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本書以“現實問題剖析——理論模型建構——實證分析檢驗”的邏輯分析路線來構建全文。具體而言,首先,文章通過對司法審判活動與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考察,提出司法審判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密切相關性的命題;其次,在此基礎上,提出司法審判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功能界定命題,并由此構建了司法審判影響經濟發展的具體路徑,文章主要從司法功能的角度切入,指出司法審判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實際上發揮了三方面的職能:一是解決糾紛、執行契約,二是規則生成、產權界定,三是執行政策、管理經濟。而此三大職能的實現,則主要通過以下三個基本途徑:一是法院對司法解釋的制定與適用,二是法院對司法政策性文件的制定與實施,三是法院對案件的審理與判決。最后,通過選取商事審判實踐中的若干材料,包括商事糾紛案件的類型與數量變化、商事司法解釋、商事司法政策性文件的類型與數量變化及其法律適用,并通過對幾類典型案件的剖析,實證檢驗了司法審判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以及司法審判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途徑與效果。

上述研究思路,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一是因為司法審判與經濟發展是一個宏大的論題,不管選擇哪一個切入點,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討論司法審判活動以及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而只能通過對現實的宏觀而精確地把握、選擇一個最能展現中國司法審判“靈魂”及其“特殊性”的角度進行論述,從而達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二是在現有關于司法與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中,學者多從外部視角的角度進行論述,如通過對法官人數、案件審理期限等外觀的數據對法院進行評估,而缺乏對法院內部操作、尤其是對案件結果有直接影響的法律適用的關注,使得相關研究有“形在而神缺”的缺陷,因此,本書的研究則偏重于對司法審判中法律適用的考察,通過對法院司法文件,以及個案中法律適用的考察,審視司法審判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研究方法上,本書將主要運用法律經濟學這一分析方法,由于法律經濟學是一門以制度經濟學為理論基礎,專門研究“法律中的經濟現象”以及“經濟中的法律現象”的交叉學科,因此是用以研究法律和經濟發展問題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書將系統運用法律經濟學中的成本—效益分析理論、制度變遷理論、產權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等主要分析工具,解析司法審判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此外,本書的法律經濟學,強調實證研究,是鑒于目前法學研究流行法律概念、規范和制度方面的規范研究或定性分析,缺乏通過實證研究或曰定量分析對規范研究的理論進行檢驗。本書將注重客觀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通過現實的案例、客觀的統計數據來印證、檢驗本書的理論,以求做到“數理結合”,避免使本書的研究流于脫離實踐的理論空想。此外,文中也穿插運用了歷史分析法、比較法等其他研究方法。

圖1-1研究思路與結構框架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扎赉特旗| 赤壁市| 南城县| 南部县| 泊头市| 神农架林区| 金湖县| 土默特右旗| 汤原县| 清新县| 伊宁市| 柳江县| 龙里县| 开阳县| 琼中| 河津市| 锡林浩特市| 罗平县| 肃南| 泰来县| 江阴市| 栖霞市| 楚雄市| 锦州市| 兴安盟| 柳州市| 柘荣县| 仪陇县| 临海市| 怀化市| 许昌县| 镇安县| 威海市| 阳西县| 平凉市| 西乌珠穆沁旗| 琼海市| 滨海县| 措勤县| 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