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基本觀點

2010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分別是中國石油、埃克森美孚、微軟、工商銀行、沃爾瑪、建設銀行、必和必拓、匯豐銀行、巴西國家石油、蘋果;到了2019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分別是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伯克希爾–哈撒韋、阿里巴巴、騰訊、強生、JP摩根。 1990~2019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變遷[EB/OL].[2019-04-29].騰訊新聞網.https://xw.qq.com/cmsid/ 20190429A0JT6R00.在今天全球領先的企業中,技術驅動的平臺型企業和價值網絡構建者企業,更加顯現出領先的優勢。

今天,我們總是被實業界問到“如何在巨變的時代成為一家好企業”這個問題,因為人們所熟知的行業或企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們之中有的正在消失,有的在掙扎,也有企業更加蓬勃發展,而另一些新興的企業迅速崛起。這些企業發展之間的差異,讓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能夠讓企業發展好的關鍵在于:需要實現組織管理新舊邏輯之間的轉換,其具體內涵概括為四大基本觀點。

基本觀點之一:企業必須是個整體。

企業是個整體,綜合才是管理的真正精髓,這是一個最真實的事實,我們需要回歸到這個真實之中。卡普拉指出,“我們對我們時代的主要問題研究得越多,就越認識到這些問題不可以分立地去理解。它們是系統的問題,這就是說它們相互聯系,并且相互依存。” Capra. The Web of Life: A New Synthesis of Mind and Matter[M].London: Harper Collins, 1996.因此,我們認為,“管理需要回歸到‘整體論’上,按照‘企業是一個整體’的視角去理解企業的經營與管理,盡可能地讓我們貼近企業的真實情形。” 陳春花.百年管理已從分工走向協同,必須了解的七大原理[EB/OL].[2018-05-28].搜狐網.http://www.sohu.com/a/233220466_169235.

陳春花在2018年第5期《哈佛商業評論》中對“企業是個整體:管理整體論7大原理” 陳春花.企業是個整體:管理整體論7大原理[J].哈佛商業評論,2008(5):127-132.進行了詳細論述,現將“企業是個整體”的7大原理與大家分享。

原理1:經營者的信仰就是創造顧客價值。

原理2:顧客在哪里,組織的邊界就在哪里。

原理3:成本是整體價值的一部分,在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犧牲。

原理4:人與組織融為一體,管理的核心價值是激活人。

原理5:影響組織績效的因素由內部轉向外部,駕馭不確定性成為組織管理的核心。

原理6:從個體價值到集合智慧,管理者要將業務與人類的基本理想相聯系。

原理7:效率來自協同而非分工,組織管理從“分”轉向“合”。

基本觀點之二:效率來源于協同而非分工。

我們必須接受的事實是,一切都在重構之中,認知重構、價值重構、思維重構。這些重構無疑需要一個更加廣泛的視野、更加互動的關聯以及更加開放的格局,這更類似于一個“生態系統”的邏輯,復雜、多元、自組織以及演進與共生。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個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情形出現,那就是管理的效率不僅僅來自于分工,更來自于協同,因而要求組織具備一些新能力:“強鏈接”能力、構建柔性價值網以及形成共生邏輯。 陳春花.激活組織[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今天,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組織績效不僅僅需要在內部獲得更加高效的整體效率,還需關注組織之外。協作成本的急劇下降,導致企業邊界不斷被突破,協作方式的創新,導致行業不斷被顛覆。企業商業模式、組織模式、企業間協作模式,都開始呈現網狀協同運作的態勢。組織從線性、確定的世界,向非線性、不確定的世界轉變,柔性化和萬物互聯成為商業時代最突出的特征。

基本觀點之三:共生是未來組織進化的基本邏輯。

我們提出了“共生型組織” 陳春花,趙海然.共生:未來企業組織進化路徑[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8.這個新概念,提出的依據是,在過去6年對23家企業所做的深度調研,“研究發現,這些企業的成功來自于更貼近顧客需求的投入,它們把產品和服務做得更深,深入到顧客無法離開;它們把產業鏈創建得更加融合而具有多利性,以至于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愿意開展合作,共同為產品和服務付出;它們的組織更加富有彈性,經得起市場變化帶來的震蕩并能夠尋找機會實現突破;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把組織所處環境中的各種資源集合到價值創造的方向上,凝結成更廣泛和更集體的智慧,仿佛擁有了一種強助力推動它們前行,最終實現更高水平的協同發展。正因此,我們把研究的重點聚焦在它們的組織形式上,探求其組織特征的共性” 陳春花,趙海然.共生:未來企業組織進化路徑[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8.,得出“共生”發展路徑的結論。

“共生”選擇就是讓組織形成命運共同體,擁有集合智慧與資源的重要邏輯。在生物學或者自然法則之中,共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它代表的是多種不同生物之間形成的緊密互利關系,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在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的背景下,共生型組織可以實現在不同組織之間的相互合作,組織之間基于協同合作進行信息和資源的共享,通過共同激活、共同促進、共同優化獲得組織任何一方都無法單獨實現的高水平發展。

基本觀點之四:價值網絡成員彼此互為主體。

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通過著作《未來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M].林俊宏,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7.(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為人類認知打開了“未來之窗”。書中指出現實有三種存在范式:客觀現實、主觀現實和互為主體。“智人統治世界,是因為只有智人能編織出互為主體的意義之網”,所以企業要有構建和融入價值網絡的能力。

要激發價值網絡中各主體的創造力,就需要整個價值網絡中的成員互為主體。只有互為主體才能形成資源共通、價值共創、利潤共享的格局,并實現單個個體不能實現的協同價值創造。所以,企業對于自己的第一個要求是,把周邊所有的伙伴看成是主體而非客體。比如說組織和供應商的關系,只要說“供應”這個概念,組織就已經是主體了,因為對方供應給你,你決定它能不能有機會供應,這已經是主客體關系。所以想要獲得價值網絡的有效價值,第一個難題就在于能不能真讓價值網中各成員是互為主體的關系,而不是主客體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青龙| 绩溪县| 依安县| 武山县| 孝感市| 临城县| 淮滨县| 斗六市| 铜鼓县| 德钦县| 潞城市| 洛宁县| 洪泽县| 福建省| 淮北市| 如东县| 中牟县| 诸暨市| 胶州市| 泗水县| 陈巴尔虎旗| 双峰县| 巴东县| 嘉善县| 康保县| 大竹县| 东源县| 山东| 百色市| 青龙| 临猗县| 从江县| 珲春市| 嵊州市| 府谷县| 平阳县| 北碚区| 沁源县| 新泰市|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