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選說明
《維特根斯坦讀本》2010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現在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
當初答應編譯這本維特根斯坦文選,頗多躊躇。選本會有很多先天缺陷。這里只提一個突出的:選本難免會割裂維特根斯坦的某些連貫思路。眾所周知,維特根斯坦通常以文段方式寫作,以拼接段落的方式成書,即使生前出版的《邏輯哲學論》和接近于出版的《哲學研究》,也是一段段連綴而成。哪個文段接哪個文段,他常常多費躊躇,反復改動。但這并不意味著維特根斯坦文稿缺少連貫性。例如,維特根斯坦關于“哲學是什么”的議論都是插在各種具體分析之間的,在這些上下文中,這些議論格外切實有力。都集中到“維特根斯坦論哲學”題下,就有點兒像教條了,這正是他很留心避免的。但依選本的定例,我難免把維特根斯坦文稿中原來的文段順序打亂,重新安排組織,分置于大約四十個大標題下。這一般說來就很冒險。具體到維特根斯坦的情況,困難更在于,維氏有他獨特的思考方式,迥異于我們平常在一個標題下寫論文,幾個連續的文段,往往提示很多方向的思路,很難歸到一兩個特定的題目下面。
盡管有這種以及其他多種缺陷,我還是勉為其難做了這件事。首先,這個選本為維特根斯坦的很多重要論述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中譯文。其次,把維特根斯坦的思想依一些標題加以分類,對維特根斯坦的讀者甚至研究者會有幫助。最后,維特根斯坦的文稿,絕大部分是很少經過加工的筆記,連續數頁甚至數十頁,相近的文句反復出現,研究者自可樂于追隨維特根斯坦的實際思考進展,普通讀者卻往往不得要領,選出一些比較精要的論述有助于邀請普通讀者來閱讀維特根斯坦。一本書有它特定的用途或讀法,超出這種讀法,很可能誤解更多于收獲。
編選過程中我遇上多種困難。一個是上面已經提到的:應當盡量照顧維特根斯坦文稿的原有順序抑或大膽打亂原順序?依據這個選本的主要目的,我采用的是后者。在大的分類已經確定的前提下,我才照顧文稿的原順序。這個選本的章節安排和段落銜接,我是很費了一番心機的,盡管我不得不打亂維特根斯坦原著的排列順序,但讀者在這里看到的新編排,也許有時會讓維特根斯坦的思想從另一個角度更鮮明地呈現出來。此外,我逐節標出了文段出處,這樣,讀者不難查看某一文段在維特根斯坦的上下文。
另一個困難是維特根斯坦很少滿意于自己寫下的東西。尤其,眾所周知,維特根斯坦的哲思大致可分成早期和后期,他在其后期對自己早期的一些重要思想提出了根本性的批判。這些思想極為重要并廣有影響,不能不選入,但它們又恰恰遭到他自己的批判。何況,在一個選本里無法逐一標明哪些早期思想是維特根斯坦后來放棄的、加以批評的,哪些是他堅持始終的。我采用的辦法是,凡某章選入一些早期思想,我通常把它們放在這一章最前面。有些時候,我在選錄某些早期思想之后,緊接著選錄維特根斯坦有明確針對性的批判文節。我希望這個辦法多多少少有助于讀者意識到維特根斯坦早期、后期思想的區別。
維特根斯坦的所有著作中,只有《邏輯哲學論》是“定本”。現在出版的維特根斯坦的文著,更有些并非來自維特根斯坦親著,而是來自學生的聽課記錄。不過,這些學生在編輯出版這些內容時都非常謹慎,維特根斯坦文集的編纂者通常接納這些記錄。本選集也采用了這些材料。這類材料中,有些,例如《關于美學、心理學、宗教信仰的講演和談話》,所涉的內容在維特根斯坦的其他文著中很少涉及,因此具有格外的重要性。
出于同樣的考慮,我也收入了少量來自回憶錄等處的記載。盡管這些記載沒有維特根斯坦的手稿作證,但撰寫這些回憶錄的學者、友人公認是誠實可靠的,他們也沒有什么編造或改篡的動機。我使用這些材料,還有一個緣故,那就是維特根斯坦與旁人不同,極少在文著中品人論世,而這部分材料對了解維特根斯坦還是很重要的。
各標題的選文與維特根斯坦的相關著述不成比例。例如,關于人生方面,相對選得較多,關于數學哲學,相對入選較少。維特根斯坦的讀者都知道,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學內部做出過一點兒貢獻,還知道,數學哲學討論在維特根斯坦文稿中占極大分量。不過,一部面對普通讀者的選本少選一點兒邏輯學和數學哲學應是合理的。
不消說,限于篇幅,不少有意思的文段不得不忍痛割愛。由于要從上下文摘下來,我盡可能選文義比較曉暢的,有一些文段,盡管精彩,但若脫離了大片的上下文就無法理解,或不加解說就很難理解,這樣的文段,我只選用了少數。受限于我的理解水平,當然還會有這樣的情況:我沒有了悟某些段落的深意,漏選了某些重要文段。
有些章較長且內容可以比較清楚地分成幾個方面,我就在章下分出一些節并加上小節標題。
維特根斯坦手稿和印行文著中用多種加強符號表示強調,本書則統一使用黑體字來表示。
由于剪裁等緣故,個別時候有些連詞、語氣詞等在選入時稍加調整。編者為貫通文義所增加的詞語用〔〕標出。一段之中,編者刪略了一部分,用******標出。因此,讀者引用本書語錄時,最好依本書提供的書名頁碼參照原本的文字。
每一段選文皆在其后標明出處,先標出維特根斯坦文著的名稱縮寫,然后是節號或頁碼。讀者可從縮寫表找到這些縮寫所代表的文著標題。《哲學研究》的標號須做兩點說明。
“PU,§69后插語”這樣的標號表明該段落在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中原本就是插語,未被歸入特定段落。在我的中譯本中的位置是在69節后面。〔PU,十一§4〕這樣的標示指的是我的中譯本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4節。只有在我的中譯本第二部分中使用了這樣的標示。如果讀者用的是別的本子,不管最后的§4,只需知道這個段落摘自“哲學研究第二部分十一”就好了。
絕大多數文段都找到了已出版的中文譯文,這時標出的是中文譯文的頁碼,主要是中文版維特根斯坦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頁碼。這個中文版的譯文訛誤甚多,我用這個版本來注頁碼,只是為了讀者方便查找文段出處。需要查對原文的讀者可以通過這個全集本索引到維特根斯坦的原著。
所有的腳注都是譯者注。
《關于數學基礎的評論》的選文絕大部分是王宇光翻譯的,《哲學語法》的選文絕大部分是劉暢翻譯的。譯文品質都很好,但我還是仔細做了修正。本選集中其他譯文都是我自己的,除了極少數例外,例如選自馬爾康姆《回憶維特根斯坦》的幾段,是我直接從中譯本抄下的。如前提示,這個選本中的有些段落由于脫離上下文較為費解,我在翻譯時做了少許通俗化的處理。有時我的譯文主要根據卑爾根維特根斯坦文庫的德文電子版全集(Te Bergen Electronic Edition),參照以英文的電子版全集,Blackwell Publishers出版的The Collected Works of Ludwig Wittgenstein。我在翻譯時經常參考已有的中文譯文,在此對維特根斯坦的其他中譯者表示感謝。
這次再版,選文的內容幾乎未做改動,但重新排版后的樣式改善了很多,裝幀也更講究,這要大大感謝出版人邵敏以及美術人陳遠。
我希望今后還有機會改善這個選本。為此,我希望同好從各個方面給予批評。
陳嘉映
2015年9月于北京
補記:
感謝責任編輯趙偉,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將再版《維特根斯坦讀本》。這個新版本又做了幾處修訂。
陳嘉映
2020年5月29日于天鵝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