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真正的自由,從來不是隨心所欲
一味放縱,并不會讓你感到更快樂
01
幾年前,看過一位作家的一篇文章。她說,她在二十幾歲的那幾年,胃口好得出奇,從來不知道節制為何物:每天深夜和朋友在燒烤攤相聚,喝酒吃肉,肆意歡笑;在家里研究各種美食,口水雞、糖醋排骨、干鍋肥腸……吃得滿嘴油光;熱衷于吃自助餐,四兩一盤的羊肉她能輕輕松松吃掉八盤。
有一次,她和一個朋友一起去餐廳就餐,朋友看著她吃雞翅的樣子驚呆了,對她說:“你吃東西的樣子太可怕了,完全不知道節制自己的欲望。”
那個時候的她,體重從100多斤暴增到130多斤,父親擔心她嫁不出去,為此憂心忡忡。為了讓父親安心,她決定減肥。減肥這件事,一開始真的很難,因為節食就是在與人最原始的欲望對抗。然而,當她開始適應之后,她喜歡上了“微餓”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她的大腦更加清明,身體也越來越輕盈。
在節制的生活中,她前后瘦了將近40斤。饑餓就像一把刻刀,慢慢雕刻出她真實的輪廓,她更加發自內心地欣賞全新的自己。節制也讓她從平凡生活中獲得了更大的滿足感。一碗玉米 粥,她能喝出谷物的香氣;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澆上一點點肉醬就是人間美味。她戒了自助餐,不再那么愛吃肉,對咸的、辣的等重口味的食物也開始覺得膩。自律,讓她享受到節制的快感,開始品嘗出食物本真的味道。
02
朋友小妮在新聞行業工作,幾乎每個工作日都會加班到深夜。因為工作時間太長,所以她格外珍惜下班回家后的時間,于是,熬夜成了她生活的常態:半夜還在看電視劇、喝奶茶、吃泡面……經常玩到深夜兩三點鐘才戀戀不舍地去睡覺,早上7點又要早早地起來工作。
這種狀態持續了不久,睡眠嚴重不足的小妮就開始脫發、長斑、頻發口腔潰瘍。毫無節制的欲望耗盡了她的精力,慢慢毀掉了她的健康。
當她發現昂貴的護膚品都拯救不了自己糟糕的皮膚時,她終于開始尋求改變了:給落地窗安上深色的窗簾;清理掉家里的垃圾食品;每晚早早地關掉電腦和手機,在輕柔的音樂聲中做一套舒緩的瑜伽動作,讓身體充分放松;睡前泡腳,喝一杯溫熱的牛奶,靠在床上看半小時的雜志,保證自己在夜里11點之前進入夢鄉。
當我再次見到她時,發現她大大的黑眼圈不見了,整個人的氣色都好了很多。
日本文學家大宅壯一說過:“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
早睡真的比任何護膚品都有用。
當你放縱欲望,直到身體被拖垮,才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時,一切已經來不及了。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就如作家李銀河所說:“即使在最忙碌的時候,也應當是清醒的,使自己對自身的欲望處于自省、自覺和節制的狀態。”
愛自己的第一要務,就是通過自律,愛惜自己的身體。
03
在我更年輕的時候,如果有人跟我說人要自律,我一定會嗤之以鼻。那時候的我,不懂節制的重要性,認為生活就應當瀟灑恣意,想吃的東西一定要放開肚皮去吃,想愛的人一定要不顧一切去愛。直到放縱成為生活的常態,我才驚覺它并沒有讓我變得更快樂。
有段時間,我經常在深夜吃各種快餐。明明剛吃過一份魚香肉絲蓋飯,卻仍抑制不住地想吃雞排,于是又買了雞排和奶茶。我把食物一口接一口地往嘴里送,吃到最后連自己都開始厭惡這樣胡吃海塞的自己。可是,第二天卻又繼續這樣的惡性循環。當時剛大學畢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比在學校的時候多出了很多。我可以每天將熱播的綜藝節目輪番看個遍,可內心卻遠遠不如當初去圖書館自習,再回到宿舍看一集電視劇充實;常常和朋友唱歌、喝酒到半夜,可內心卻越來越孤獨、空虛……
節制的本質就是認識自己。只有自律,才能讓你洗盡鉛華,遇見最本真的自己,收獲最純粹的快樂。
后來,我不再無節制地吃很多東西,而是學會了享受食物最原本的滋味:我慢慢地咀嚼每一口米飯、每一根青菜,只要一點點美味就足以讓我心滿意足;我不再盲目地追求別人擁有的東西,而是讓心靈沉靜下來,做些對自己來說更重要的事情;我開始傾聽內心的聲音,漸漸地愛上了有規律的生活。我終于明白,人只有懂得了節制的美好,才算真正弄懂了優質人生的內涵。
04
日本女孩木下佑香,身高不高,看起來小巧可愛的她,一頓卻可以吃下6斤拉面,而此時她的體重還不到90斤。好多人都羨慕她那種吃不胖的體質,渴望能像她一樣胡吃海喝卻長不胖。然而,連續大吃大喝一段時間之后,木下佑香明顯胖了很多,不但臉變得圓潤了,連手指也開始變得肥嘟嘟的。對此,她說:“我最近整整胖了14斤。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基礎代謝能力變差了,平時又不愛運動,所以慢慢就變胖了。”當暴飲暴食成為習慣后,量變終將引起質變。人總要為自己的放縱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不懂節制的人,總是在內疚、焦慮和無盡的悔恨中煎熬度日。而自律,才是正確的自救方式。自律可以讓我們更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動,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一味放縱,并不會讓你感到更快樂。“花未全開月未圓”或許才是最好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