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二:在詞語的迷宮里

孫郁

汪衛(wèi)東是位癡迷于魯迅的學者,我認識他已有十余年。印象里他是魯迅情結(jié)很深的人,大概是2002年吧,我在北大參加了他的博士論文的預答辯會議,他關于魯迅個人主義思想的研究,正是那時候形成的,并且寫出了許多有質(zhì)量的文章。此后,汪衛(wèi)東一發(fā)而不可收,相關的研究文字頗多,成為學界的新銳。我每每閱讀他的文字,都能感受到其認真、執(zhí)著的態(tài)度,從其思維和感情里,我又能感受到一種奔放、熱烈的氣息。

現(xiàn)在,他把《野草》研究的專著呈現(xiàn)給讀者,風格和語態(tài)較之以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這個意義上,一個新的汪衛(wèi)東走向了我們。

這一本《野草》研究與以往研究的不同之處,在于其不是孤立的文本透視,而是對魯迅思維方式與詞語方式的探索。汪衛(wèi)東從具體文本出發(fā),描述作為戰(zhàn)士與思想者的魯迅的內(nèi)心變化過程。前后期有所照應,連帶著雜文、小說、譯文,可謂對魯迅思想與詩學的全景透視。而且,作者放棄了學院的八股之調(diào),以感受和學理的互動,寫出了對生命的呼應,文字亦有血有肉,和魯迅的文章貼得更近了。

魯迅為何創(chuàng)作出《野草》,世間的看法不一,討論的文字已經(jīng)不可勝數(shù)。汪衛(wèi)東認為,《野草》乃魯迅第二次精神危機的產(chǎn)物,思想上發(fā)生顛覆的同時也帶來了語言色彩的多樣化。汪衛(wèi)東從家境、交游、寫作狀態(tài)入手,論證了魯迅陷入精神危機的過程,對其思想軌跡進行了深入追蹤。這里既有對思想史難題的處理,更有對審美的打量,而這些顯然來自汪衛(wèi)東內(nèi)心的體味。魯迅的緊張、無序的語句似乎也傳染了他,使其行文里亦顯出精神的沖動。魯迅的詞語的力量,大概不完全來自漢語自身,也與其攝取域外文學的養(yǎng)分以及傳統(tǒng)詩學的內(nèi)力有關。汪衛(wèi)東研究魯迅,注意到了外力與內(nèi)功、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諸問題的糾葛被鎖定于話語體系里。他對魯迅文字的音樂性、繪畫感、佛學因素的把握,都力求繞開前人的窠臼,在陌生化的表達里出趣,這也使其進入到思想的高地。

看一個學者的魯迅研究水準,讀其解析《野草》的文字,大概可以感受一二。汪衛(wèi)東讓我眼前一亮的是他對“詩心”的表述,此間有大的隱秘可述,非一兩本書可以說清。《野草》最難寫的部分是審美的肌理,如何進入文本,其實沒有可以參考的答案。汪衛(wèi)東的辦法是從細讀開始,參考諸多史料,連帶對相應的知識元素與思想元素的貫通式回應,從而實現(xiàn)對魯迅的自我狀態(tài)的還原。作者對“魂之舞”的體悟、“自況之文”的會心以及對自我“重新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都匯聚于此。而這些,都是在對“詩心”進行注解,作者說:

語言照亮了曖昧的生存,在語言達不到的地方,存在處于晦暗之中。走進《野草》的魯迅,已面臨生存的深淵,《野草》的寫作表明,魯迅不甘在無言的痛苦中毀滅,試圖通過語言清理自己的生存,《野草》,是對語言從未達到過的尖端存在的表達,是一次語言的歷險,超越規(guī)范的文體和語言,又怎能以規(guī)范去套?《野草》的文體,通常被視為散文詩,文學史家?guī)缀醵及阉闯芍袊F(xiàn)代散文詩的里程碑之作,這樣的界定,似乎太注重文體的劃分和文學史的意義。像魯迅的雜文一樣,《野草》存在諸多文體雜陳的現(xiàn)象,如《過客》之為戲劇、《我的失戀》之為詩、《風箏》之近乎小小說……面對《野草》的語言,評論家和文學史家也常常大惑不解、莫衷一是,它竟然如此蔑視和不顧嚴正的語法規(guī)范與日常的語言習慣,它公然違反簡潔、通順、符合邏輯等語言要求,那一個接一個的“然而”,形成了一個個360度的否定,一個漩渦套著一個漩渦;那由不斷否定的意象、實詞和轉(zhuǎn)折詞組成的長句,扭曲、纏繞、掙扎、轉(zhuǎn)換,構(gòu)成了糾纏如毒蛇、遒勁如老松的語言力量,在不斷的否定中把意義推向更高的虛空,又在虛空中把捉新的可能……除文體、語言外,還有《野草》的色彩和音樂……這些,都等待我們以藝術之心去叩問其內(nèi)蘊的“詩心”?!兑安荨分蟹穸ㄐ缘乃季S方式、語言方式與東方思想傳統(tǒng)尤其是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則更有待于深層的挖掘。

這個感悟是進入《野草》的基本準備。作者在面對這些陌生化的語言的時候,有了破解的沖動。劉思源先生曾說,魯迅文字的美,與其暗功夫有關,這是對的。汪衛(wèi)東的研究,其實就是在尋找文本背后的存在。我注意到他尋找思想源頭的苦心,還有回溯學術史的勞作,都是意味深長的。比如他談魯迅詞語的勁健之力,就發(fā)現(xiàn)了與佛學的關系。其論述多有閃亮之處,讓我們讀了不禁神思涌動。佛教傳入中土,思想的沖擊且不必說,就詞語而言,同樣擴大了漢語的表現(xiàn)空間。中國先秦的文人,不太會在詞語里盤繞,除老子、莊子外,甚少表達不可表達的什物。魯迅在《野草》里對荒誕存在的拷問,偶爾用的是佛經(jīng)式的詞語,且幻化為今人的感覺,不那么古奧,形跡若隱若現(xiàn)。我們今人讀佛經(jīng),有一種障礙在,那些晦明不已的句子,似乎在言與不言之際。魯迅把類似的感覺轉(zhuǎn)化成一種現(xiàn)代的意緒,這不僅僅是沾取了佛經(jīng)譯文之光,也有著俄國詩文的啟發(fā)。他把俄羅斯現(xiàn)代主義的藝術與古老的佛經(jīng)互化起來,完全沒有舊的痕跡了。整個《野草》,境界上銜接著魯迅精神的困頓,在晦澀、陰暗里,出離了佛經(jīng)之境,亦遠離了屠格涅夫、梭羅古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調(diào)子,成了魯迅自己的聲音。無數(shù)精靈被他召喚進自己的世界,一切都化為血液里的一部分。亦古亦今,似他似我,渾然一體的美,恰是使我們驚異的地方。

80年代就有人說魯迅小說有音樂性,但細究者不多。汪衛(wèi)東于此用力甚深,常有奇音冒出。他關于詞語的音樂性的感受,可以說言他人所未言,是一種有挑戰(zhàn)性的書寫。文體家多是有樂感的,汪曾祺談文體的時候,一直講語言的音樂性,正是一種行家的思維。而宗璞女士在小說里追求古典音樂之美,則是一種審美的自覺,常人未必料到。魯迅的散文詩,是有交響樂的特質(zhì)的,但我覺得更像是小夜曲,非古典的裝飾,而是灰暗里的獨奏,憂傷而不失渾厚。詞語是可以通過色彩與旋律的調(diào)動而走入形而上之途的。德國詩人策蘭就避開舊的詞匯而找到冷語,以非人類化的自然之語面對存在。俄羅斯的茨維塔耶娃的詞匯,是從冬日的風里吹來的熱流,不屬于寒日的世界,自己獨行于世。魯迅的作品,與這些人相比毫不遜色,有時甚至更帶張力。我們喜歡反復吟詠其文字,與旋律的美未嘗沒有關系,只是常人未細細體察而已。

除了音樂性以外,《野草》的色彩、線條感也是不能不注意的一環(huán)。汪衛(wèi)東在美術界對魯迅的反應以及前輩學者的相關研究上頗為留意,他從美術領域打開窗口瞭望魯迅,使全書藝術美學的色彩變濃了。較之對魯迅文字的交響樂因素的探究,我更喜歡他對魯迅美術感覺的描述,這是切實的部分,顯得更為自然、有趣。他知道,研究魯迅的文章如果離開美術的因素,可能會不得要領。作者對《野草》的思考,也由此而更為開闊。我想,寫作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我們的作者于此得到的精神愉悅,也是顯而易見的。

《野草》真是一個萬花筒,多棱鏡里折射的話題,足以讓我們眼花繚亂。如果我們從世界文學發(fā)展的過程看,魯迅與許多作家的經(jīng)驗值得我們久久凝視。曼德爾斯塔姆、卡夫卡、策蘭等作家在詩學上的表現(xiàn),都有相近的地方,即他們在母語里創(chuàng)造了陌生化的存在,從而以一種反母語的方式豐富了母語。卡夫卡自己說捷克語,卻用德語寫作,在不同語境里流動著玄奧的意象。他自己就說:“我寫的與我說的不同,我說的與我想的不同,我想的與我應該想的不同,如此這般,陷入最黑暗之中?!边@與魯迅“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可做同解??ǚ蚩ㄟ€說:“語言只借給活著的人一段不確定的時間。我只能使用它。實際上,它屬于死者和未出生者。占有語言必須小心謹慎。”不妨說,這是他們心靈的相通,也是現(xiàn)代審美中一種特別的現(xiàn)象。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里,這樣的人不多,魯迅引領的現(xiàn)代式寫作后來未得以延續(xù),實在有些遺憾。在這樣的話題下討論魯迅,我們可生發(fā)的思想,也無盡頭。我相信每個人進入《野草》時,感受都會很復雜,而它的迷人之處,也正是總讓我們處于流動的狀態(tài),刺激我們在思想的暗區(qū)不斷突圍。

理解魯迅,不能回避的是理解其對德國思想資源的攝取。我注意到,汪衛(wèi)東在梳理《野草》的時候,特別對尼采與魯迅的關系作了認真的思考。尼采的思想之于魯迅,前人已作了許多注解,要有新意已經(jīng)很難。但一旦進入詞語的世界,又會發(fā)現(xiàn)二者的相似點是相互映襯的。魯迅受尼采的影響,來自于思想與詞語兩個方面。他最早翻譯《察羅堵斯德羅緒言》時,用的是莊子式的語言。徐梵澄曾對此有過討論,認為這是出于語言學層面的考慮。尼采自己就是語言學家,他的語言,一反那時候的話語秩序,有自己繁復、美麗的意味。徐梵澄說:“尼采大概吸收了古希臘、羅馬的辯士和文章家的技巧,不但在此書亦在其他著作中,其文詞之充沛,有時真如長江大河,雄偉而深密,實為可驚?!彼J為這不是孤立的現(xiàn)象,“我國古之人士,多用此術”。研究《野草》,這里給我們的啟示,也當不小。魯迅把域外思想者的表達智慧引入自己的文體,乃書寫的革命。懂其妙的,在那時候還是不多的。

尼采的思想從庸俗的詞語走出,擁有了獨立的表述空間,從而有了大境界。其看人看世的眼光,多逆時的一面,與今人的價值多相反對。他在文章里對善惡之理解、苦樂之辨析、我你之對照,都非日常的眼光,在遠離肉眼所見的灰暗之地,??梢钥辞寤蛘业轿覀兊挠跋?。我們聯(lián)想魯迅的散文詩對鬼火、地獄、尸骸的陳述,或可以看到彼此相近的地方。不管魯迅是有意還是無意模仿、借用,說他們內(nèi)心有相通的地方,也是對的。

在徐梵澄所譯的《蘇魯支語錄》里,我們總能看到尼采對墳墓、病者、蟲子等意象的描述,而每一部都像似詠嘆。但魯迅的文字則是斷章的,仿佛是舊文人的小品。魯迅聰明,不去宏大敘事,因為自認為力量不逮。所以,他文本的中國味兒,在《野草》里表達得相當深切。而郭沫若、巴金模仿域外作家文體的宏文,卻難及《野草》的分量,也從一個角度暗示了一個文體的話題。汪衛(wèi)東從魯迅的受難、自虐性里尋找其思想的痕跡,且對應文本而敘之,都是因為看到了其特點。而我們對照尼采的思路,會發(fā)現(xiàn)其亦有類似的閃光,且比魯迅走得更遠。他的非享受、尋痛苦、自甘消失于黑暗里的選擇,魯迅后來也有過。認真研究他們文本的異同,才會使魯迅的精神背景更為清晰吧。

看了汪衛(wèi)東的書,我忽然覺得,魯迅的《野草》真的是一部奇妙的對話集,只是這對話由外轉(zhuǎn)向內(nèi),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當危機到來,交流不得暢達的時候,唯有面對自己,才是一種充實。魯迅在瞭望秋夜,矚目過客,談論死亡與墓地的時候,我們聽見他的心音,在寂寞的夤夜,心緒無邊地延伸在時光的隧道里,無數(shù)死去的靈魂與自己的心一同舞之蹈之。這時候我們才會感受到他的無窮盡的光源,在灰暗里的迷人之所在。那些被隱藏、被掩飾、被扭曲的存在,一一變?yōu)樽约耗暤拇嬖?。魯迅在拷問別人的時候,也在殘酷地拷問著自己。他面對死亡時的抉心自食,我們何嘗有過?這種對話,在校正著流俗里的品行,把真實的愛呈現(xiàn)于世。而一個坦然、偉岸的心靈,就這樣與我們相遇了。

《野草》之后,魯迅沒有再寫類似的文字。他跨出絕望的時候,與社會對話的沖動再次出現(xiàn)。汪衛(wèi)東考察魯迅雜文的用意,可能對理解《野草》更有幫助。如果不從雜文與散文詩的寫作差異里討論問題,我們對《野草》隱含的詩學可能看得不會太清。汪衛(wèi)東明確指出:“《野草》追問的終點,就是雜文自覺的起點?!边@個看法可能會引起爭議,但細看他的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從《野草》的某些思想萌芽里,看到了“對自我與時代的進一步發(fā)現(xiàn)”,也就是說,《野草》有“雜文的自覺”,未嘗不是文章學的一種考量。而魯迅的自我對話與社會對話的轉(zhuǎn)變及并駕齊驅(qū),在此可以得到美學上的支持。我個人認為,魯迅的雜文水平之高,與其內(nèi)覺之深是相連的。那些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的文章之所以精妙絕倫,和作者自身的內(nèi)功有關。懂得自我的人,才可能知道如何與社會溝通,才可能找到對話的空間。汪衛(wèi)東從另一文體來考察魯迅,就把《野草》研究的空間擴大了,魯迅的整體形象也因此而清晰起來。

這樣,《野草》在魯迅文體與思想中的邏輯定位,就得到了確立,而魯迅的整體思想與詩學語境,便可能得到一次有趣的說明。我覺得汪衛(wèi)東在本書最后部分的書寫,有他對魯迅精神的總體性考慮,這是他對過去相對局部性的研究的一次大步跨越。他其實已經(jīng)意識到,魯迅研究的多樣化視角,以及多種審美意識與精神元素的尋找和整合,是必須做的工作。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就能夠看出其研究的重要價值。作者在此處的努力,是豐富了相關話題的。

魯迅給讀者帶來的驚訝至今仍沒有消失,解釋這種驚訝需要哲學與詩學上的深厚功力。汪衛(wèi)東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且以自己的神采給我們以興奮之感。我在閱讀里分享了他的智慧,知道他在苦路上所獲甚多。我以為作者給人最大的啟示,是對表達的沉思。文學說到底還是個語言問題,而語言因了人的生命的介入,同一個詞所折射的因素不同,內(nèi)美往往迥異。人在語言之中,卻往往被語言塑造,那結(jié)果是失去表達的自覺。魯迅和許多偉大作家的共同特點,是思想不屬于舊詞語的客人,而是真的主人。語言并非一些學者所云的公共載體,而是其生命的獨特形式。思想者對隱秘世界的發(fā)現(xiàn),不是通過詞語的套路,而是因為擁有了自己的編碼。這些詞語被注入血液,詞根與詞義被嫁接在陌生的精神軀體里,于是新的世界隨之出現(xiàn),我們看到了過往所沒有的神異的王國。魯迅的非凡處,恰在此點。他在熟悉的文辭里流淌出陌生的感覺,在沒有意義之處,發(fā)現(xiàn)了意義,又在昏暗的絕處,現(xiàn)出一片生機。如此說來,《野草》偉矣、高矣,從它的世界穿過,我們終于才知道,人類沒有踏過的路,很多很多。而表達,是有無限的可能的。

2014年1月4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州市| 嘉善县| 海城市| 化德县| 东宁县| 阿拉善左旗| 刚察县| 吴忠市| 怀柔区| 凤庆县| 兴安县| 宜君县| 始兴县| 肥西县| 迁安市| 三河市| 册亨县| 苍梧县| 漳平市| 大兴区| 鄢陵县| 石景山区| 琼中| 阳谷县| SHOW| 梧州市| 阳曲县| 雷州市| 宜宾市| 册亨县| 泽普县| 丰台区| 定结县| 云林县| 老河口市| 托里县| 日照市| 佛教| 兴国县| 平原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