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豎子成名(4)

《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因襲攻武關,破之。又與秦軍戰于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喜,秦軍解,因大破之。又戰其北,大破之。乘勝,遂破之。司馬遷用此寥寥數筆,寫下了秦王朝覆滅前的掙扎,讓人意猶未盡。如果細加構思,自可成一段精彩故事。劉邦進入武關,直抵關,又名藍田關,(今陜西省藍田縣東南),位于咸陽東南,是進入咸陽的最后關口。如果關失守,咸陽即不攻自破。劉邦準備在這里與秦軍一戰。劉邦隔河相望,就是秦王朝的都城咸陽。當時,秦王朝已經油干燈草盡。不久前,趙高誣陷并殺死李斯之后,又演了一場“指鹿為馬”的丑劇,還殺死了那位莫名其妙、昏庸殘暴、只有23歲的秦二世胡亥。趙高此時本想自立為王,派人聯絡快要進入武關的劉邦,“欲約分王關中”(《史記》語),但是劉邦唯恐趙高行詐,繼續向咸陽挺進。轉眼之間,趙高這個陰謀家就被子嬰設計殺死。子嬰即位,去除帝號,當了秦王。劉邦大軍擊破關后進兵灞上(今陜西省西安市東),與張良、蕭何等人商議,決定先禮后兵,給秦王子嬰送去一封勸降書。子嬰看到劉邦兵臨城下,朝中官員也紛紛逃亡,自知已到山窮水盡,回天無力,只得答應投降。秦王子嬰只當了46天秦王,就坐在用白馬拉著的一輛白色喪車上,用繩索套住自己的脖頸,代表有近千年歷史的嬴秦氏族服罪、懺悔。這是一幅多么悲慘的景象,好端端的一個大秦王朝,幾年之間就滅亡在趙高、胡亥等人手里。子嬰投降了,成了劉邦的俘虜!劉邦說:“懷王命我入秦,就是因為我寬容大度,不濫殺無辜;況且子嬰已降,殺他有失仁義!”歷史在這里飛快地翻了一頁,劉邦的大軍開進了咸陽城。將士打開府庫,分金取銀;蕭何帶人進入丞相府中,把秦朝的有關檔案資料運到軍營里;劉邦走進秦王宮中,但見雕梁畫棟,精細無比……劉邦和那些搶錢拿物的將士們,自然不會有人稱道,唯有蕭何搶書,倒是得到后人好評。蕭何就是憑借這些搶來的資料,掌握了秦朝的法律制度、關口要塞、全國戶口、各地經濟等情況,為后來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李贄在《史綱評要》中稱蕭何是宰相之才。

劉邦經過張良的勸阻還軍灞上,自然是一件明智之舉,翦伯贊在《秦漢史》說:“咸陽城里,燒殺淫掠,已經鬧得不成世界,張良覺得不大妥當,才勸劉邦還軍灞上。”劉邦走出了秦宮,回軍灞上,才清醒過來,自己雖然拿到了“王關中”的執照,但離揭牌開業還遠著呢。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張執照缺乏應有的實力支持。既然準備“開業”,得有所表示,于是劉邦回到灞上之后,發表了一篇講話,《史記·高祖本紀》載:召諸縣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灞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約法三章,這是劉邦的政治宣言書,也是劉邦籠絡秦民的利器!“約法三章”真要執行起來并不容易!從本質上說,“約法三章”只是一個政治口號,并不是真的只有這樣一句話,如果過度追究,把它當真,難免拘泥。何況,古人也常常以“三”這個虛數表示多的意思,也不見得這里就表示一個實數。劉邦的這一篇政治宣言書,是給父老、豪杰的一顆定心丸,拉攏了秦朝的勞苦大眾!和平“解放”咸陽之后,劉邦并不輕松,要當“關中王”不是這么容易的,他還面臨著許多難題,集中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第一,秦王子嬰殺不殺,秦朝的官吏如何處置。如果子嬰負隅頑抗,處死他名正言順;如果投降的不是子嬰,而是秦二世胡亥,處死他順理成章。可是這位主動投降的子嬰,偏偏在秦人心目中印象不錯,不久前又設計殺死了人見人恨的趙高。但不處死他,諸將不服氣。可是劉邦幾句話,把諸將給擋了回去。其實,殺不殺子嬰,以劉邦這樣的性格,真是無所謂,但是,秦朝的那一大批官吏如何管束?秦國的那些百姓誰去號令?留下子嬰,就有一個抓頭,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所以劉邦的那大段關于不殺子嬰的話,不過是用來搪塞眾人的一個借口而已。這件事情被他輕輕一撥,處理得天衣無縫。第二,秦國的財產如何處理。劉邦對此也是手足無措,他自己也想住到秦宮里去享受享受,所以,他讓大家搶劫一番,自己也賴著不想出來。最后,他聽從張良等人勸說,駐軍灞上,把這些秦國的宮室、財寶交給子嬰這幫人去管理。其實能夠拿得動的東西,早已被他的部下拿走了,如果將來有人追究,他還可以一問三不知,一推六二五,他的算盤倒打得頗精。第三,如何對待秦國的嚴法苛刑。秦國法網密布,是套在百姓頭上的沉重枷鎖。劉邦出身于一個農民家庭,他深知最下層百姓所受的災難。繼續執行秦法,無疑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全部廢除秦法,無法無天,百姓不好駕馭,于是他來個“約法三章”,簡明扼要,像歌謠一樣好記,這“約法三章”,只能是個臨時的規矩,但其影響不可低估。無論是對待是否殺子嬰的問題,還是對待秦國財產法令的問題,劉邦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就是人心的向背。能夠籠絡人心的,能夠有利于他當關中王的,他就盡力去做,克制自己的欲望。最為集中的表現,自然是“約法三章”。“約法三章”無疑是劉邦進軍關中以來收攏民心的集中體現,其核心自然是當“關中王”。因此,劉邦在進軍途中,經常表現出不擾民的舉動,還與父老“約法三章”,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

通過這樣的“工作”和“宣傳”,“秦人大喜”,紛紛前來慰問劉邦的軍隊。大概百姓也拿不出什么好東西,不過“牛羊酒食”而已,這些東西對于想奪得一個國家的劉邦來說,簡直算不了什么,何況安民告示出來前也都已搶掠過一通,劉邦因此打著不敢打攪百姓的幌子,謝絕了百姓的盛情。他的這些做法,全在于安定民心,收攏民意,“約法三章”頒布后確實起到了廢除苛法,安定人心的作用,還得到了秦地百姓和豪杰的擁護。因此,在楚、漢相爭還未開始,“約法三章”就讓劉邦得到了一張無可匹敵的政治選票,成為漢勝楚敗的關鍵因素。鴻門驚魂

打天下除了戰場上的生死搏殺之外,更重要的是更加險惡的“政治斗爭”。劉邦被譽為“厚黑祖師”,天生的政治斗爭的高手;項羽是“西楚霸王”,歷史上最有名的戰神。兩雄相爭,劉邦是屢敗屢戰,越敗越強;項羽則是屢勝屢戰,越勝越弱,這是雙方政治路線決定的。劉邦采納酈食其、張良、樊噲等人計策,很快攻入咸陽,宣布秦王朝的滅亡。劉邦和他的文武臣僚們為了進一步逐鹿天下,封閉秦王朝宮室府庫,還軍灞上,約法三章,收買民心。正當劉邦攻入咸陽之際,項羽收降章邯,聲勢大振,率領大軍準備西進入關,去消滅心目中那殺死他祖父項燕和他叔父項梁、消滅他的祖國楚國的那個秦國。項羽大軍迅速推進,不久來到新安(今河南省澠池縣東)城南。在這里,項羽做了一樁五十多年前白起所干的那種坑殺降卒的殘暴事件。不過,那一次是秦將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余萬,而這次卻是楚將項羽坑殺秦國降卒20余萬。坑殺秦降卒的原因,與白起坑殺趙降卒的起因相差無幾。項羽所帶領的起義大軍,很多都曾經服過勞役,曾經受到秦卒的虐待。而今跟著章邯等人投降的20萬秦軍,雖然不是階下囚,但是卻成了項羽大軍的出氣筒,因而秦降卒與楚兵的關系很緊張。項羽親自巡視兵營,聽到秦卒在一起竊竊私議:“我們被章邯等人誘哄錯降項羽。如果能夠破關入秦,我們尚還可以回家;如果不能破關入秦,我們將被項羽掠擄到東方,現在我們尚且受此惡遇,不知那時將受到何等虐待,而秦國又必然殺盡我們的父母妻子……”項羽聽到這些議論,心中大怒,回到中軍帳,立召英布等大將說:“如今秦軍降卒二十萬,都想謀反。我剛才在軍中巡哨,聽到他們正在那里私下謀劃。如不搶先下手,恐怕嘩變,為害不淺。你等率三十萬楚軍,乘其措手不及,全部斬首,只留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范增苦勸,項羽拒不同意。于是英布率30萬楚兵,夜半突入秦兵營地,將20萬降卒,殺得干干凈凈。汩汩的血漿,塞阻溝渠……英布帶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來見項羽。三人叩頭請求免死。項羽說:“我不是為了殺害各位將軍,而是因為秦軍降卒企圖謀反,所以殺之。章將軍仍是雍王,司馬將軍仍是上將軍,董翳將軍仍是都尉,諸位不要多疑。”這三位秦國降將的官位是投降項羽后,項羽叫楚懷王加封的。白起、項羽殺戮降卒的暴行,受到了后人的不斷譴責。正當項羽坑殺20萬降卒之際,劉邦聽人勸說,派兵把守關隘。《史記》等書只記載是“小人”叫劉邦這樣干的,而野史則說這人是樊噲。樊噲由于張良的指使說服了劉邦還軍灞上,因而企圖征服天下,自己也想弄個將軍、元帥當當。進而勸諫劉邦說:“秦國之富裕是天下十倍,地勢形勝,足以為王。如今項羽收降章邯,封為雍王,現在率兵西進,已到關外,他的意圖就是企圖違背懷王約定,一定是想占領關中,如果不早點想辦法,項羽大兵就要來了。”

劉邦說:“項羽如果率兵前來,我就不能當關中王了!怎么辦呢?”樊噲說:“立即派遣兵將把守函谷關,不準諸侯大兵入關,再征集關中之兵固守,這樣大概就行了。”劉邦認為樊噲之計可行,即派人帶兵拒奪函谷關,不準諸侯大兵出入。秦地西面是隴關,東面是函谷關,南面有武關,北面有臨晉關,西南面有散關。秦國之地就在這個范圍之內,所以叫關中,被稱為四固之國,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劉邦入關是從南面的武關,而項羽這次進軍關中則是東面的函谷關。項羽大兵來到函谷關下,關門緊閉,不讓人自由出入。聽說劉邦已經平定關中,心中一時火起,自己浴血奮戰,又讓劉邦立下頭功,下令英布率兵打關。英布驍勇,兵強力壯,不一日函谷關即被打破。項羽帶領大軍進入關中,時間是公元前206年陰歷十二月,駐軍在戲下(今陜西臨潼附近)。項羽破關而來,很顯然是與劉邦爭王關中。假設劉邦不聽樊噲、張良之勸,在秦王宮中享樂,坐為關中之王,那將出現何種局面?即使這樣,項羽也是怒火中燒,只要有一個小小的借口,他就會大動干戈,翦除劉邦,取得獨霸的地位。正巧這時,劉邦部下左司馬曹無傷暗遣使者密告項羽說:“沛公準備為關中之王,叫秦子嬰為相,獨吞了秦國所有金銀珠寶,并且派兵守關,不準諸侯大兵入內。”左司馬這一官位雖然不高,但是主管軍事機密,所以知道劉邦的具體部署。曹無傷的這一密報,令項羽立即勃然大怒。謀士范增忙在一旁煽風點火,說:“劉邦在山東老家時,貪財好色,鄉間之人都很討厭。如今進入關中,不取財物,不納美女,還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我看他的志向在于奪取天下。我夜觀天象,劉邦之氣,皆成龍虎,五彩繽紛,這是天子之氣。將軍必須盡快出兵攻打,免成氣候,否則后果嚴重。”范增的話自然是火上澆油,特別是用天象之說打動項羽。今天看來,這種說法只是一種好聽的笑話,但是在那個年代,人們總是堅信不疑。項羽聽了范增的話,立即下令:“明日犒賞三軍,攻打劉邦,為我消這口怨氣。”各路將領聽到命令,自去準備。項羽軍中有一個人物,叫做項伯,是項羽叔輩,與張良有深交,他曾經殺人,得到了張良的很大幫助,才逃得了性命。項伯一聽這個命令,心中自然想起了張良,反復思考:“張良現在劉邦軍中,如今兩軍交戰,必然玉石俱焚。如果差人密報,唯恐于事不濟。”項伯思來想去,決定親自去走一遭。當時項羽共有兵卒40萬,號稱100萬,駐扎于新豐鴻門,劉邦兵卒只有10萬,號稱20萬,駐扎于灞上。兩地相距大路40里,小路只有20里。夜幕降臨,項伯獨自騎上一匹快馬,借故走出軍營,連抽兩鞭,向灞上飛奔而去。20里路,快馬奔走,不到半個時辰已到灞上,卻被劉邦副將夏侯嬰攔住去路。夏侯嬰問:“你夜半三更,匹馬而行,又無從人,來此何干?”項伯說:“我是張子房好友,有急事相見。”夏侯嬰帶著項伯去見張良。夏侯嬰先差把門小校傳報守門官,守門官傳報中軍左哨,而后夜巡擊柝三聲,中軍左哨小角門半開,一名健將高聲喝問:“有甚軍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大洼县| 鹿邑县| 凤山市| 诸暨市| 札达县| 大姚县| 随州市| 农安县| 肇州县| 格尔木市| 邯郸县| 宜都市| 镇坪县| 河北区| 土默特右旗| 桃园市| 禹城市| 普陀区| 沅陵县| 团风县| 靖西县| 黎川县| 云龙县| 都江堰市| 杭州市| 岳池县| 宁城县| 怀集县| 临泽县| 本溪| 甘南县| 马鞍山市| 萨迦县| 得荣县| 呼伦贝尔市| 南平市| 仲巴县| 奉节县| 龙里县|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