距“神龍”只有一尺遠近的時候,那畜生忽然睜開了眼睛,上半身如離弦之箭般,飛快地向他的面門咬到。
金不換嚇了一大跳,沒想到這畜生竟然會裝睡誘他接近,然后發動突襲。好在他一直都在全神戒備,立時一個“鐵板橋”,身子后翻,險險地讓過了“神龍”這一咬。“神龍”一擊不中,上半身自然回縮。在它身后的金十三怎容得它對爹作第二次攻擊,大喝一聲,一刀就向它的后脖子揮去。那“神龍”卻仿佛早已料到后面有人偷襲,頭一低,避過了金十三這一刀,然后轉首就吐出了一團淡粉色的毒霧。金十三只覺一股腥臭氣息撲面而來,呼吸窒了一窒,身子一晃,往后連退了幾步。
金不換見金十三被毒霧噴到,大吃一驚,急忙問道:“十三兒,怎么樣?”
金十三晃了晃腦袋,并沒有頭暈目眩之感,身體也沒有感到有什么異樣,回道:“爹,我沒事!”隨即踏前一步,右手砍刀作防御架勢,眼睛死死地盯著正向他昂首吐信的“神龍”。
但“神龍”卻沒有繼續向他發動攻擊的意思,見他逼近,反而將頭往后仰了仰,然后不停地晃動著,似乎在向四周打量退路。金十三心中一動,莫非這條“神龍”感應到了我身上的這顆“神龍珠”,因而心生懼意?他試探著又往前踏了一步,那畜生看了他一眼,忽然展開了盤旋著的身體,也不顧守在一旁的金不換,迅速地向石壁角落中的一條罅隙游去,很快就消失在里面。
金不換見狀一怔,接著也猜到了原因,長舒一口氣道:“好在有你這顆蛇丹,連這條‘神龍’也不敢冒犯,否則咱爺倆還真不一定對付得了它。看來你殺掉的那條大蛇,應該是‘龍王’了。”
金十三驚魂方定,拍了拍胸口,說道:“好險,好險!想不到這‘二層樓’居然會有‘神龍’看守。”
金不換聽他這話,又是一怔,忽然面露狂喜之色,急急地說道:“十三兒,快把爹的家伙什兒拿過來!”
金十三答應一聲,過去將裝工具的皮囊提了過來。
金不換先取出一根紅繩和兩枚銅錢。金十三看那銅錢,卻是兩枚康熙通寶。他知道這叫定參錢,拴在紅繩的兩頭。紅繩要在棒槌的主莖上纏幾圈,判斷是幾匹葉的參就纏幾圈,兩頭的銅錢則搭在旁邊的索寶棍或樹枝灌木上。定參錢上的年號越吉利越好,品相越光亮清晰的也越好。民國時放山人用的定參錢絕大多數都是清朝的銅錢。大清自努爾哈赤算起,歷經十二帝,而乾隆一朝是大清最鼎盛的時期,年號自然也最吉利。乾隆一朝也是發行銅錢數量最大的朝代,錢幣流傳后世的最多,搜集起來比較容易,故而放山人最常用的就是乾隆通寶。乾隆通寶以下,嘉慶通寶倒也使得。而自道光帝始,洋人屢屢寇境,沖犯紫薇;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更是內憂外患、生靈涂炭,連皇帝本人都年命不久。宣統則是末代皇帝,早已被逼退位,軟禁在紫禁城里。因此這幾朝皇帝的錢就不怎么好使。自乾隆皇帝往上溯,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在世時天下大亂,刀兵四起,他們既未能一統中國,自身也都不得善終,他們的大錢也用不得。世祖順治帝、世宗雍正帝雖然皆死因成迷,但他們是治世之明主,因此順治通寶和雍正通寶也都勉強使得。只有圣祖康熙帝的康熙通寶堪可與乾隆通寶相比擬。不過康熙通寶流傳后世的很少,搜集不易,即便能找到也因為年代久遠,大多品相不清晰,故而放山人一般也不用。
金十三見他爹前些日挖參用的定參錢都是乾隆通寶,而這次拿出的卻是康熙通寶,頗為驚訝,問這是為什么。金不換呵呵一笑,說道:“一般人只道乾隆通寶年號最吉利,定參最好,其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乾隆通寶雖最有貴氣,含銅量最高,制造也最精良,但卻缺少了那么一股煞氣。想那乾隆爺是守成之帝,接下了父祖給他留下的大好江山。要說他前期倒也算英明,可后期卻好大喜功、驕奢淫逸,大清自此走上了下坡路,給后世子孫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因此他的錢貴氣中也就帶了一絲敗氣。而康熙爺則不同,這一生擒鰲拜、平三藩、定西北、收臺灣、鎮羅剎,在位時海晏河清、國泰民安。康熙帝名為守成,實同開創,故雖非開國皇帝,也被奉為‘祖’;他的文治武功大清歷代皇帝無人能比、神化難明,謂之‘圣’,故他死后的廟號稱‘圣祖’。也因此,康熙通寶不但帶貴氣,還帶有煞氣,不僅能祈天之福,更能鎮妖邪鬼精。那乾隆通寶能定六匹葉以下之參,而六匹葉以上之參,則非用康熙通寶不可。”
金十三聽金不換引史論錢,說得頭頭是道,肅然受教,不過心中卻在猜疑,此訣竅莫非又是爹遇見的那位奇人所授?金不換卻理會不到他的這些小心思,他已經將錢和紅繩拴好。此時那支“二層樓”的主莖忽然莫名晃動了起來。
這里處于瀑布之后,被水簾遮擋,又是一塊沒有通路的絕壁,不太可能有風吹進來。眼見得那“二層樓”的枝葉晃動得越來越厲害,金不換眉頭一皺,叫道:“不好,要走參!”急急忙忙地又從囊中掏出四枚銅錢。哪四枚?分別是順治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金不換以人參為中心,以三尺三寸為距,將順治、雍正、乾隆、嘉慶四枚通寶按東木、西金、北水、南火的五行方位一一布設,康熙通寶則居中占土位。
金十三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陣勢,看得目瞪口呆,剛要開口詢問,卻見金不換神色凝重地向他擺了擺手,一言不發地死死盯住那支“二層樓”。那棒槌的莖葉搖晃了一陣,慢慢地靜止了下來。金不換長舒了一口氣,說道:“想不到這參如此難采,我用五枚帝錢布下五行陣才將它定住。”他轉頭對金十三說:“好了,把我的快當刀(快當:放山人在發現棒槌,并報出匹葉數目時,其他同伴都要大喊“快當快當”,關東話就是順利如意的意思)、快當剪、鹿骨釬等一應家伙什兒都拿出來,現在可以挖參了。你在旁照應著,替我防備蛇鼠蟲蟻,別讓任何事情干擾到我。”
挖棒槌參是很復雜的細活兒。先要用手扒去棒槌周圍的亂草樹葉,開出盤子,再用“快當鋸”鋸斷棒槌周圍的樹根,不能用斧子砍,樹根有彈性,會震壞棒槌。不過這絕壁上沒有大樹,只有小灌木,快當鋸作用不大,只需用快當刀和快當剪剪除細枝即可。接下來就要用到快當鏟和鹿骨釬了。這鹿骨做的釬子用來采挖人參,一者不粘黑土,二者不刮傷參體,能最大程度保護人參。金不換從相距棒槌一尺六寸的地方挖起,以主莖為圓心,挖了一個圓坑,把棒槌圈在里面,再沿著外圍的圈子慢慢地往棒槌的下方松土。
當棒槌的身體剛露出小半截來,金不換忽然停住了,半天不動。金十三在旁邊覺得奇怪,見他爹眼睛瞪得大大的,鼻翼一張一翕,呼吸急促,正要詢問,忽然眼神也被坑中的棒槌身體吸引住了,忍不住輕聲呼道:“雙蘆頭!”
金不換不說話,繼續全神貫注地挖參。越往下挖越難,因為棒槌的根須一點都不能斷,斷了就不值錢了。到得后來,金不換連鹿骨釬都不用了,而是用手指一點一點地將每根須子都清理出來。待得整個參體連根帶須都露出來后,金不換輕輕地用手指捏住蘆頭,急促地吩咐看傻了的金十三道:“快!苔蘚皮!”
金十三回過神來,迅速從皮囊中取出一大塊來,攤開在地上。
金不換將棒槌小心翼翼地從坑中取出,放在了苔蘚皮上。他長吁了一口氣,仰天大笑:“哈哈哈,想不到我金不換有生之年,居然還能采到‘神龍二炷香’!哈哈哈……”笑聲未畢,他忽然跪了下來,沖著石壁連磕三個響頭,嘴里喃喃自語。待抬起頭來時,已經是淚流滿面了。
金十三從未見過他爹情緒如此激動,駭然問道:“爹,你這是咋的了?”
金不換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把他的頭按了一下,說:“快!你也趕緊跪下給山神爺磕三個響頭!”待金十三莫名其妙地磕完頭站起身來,金不換笑道:“你看到了這棒槌上的兩個蘆頭了沒有?你看到了這棒槌上的紋理了沒有?那不是鐵線紋,也不是蟋蟀紋,而是蛇紋啊!這可是一支百年難遇的‘神龍二炷香’啊!我說那條神龍怎么會出現在這條瀑布后,而且守著這支棒槌不挪窩呢!哈哈哈……”
金十三又驚又喜,問道:“爹,什么是‘神龍二炷香’?”
金不換輕輕地撫摸著參須上如珍珠點一般的參苧,贊嘆地吟誦道:“星點毛細雙頭蘆,人字菱形短龍足。深兜細鱗蛇紋皮,龍纏須上綴珍珠。古書上的這段辨參口訣,說的就是這‘神龍二炷香’。你看這支參雙蘆星點、蛇紋龍須,不是它又是什么!如果說‘二層樓’已經是參中奇寶,那這‘神龍二炷香’就是參中至尊!放眼天下,恐怕只有楊八爺手里的那支‘鳳凰單滴淚’勉強可以比一比。”
金不換將這支“參寶”用苔蘚皮捆包好,放入皮囊中,扎緊口子,緊緊系在了身上。父子二人躍出瀑布,墜入底下深潭。這潭水表面上試不出來,深處卻是奇寒無比,凍得二人連血液都仿佛停止了流動。金十三跟金不換學過游泳,水性不錯。饒是如此,因為入水太深,巨大的壓力也壓得他眼睛充血、耳膜生疼。金十三用手捏住鼻子不停鼓氣,嘴也微微張開,同時雙腿使勁踩水,但距水面還有三尺左右時氣已用盡。幸得金不換游過來,在下面頂了一把,才將他頂出水面。
二人奮力游到岸邊,都已經是精疲力盡、氣喘吁吁了。劉老悶等人趕忙將他們拖到岸邊生起的篝火旁,給他們脫下濕衣,擦干后再換上干衣。趙二驢又端來了煮好的參姜二合湯給他們喝下,補氣驅寒。人參自不必說,這生姜也是放山人的隨身攜帶之物。人在山中數月之久,免不了涉水淋雨,避不開寒暑之氣,這參姜二合湯最能補元神、驅寒氣。雖然酒也能驅寒,但性子太烈。尤其像金不換父子二人剛從奇寒徹骨的深潭中出來,五臟六腑都被凍住了,如用烈酒來逼,冰火相激下,人體根本就受不住,身子骨弱的立時就送了命也說不定,因此只能用參姜二合湯慢慢溫化驅散。
足有半個時辰,金不換父子二人才緩了過來。金十三畢竟是年輕人,身體強、火力壯,很快就恢復了活力。他眉飛色舞地說起自己進入瀑布后的驚險,眾人都贊嘆不已。當他說到父子二人采到了一支比“二層樓”更為難得的“神龍二炷香”時,眾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李大耗子急忙打開皮囊,拿出苔蘚皮包著的棒槌,略略一觀,說話時連聲音都顫抖了:“是真的!果……果然就是‘神龍二炷香’!”他轉過頭問金不換:“把頭,這‘神龍二炷香’能值十萬塊大洋吧?”
金不換一笑:“老李,瞧你這耗子膽,就這么不敢猜?那我告訴你,它要碰到大買家,至少值這個數。”說著,他伸出了五根手指頭。
眾人大喜,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互相你一拳我一掌地拍打著傻笑。但金不換卻收斂了笑容,慢慢地說道:“可惜,杠子兄弟沒能見到這支‘參寶’”眾人默然。金不換又說:“既然采到了這支棒槌,我們算是發了一筆大財。往年規矩,不管我們的棒槌最終賣出去多少錢,咱們兄弟伙兒都是按人頭平分的。但今年我想改一改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