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語言學范式的嬗變與翻譯研究

每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歷史,新假說和新理論的誕生都是在克服和解決上一個發展階段出現的矛盾和問題。語言學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領先學科,也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但其進步受到社會發展、人類認知、科學技術等多方面的制約。

語言學范式的嬗變主要經歷了以下六個階段:語文學→傳統語法→歷史比較語言學→結構語言學→生成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言學范式的嬗變,體現了語言學作為一門科學的進步與發展,其研究路向也從最初的規定到后來的描寫再到今天的解釋,這也是語言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正如斯潘塞(Spencer)所言:“科學的最高成就在于解釋現象的種種規律。”(Spencer,1892)我想,語言學也應該如此。語言學范式的嬗變對翻譯研究也必然會產生很大影響。翻譯研究的路向似乎也可以這樣:規定→描寫→解釋,即應該怎樣翻譯→翻譯實際上是怎樣→為什么要那樣翻譯。下面簡要說明:

第一,規定,即應該怎樣翻譯,這是一個有關how的問題:例如,翻譯的原則、標準、技巧、方法等。這些都可以是規定性的,即規定譯者如何翻譯文本才能實現正確有效的翻譯。規定性的好處是,能使譯者“有規可循”“有法可依”,但不好的是,這種規定會束縛譯者的手腳,令其難以發揮自己的翻譯水平,難以應對翻譯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因為規定性的東西始終是有限的。

第二,描寫,即翻譯實際上是怎樣,這是一個有關what的問題:如對翻譯學的學科性質、模式、任務、原則、標準、機制、方法等的描寫;描述具體的翻譯事實和現象,弄清譯語與源語之間的實際關系,如等值等效、描寫翻譯的認知過程等。這種描寫當然是基于具體的研究、實踐和經驗,是有理據的。

第三,解釋,即為什么要那樣翻譯,這是一個有關why的問題:解釋翻譯及翻譯學所涉及的問題,如為什么要使用那樣的翻譯方法、語言表達式、意象等等,為什么翻譯要異化或歸化。通過解釋,可以了解譯者的心理、認知因素以及譯文背后的社會、文化理據。

當然,翻譯及翻譯學研究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規定、描寫、解釋融為一體,把what,why,how這三個問題結合起來,只有這樣,翻譯學自身才能更加完善,更加科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南| 昌黎县| 东兴市| 普兰店市| 进贤县| 贵阳市| 闽清县| 会昌县| 会宁县| 积石山| 阿拉善左旗| 和林格尔县| 加查县| 吉木乃县| 米林县| 灵寿县| 醴陵市| 隆尧县| 离岛区| 武平县| 宜丰县| 葫芦岛市| 巴青县| 芦溪县| 东兰县| 临清市| 达孜县| 巍山| 云南省| 成安县| 湘西| 丰都县| 哈巴河县| 昌邑市| 大关县| 建昌县| 南阳市| 永年县| 昂仁县| 巴林左旗|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