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家的全面風險管理:基于巴塞爾II追求銀行價值增值
- 徐振東
- 673字
- 2020-09-24 13:31:09
引言
直到20世紀90年代早期,銀行信用風險分析很大程度上還局限于單筆貸款信用評估,而現代信用風險管理已同時涵蓋了單筆貸款信用評估和資產組合管理。銀團貸款、貸款買賣、信用衍生品及證券化等金融工具的開發和運用,使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能動性大大提高,銀行可以更好地管理單項債務和資產組合風險。銀行對保持信用評級與評級過程的獨立性有了更加充分的理性認識。與巴塞爾Ⅱ要求相一致,各銀行正在加強風險量化技術與專家經驗的有機結合。通過使用先進的分析技術和工具,銀行不僅提高了公司信用風險量化管理能力,也在個人授信業務中提高違約預測能力上取得了顯著進展。風險調整資本收益率(RAROC)計量模型可在授信決策前進行合理風險定價。
實施有效信用風險管理,至少應在建立良好信用風險治理環境、健全授信業務標準和管理程序、建立信用風險計量、監測和管理程序、完善信用風險控制系統等四個方面,確立和遵循一系列授信基本準則。信用風險管理在內部設計上應規劃好三大模塊,即,設計內部管理體系、選擇風險分析計量方法、確定相應風險管理策略。
信用風險管理進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交易監控,借助信用分析、產品定價、設置授信限額以及賬務管理,實現單筆授信監控管理;另一方面,基于識別、計量和控制風險實施信用資產組合管理,關注資產組合的預期損失和非預期損失的計量,不斷提升資產組合效益。為此,信用資產組合經理一直在尋求調整資產組合,試圖將資產組合移動到有效組合邊界上,以便在既定風險預算下獲得最佳收益。信用組合管理將通過更間接的客戶接觸、更少的授信合同以及更少的非公開信息,利用更為先進的技術有效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