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不可得而聞”

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1]值得注意的是,子貢沒有說孔子不言“性與天道”,而是說孔子關于性與天道的論說他本人沒機會聽到。[2]子貢在孔子弟子中素以明敏著稱,卻不能與聞“性與天道”之言,或因其尚缺沉潛力行之質。

“教不躐等”是孔子教誨的重要原則。將道理講到什么程度,一定要根據學習者的資質。不能給資質不足的人,講超出其理解力的道理。讀《論語》需要特別注意對話的語境。不能簡單地將孔子所說的話都當成他對某一問題的最終理解。其中,至少要考慮到三種情況:其一,對話者資質的不同。比如,同樣是問仁,答樊遲則曰“愛人”,[3]答顏淵則為“克己復禮”和“為仁由己”。[4]樊遲愚鈍,所以孔子應之以淺近的道理。顏淵高明,孔子就以其深思所得答之。人們現在還常常以愛來釋仁,這等于是以樊遲的心智來揆度孔子了。其二,對話者身份的不同。“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一章,[5]陳國司寇以是否知禮這樣的問題問孔子,事涉孔子已亡故的先君,本已是不知禮的表現。若在其他場合,孔子是可以不回答的。但以客人的身份,不答尊者之問,是違背禮的原則的。所以,孔子答之以“知禮”。其三,對話者性格特點的不同。子路和冉有同樣問“聞斯行諸”,孔子給出的是完全相反的答案,因為“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6]

《論語》中所談道理多是日常生活中的“應該”。這些看似平常的“應該”,其實都是有其價值根源的。價值總體說來是生活道路的指引,它告訴人們應該追求什么樣的生活。在具體的社會歷史環境當中,價值往往有其盲目性。有的時候是出于偶然的習慣,甚至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為無知。[7]所以,每一個時代都需要重估價值的努力。當然,盡管具體的價值取向有隨時代變化而變化的方面,但根源性價值則有其恒常性。而具有恒常性的根源價值,必定是以人性和天道為基礎的。人之所以應該這樣生活,是因為人的本質傾向是這樣的,天道也是這樣的。換言之,正確的生活道路,既是符合人性的,也是符合天道的。

我們這里講孔子的哲學,并不著眼于一般的社會倫理思想和人生智慧,而是關注他對世界、人生的根本問題的思考。

[1] 《論語·公冶長》,《四書章句集注》,第79頁。

[2] 《四書章句集注》引程子的話說“此子貢聞夫子之至論而嘆美之言也”,強調“子貢至是始得聞之”。大概是從語氣上推斷出來的,并沒有可靠的依據。

[3] 《論語·顏淵》,《四書章句集注》,第139頁。

[4] 同上書,第131頁。

[5] 《論語·述而》,《四書章句集注》,第100頁。

[6] 《論語·先進》,《四書章句集注》,第128頁。

[7] 《禮記·檀弓》載:“陳子車死于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定而后陳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養于下,請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禮也。雖然,則彼疾當養者孰若妻與宰?得已,則吾欲已;不得已,則吾欲以二子者之為之也。’于是弗果用。”《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278頁。從這一則記載可以看出,儒家在當時是以理性的態度對治某些傳統的價值趣味和陋俗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焉耆| 恩平市| 徐州市| 平邑县| 当阳市| 广南县| 汉沽区| 四子王旗| 新津县| 曲靖市| 高台县| 运城市| 台前县| 屯昌县| 信阳市| 平谷区| 会东县| 兰州市| 平塘县| 响水县| 潞西市| 无锡市| 开远市| 滁州市| 南京市| 青冈县| 铁岭市| 藁城市| 西畴县| 赤峰市| 武强县| 通化县| 江川县| 长乐市| 金沙县| 务川| 分宜县| 华亭县| 德清县| 顺平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