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語法·修辭(第2版)
- 李衍華
- 999字
- 2020-09-24 13:38:53
第九節
負判斷
一、什么是負判斷
以上所介紹的各種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還可以有對它們的否定形式,叫作“負判斷”,即否定一個判斷的判斷。因為負判斷中包含著另一個判斷,所以也屬于復合判斷,如“并非所有的模特都是女性”、“不是只要有決心,就能成功”等。
二、負判斷的結構及其真假判定
負判斷是由否定詞和被否定的判斷(支判斷)兩部分構成,其結構的典型公式為:
并非p
“并非”可以用數理邏輯的否定符號“┐”表示,公式為:

漢語中表示否定的詞還有“并不是”、“不是”、“不能說”、“……是不對的”等。
由于負判斷是對其所包含判斷的否定構成,因此,負判斷的真假值,要依據其所包含的支判斷的真假來判定。支判斷真,則負判斷假;支判斷假,則負判斷真。例如,“人都會老”真,“并非人都會老”為假;“公司都是私營的”假,“并非公司都是私營的”為真。
負判斷的真假值,可用真值表表明:

三、負判斷的語言形式及應用
1.負判斷的語言形式,主要是用否定詞對一個單句或復句的否定來表達,如“并非鳥都會飛”、“不是買了股票,就能賺到錢”、“孩子不吃早餐是不對的”等。否定詞有“并非……”、“不是……”、“……是不對的”等。
負判斷不同于否定判斷。負判斷中否定的是判斷,而否定判斷中否定的是謂項。如“并非畫家都是書法家”與“畫家都不是書法家”是不同的判斷;前者是對判斷“畫家都是書法家”的否定,后者是對謂項“書法家”的否定。
2.負判斷的應用,主要用于對某一判斷(簡單判斷或復合判斷)的否定,從而推出一個與其等值的判斷,這樣可以進行語句之間的轉換,使語言表達更為豐富、靈活。
(1)簡單判斷的負判斷及其等值關系。根據各種簡單判斷的邏輯性質及真假推斷關系,可以通過否定一個判斷推出一個與其等值的判斷。如根據性質判斷的真假推斷關系(“邏輯方陣”),可以通過對一個性質判斷的否定推出一個與其等值的判斷。例如:
并非“所有的模特都是女性”=有模特不是女性(“=”表示等值)
公式:
并非“所有s都是p”=有s不是p(┐SAP?SOP)
(2)復合判斷的負判斷及其等值關系。根據各種復合判斷的邏輯性質及真假判定規則,可以通過否定一個判斷推出一個與其等值的判斷。如根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假判定規則(當前件真后件假時,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為假),可以推出一個與其等值的判斷。例如:
并非“只要有決心,就能成功”=有決心,但未成功
公式:
并非“只要p,就q”=p,但未q(┐(p→q)?(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