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侖的玫瑰
- 包慧怡 陳杰 姜林靜
- 4字
- 2020-10-13 17:37:04
天鵝 頭顱
天鵝
西方文學中的“天鵝”意象


比利時文化名城布魯日,也是一個天鵝之城
(姜林靜 2016年攝于布魯日)
莎士比亞是埃文河上神秘漂蕩的白天鵝,沉默又清醒,任水波在他身后退去。
埃爾澤·拉斯克–許勒爾Else Lasker-Schüler是以色列的黑天鵝,炙熱又痛苦地找尋著屬于她的蘆葦叢。
高貴、雍容、沉靜、溫和……天鵝常常是“優雅”的代名詞。然而也不僅如此——在古希臘神話中,躺在麗達懷中的他也是欲望、是宿命;在北歐神話中,脫下羽衣后的她可以變回絕美的少女,而重新披戴羽衣后,又能化為處女戰士飛向戰場。
同時,這絕美的鳥兒也是詩人的象征——是晦澀的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曾被冰川圍困,無力吟唱;是以詩為存在的荷爾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lderlin,一頭扎進神圣的湖水中;是克洛岱爾Paul Claudel筆下那可以在神的榮光照耀下誕生的天使,也是海涅Heinrich Heine歌中那墜入永恒黯淡的夜之絕唱。
或許你我,都如安徒生筆下的它,還不過是一只灰色的丑小鴨,卻已在慢慢積蓄飛向自由世界的羽翅。

丹麥歐登塞市安徒生博物館中的油畫《丑小鴨》
(姜林靜2017年攝于歐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