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五代十國花間詞(1)
- 國學(xué)句典國學(xué)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 雅瑟 羅盤
- 3492字
- 2014-03-24 15:30:23
溫庭筠
溫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飛卿,唐末詩人,漢族。是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年輕時苦心學(xué)文,才思敏捷。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并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溫庭筠雖然不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人物,但因為其年代屬于晚唐,與五代十國年代相近,且他是花間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之高實難忽略,因此把唐人溫庭筠的詩作放入“五代十國”這節(jié)解析,望讀者能夠理解。)
菩薩蠻
【原文】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譯文】
小山重重疊疊,晨曦閃閃或明或滅,鬢邊發(fā)絲飄過潔白的香腮似雪。懶得起來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前鏡又對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穿上的綾羅裙襦,繡著一雙雙的金鷓鴣。
【賞析】
這首詞寫一個閨中女子的愁苦心情?!靶∩街丿B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開頭短短十四個字,把色澤、氣味、體態(tài)連同神情都生動地描繪出來,寫她臉孔雪白、芳香,頭發(fā)像濃云一般烏黑柔軟,再襯上金黃色的眉毛,光艷畢現(xiàn)。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寫出女主人公嬌慵萬分,她似乎對梳妝打扮并無興致。因為她心上的人不在身旁,打扮得再漂亮又給誰看呢?在“妝”字上著一“弄”字,便含無聊至極而借此消遣的意味。
下闋“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寫她梳洗和打扮齊整了,為了看頭上的花飾是否插好,便拿兩面鏡子一前一后地照著瞧。她的臉孔和花飾相互輝映,顯得格外好看。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寫她穿上新貼圖樣的繡花絲綢短襖,襖子上盤著一對對金色的鷓鴣。她看著一雙雙用金線繡成的鷓鴣出神。鷓鴣尚懂得成雙成對,而人呢?
全詞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并成功地運(yùn)用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內(nèi)心寂寞空虛,表現(xiàn)了作者的巧妙詞風(fēng)和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
玉蝴蝶
【原文】
秋風(fēng)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譯文】
秋風(fēng)凄凄切切,最容易勾動離愁的感傷,尤其是離鄉(xiāng)的人還沒有返回的時候,塞外的草兒早已經(jīng)枯黃,飛往江南的北雁卻遲遲未到。
芙蓉嬌嫩的臉已經(jīng)凋謝,楊柳的眉葉也已經(jīng)凋墜,老態(tài)更叫人感傷悲凄,肝腸寸斷又有誰知道呢?
【賞析】
“秋風(fēng)凄切傷離”,詞一開始就入題述說感傷別離,也點(diǎn)出時序;并在第二句“行客未歸時”述說良人未歸,那種牽掛油然紙上,接著“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作者利用衰草、飛雁,以先與遲,對照出心中期待的思念,也讓詞有了起伏變化?!败饺氐蚰勰槪瑮盍鴫櫺旅肌保髡哂密饺赜昧紒泶砼拥娜菝?,用凋、墮來代表年華老去,簡單而適切。“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最后兩句回扣到起句,秋風(fēng)搖落,斷腸傷離,但是這樣的苦楚又有誰能知道呢?暗示出古代婦女愁苦不為人道的心境,叫人讀之更為之心酸。
這首詩情意凄切卻又含蓄深濃,細(xì)膩地表述出相思的苦痛。
夢江南
【原文】
梳洗罷,獨(dú)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譯文】
梳洗完畢,獨(dú)自一人倚靠望江樓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xiàn),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賞析】
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個字,但卻如《白香詞譜箋》里所說“一句一字閑不得”,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但卻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象的余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一個思婦在準(zhǔn)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的情況下,“梳洗罷”的,帶著一種特定情緒的反映。
詞中癡情女子對愛人的思念,真摯感人。著意修飾的女子在望江樓上悄然獨(dú)立,只為能找尋心上人的歸蹤。夕陽西下,萬舟駛過,仍沒有愛人的身影。悠悠流水,緩緩東流。心中的愛與恨,相思與失望交織一起,不禁令人黯然神傷!從日出到日落,由希望變失望,作者把這個女子的不幸,表現(xiàn)得尤為動人。
更漏子
【原文】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譯文】
玉爐散發(fā)著香煙,紅色的蠟燭滴著燭淚,搖曳的光影映照出華麗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顏色已褪,鬢發(fā)也已零亂,漫漫長夜無法安眠,只覺枕被一片寒涼。
窗外的梧桐樹,正淋著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她正為別離傷心。一滴一滴的雨,凄厲地打著一葉一葉的梧桐,滴落在無人的石階上,直到天亮。
【賞析】
這首詞情真意切,感情飽滿深沉,打動人心,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流傳。作者能將思婦之怨表達(dá)得如此淋漓盡致,是因為作者對其所寫“閨音”并不陌生。據(jù)記載,溫庭筠不僅與一些青樓歌妓有交往,還與晚唐女詩人魚玄機(jī)過往甚密,彼此贈唱答和。在與這些女子的交往中,對她們的不幸遭遇自然有所了解和同情,因此他才能寫出如此具有真情實感的詞句。作者通過著筆角度的變化,自然而準(zhǔn)確地刻畫出這一思婦的特有心態(tài)。
上闋之中,作者所寫那繚繞的輕煙,正是形容主人公思緒的輪廓,而流淚的“紅蠟”恰恰是思婦自身的象征?!懊即浔。W云殘,夜長衾枕寒”寫的是主體自身的實感。
下闋的描寫由實而虛轉(zhuǎn)到了聽覺方面。這種虛實的過渡很自然地把人們的注意力由對人物肖像的觀感轉(zhuǎn)換到對其內(nèi)心世界的觀照上。
上下闋渾然一體、情景交融,將這位思婦難以排遣和訴說的“離情”盡顯。
韋莊
韋莊(836-910)字端己,謚文靖,京兆杜陵(今陜西省長安市)人。唐末五代詩人,花間詞派代表人物,是詩人韋應(yīng)物的四代孫,詞風(fēng)清麗。少孤貧力學(xué),才敏過人。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曾任前蜀宰相。
菩薩蠻
【原文】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譯文】
人人都說江南好,游人只適合在江南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lán),還可以在船上聽著外面的雨聲入眠。
江南酒壚邊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到年老時,千萬不要回到故鄉(xiāng),回到家鄉(xiāng)思念江南之情會讓人愁斷腸。
【賞析】
首句“人人盡說江南好”,這其間所隱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認(rèn)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說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別人的勸說之辭,說遠(yuǎn)游的人就應(yīng)該在江南終老,而事實上作者是“似直而紆”,他把懷念故鄉(xiāng)、欲歸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蘊(yùn)藏在這表面看來非常直率的話中了。因為作者是在中原一片戰(zhàn)亂中去江南的,當(dāng)時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婦吟》中所描寫的是“內(nèi)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在這種情況下,江南人才敢這樣徑直地勸他留下來。
接下來作者又說江南確實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風(fēng)景之美,江南的水比天色更美?!爱嫶犛昝摺笔墙仙钪?,在碧于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的戰(zhàn)亂比較起來,是何等的閑適自在。
接下來“未老莫還鄉(xiāng)”,這么平易的五個字卻有很多轉(zhuǎn)折,“莫”字道出了一片沉痛的無可奈何之情,表面上寫得很曠達(dá),說是我沒有老所以不要還鄉(xiāng),而其中卻是對故鄉(xiāng)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jié)的感情。后面他說“還鄉(xiāng)須斷腸”,這正是“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彌漫著戰(zhàn)亂烽火的故鄉(xiāng),只會有斷腸的悲哀。講到這里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會明白作者的內(nèi)在深意了。
李煜
李煜(937-978),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史稱李后主,在位時間961-975年。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開寶八年,國破降宋。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shù)才華卻高超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他前期詞寫宮廷生活為主,后期詞抒寫被趙宋王朝所俘后的遭遇,內(nèi)容充滿著對昔日繁華生活的留念和亡國的哀傷,在詞史的發(fā)展上,有著一定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
菩薩蠻
【原文】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譯文】
這個晚上月色黯淡,霧氣朦朧,趁著這良宵吉時要與情郎見面。怕人聽見我的腳步,只穿著襪子快步下了臺階,手里還提著我的金絲繡鞋。
我們約在畫堂南畔相見,依偎在情郎的懷里,還止不住地顫抖。我很難得才能出來一趟的,請你放肆地盡情地愛吧。
【賞析】
據(jù)記載,這首詞寫大周后病重期間,其妹小周后和李煜幽會的場景,情景的描寫真實至極,人物表現(xiàn)也活靈活現(xiàn),可見李煜的才華之橫溢。
上闋“花明月黯籠輕霧”,繁花盛開,香霧空蒙,渲染了美麗、朦朧的氛圍。“今宵好向郎邊去”,今天晚上正好去跟他約會,一個“好”字點(diǎn)明這樣的夜晚是幽會的最佳時刻?!皠i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小周后怕被看見,被人指責(zé),只好以襪貼地,手提金縷鞋,趕著去約會,這兩句令小周后步履輕盈、神情顧盼的情態(tài)躍然于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