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升職加薪,細節入手(2)

劉平的經歷告訴我們:工作中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學習和增強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創造的成果永遠超過老板的期待,你最終會得到更多。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抱著付出更少、得到較多的思想行事。如果他們能夠花點時間,仔細考慮一番,就會發現,工作和人生的因果法則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沒有不勞而獲的。你帶給老板多少結果,老板就會給你相應的回報。一名拉著企業奔跑的員工,不但能做好老板交代的事情,而且可以超越老板的期待。如果你總能帶給老板驚喜,老板必然會對你另眼相看。

主動和上司溝通感情和工作

溝通是改善人際關系的最佳良藥。研究發現:人們在一天中,通常會把60%~80%的時間用在與家人、朋友、下屬、同事或顧客間的溝通事務上。如果你足夠細心,統計一下辦公室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你會發現“溝通”“交流”“商量”等詞語隨時掛在每個人的嘴邊。尤其是那些項目經理們,他們的工作就是溝通團隊中的所有人。研究還發現,在成功的諸多因素中,85%取決于廣泛的人際關系與良好的人際溝通效率,15%在于一個人的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

我們要在職場上取得成功,就不能把自己放在為老板打工而打工的位置上,唯恐與上司接觸多了就會增加任務,而應該主動與上司進行溝通,不要放棄任何與上司溝通的機會,比如會餐、出差等。這樣做,一方面會促進上司對你的了解,另一方面會讓上司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當機會來臨時,上司首先想到的自然便是你了。

李明供職于一家廣告公司,公司百多號人里有不少資深人士,可謂人才濟濟,他在這里沒有優勢。但是李明的工作很踏實,不僅能像其他同事那樣把老板交代的任務完成,而且喜歡琢磨本職工作之外的事兒。因此經常是下班后同事走了,他還在辦公室里找事做。

一天,當老板經過他的門口時,看到他還在,便打了一個招呼,李明便與老板聊上了。話題轉到工作上,李明談到了廣告策劃、內容制作以及經營等方面的想法,其中不乏對當前廣告策劃工作的建議。

自然,李明引起了老板的關注,于是他主動找李明聊工作里外的話題。雖說下屬中不乏人才,可在自己的工作之余還這么關心公司發展的卻很少見。漸漸的,老板對李明另眼相看,覺得李明會是一個得力的助手,決定任命李明做自己的助理。

李明的晉升原因在于:他不是被動地接受上司交給的任務,而是在工作中與上司建立更多的聯系,讓上司明白自己不僅能做好本職工作,而且可以接受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具有一種領導的潛質。

懂得主動與老板溝通的員工,總能借溝通的渠道,更快更好地領會老板的意圖,把自己的好建議潛移默化地變成老板的新思想,并把工作做得近乎完美,深得老板的歡心。

在現代職場中,許多原本非常優秀的員工并沒有得到老板的賞識,其主要原因是與老板過度疏遠,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向老板表現和推銷自己,沒有把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介紹給自己的老板。

有些人到一家公司上班幾年了,老板對這個人都沒有什么深的印象,這就在于他們對老板有生疏及恐懼感。他們見了老板就噤若寒蟬,一舉一動都不自然起來,要么遇上老板就躲開,或者裝作沒有看到,這樣消極地與老板相處,尤其在大公司里,老板又怎么可能留意到你呢?

有一個員工,工作非常出色,老實正直,只知道埋頭苦干,缺乏與上司的溝通,因此他根本不在上司的視線之內。

有一次,公司里舉行聯歡會,老板的興致很好,很快加入到了他們中間,他見到了老板,一舉一動就不自然起來,沒過多久就逃出老板的視線,獨自坐在一個角落里喝飲料。

不知為什么,他好像天生就有畏懼老板的毛病。在走廊上、電梯里或在餐廳里,遇到老板,他都不會主動打招呼,反而迅速離去。即使自己的主管不在,老板找上門來,他也縮在一旁,一概扮作不知,馬虎應付了事。這樣一來,他和老板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產生了隔膜,他給老板唯一的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動。老板怎么會把升職的機會給一個不敢和自己說話、交往的人呢?

不主動與老板交往,可以說是一種對自己的前程和發展不負責的態度及行為,一個不在老板視線范圍內的員工,根本就沒有擔當重任的機會,又何談成功呢?

因此,作為員工,你要想縮短并盡快消除你與老板之間的心理距離,與老板順利溝通,得到老板的信任,那么你就應當積極地行動起來,及時主動地接近老板。

想主動與老板溝通的人,應懂得主動爭取每一個溝通機會。事實證明,很多與老板匆匆一遇的場合,可能決定著你的未來。

比如,電梯間、走廊上、吃工作餐時,遇見你的老板,走過去向他問聲好,或者和他談幾句工作上的事。千萬不要像其他同事那樣,極力避免讓老板看見,僅僅與老板擦肩而過。能不失時機地表明你與老板興趣相投,是再好不過了。老板怎會不欣賞那些與他興趣相投的人呢?也許你大方、自信的形象,會在老板心中停留較長的一段時間。

小楊在合資公司做白領,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司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見到老板時適當展示一下自己就好了。

湯姆的同事吉米也有同樣的想法,但是他進了一步,刻意去打聽老板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約會在何時坐電梯,以便能夠在坐電梯時遇到老板,哪怕打個招呼也好。

他們的同事約翰更進一步,他詳細地了解了老板的奮斗經歷,弄清了老板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所關心的問題等等,并精心設計出幾句簡短卻有分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電梯。在跟老板打過幾次招呼后,終于有機會跟老板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理想的職位。

愚者常常錯失機會,智者善于抓住機會,成功者長于創造機會。機會只給予做好準備的人,而這“準備”二字也并非只是說說而已。

一名優秀的員工應該是主動讓老板了解自己的人。表面上這是讓老板可以掌握整個方向,實際上卻是在累積你對老板的影響力,讓他放心授權。

上司處事看人,并非處處是用理智思考的,情感因素在其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絕對的客觀是做不到的。而一般說來,上司的親屬和朋友,在感情的深厚程度方面,要明顯地高于他人,這其中也包括秘書在內。所以,這些人的看法對上司是很有影響力的。有的秘書不注意加強這方面的溝通,得罪了上司的夫人或者他的摯友,最后留下不好的印象,短短的一句話:“我覺得你的那個秘書有點兒……”就會毀掉你在上司面前的好印象。

一般上司看人,往往并不拘泥于自己的一隅之見和主觀印象,他們往往會更多地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力求對你作一個客觀的、全面的、多角度、深層次的考察。然而,誰的評價比較可信,恐怕就要數親朋好友了。在上司的眼里,這些人的話未必正確,卻是從維護自己切身利益的角度出發的,即使是有所偏激,肯定也不乏真知灼見。

多說“我們”少說“我”

一家公司招聘員工,最后要從3位應聘人員中選出2位。他們給出的題目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3個人一起去沙漠探險,在返回的途中,車子拋錨了。這時,你們只能選擇4樣東西隨身帶著。你會選什么?這些東西分別是:鏡子、刀、帳篷、水、火柴、繩子、指南針。其中帳篷只能住2個人,只有1瓶礦泉水。

男士甲選的是:刀、帳篷、水、火柴。

面試經理問他:“為什么你第一個就要選刀?”

男士甲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帳篷只夠2個人睡,水只有1瓶,萬一有人為了爭奪生存機會想害我呢?所以,我把刀拿到手,也就等于把主動權抓到了自己手中。”

女士乙和男士丙選的4樣物品為:水、帳篷、火柴、繩子。

女士乙解釋說:“水是必需品,雖然只夠1個人喝,但可以省著點,相信也能夠使3個人一起堅持到最后;帳篷雖然只能容納2個人睡,但是可以3個人輪換著來休息;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而繩子可以用來把3個人綁在一起,這樣即使在風沙很大、看不見物體的時候,隊伍也不會分散。”男士丙給出的解釋與女士乙相同。

最后,男士甲被淘汰出局。

小孩在做游戲時,常會說“我的”“我要”等,這是自我意識強烈的表現。這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或許無關緊要,但若長大成人以后仍然如此,就會給人一種自我意識太強的壞印象,人際關系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同樣的事往往會因說話者的態度不同,而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覺。因此善用“我們”來制造彼此間的共同意識,對促進我們的人際關系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沒有做什么,同事們和我一樣戰斗在工作第一線,尤其領導更是起了帶頭作用,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所以今天大家給我的榮譽,我覺得不能歸于我一人,功勞應是大家的。”在一些表彰會上,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其實這些話多半言不由衷,因為明明工作就是一個人干的。但是把“我”說成“我們”,一來顯得自己謙虛,二來讓領導和同事們聽著都很舒服:他還有點眼光。

可能你會感到不公平,不過讓心中不平之人聊可自慰的就是,你做了事情但是把功勞和大家分享了,你在別人心中的地位就會逐漸提高。例如工作上有了業績,升職了,加薪了,不妨和同事們慶祝一番,對老板說聲“謝謝”,對下屬的配合與支持表示真誠的感謝,甚至是那些嘲笑過你的人,也要為他們給了你前進的動力而有所感謝,

假如你真的照做了,你身邊的人將扶持著你走向更高的位置,他們期待著,仰望著你的高度,希望你能給自己帶來榮譽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榮譽,而不是嫉妒或冷眼旁觀。你主動把“高帽子”饋贈給了別人,別人也會反過來恭恭敬敬地維護和支持你。

走進老板辦公室,說出你的加薪要求

工作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生存的必需,那么我們就要在工作中維護自己合理的權益。如果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障,那么工作起來一定是不順心的。所以,如果你覺得老板給你的薪水與你的付出不成正比,你覺得你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加薪,那么,勇敢走進老板的辦公室,說出你的要求。

要求加薪,必須秉持委婉與中肯的態度,以下有幾個步驟:

1.了解上司的需求

事先了解上司的需求與目前待解決的問題。上司的需求,最好能與我想加薪的理由結合在一起。

2.確立加薪的原因

理清我在意的是什么?我的疑慮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上司知道的狀況是什么?你在意的不一定要告訴上司,但是你必須理清。

3.搜集說服的資料

盡量找出有力的數據與證明來說服上司。比如,想要強調工作的分量增加了,可以用數據比較過去兩年與今年的工作量,讓上司作為參考。

4.講清楚說明白

把想問上司的問題問清楚,中國人盡管喜歡“不直接”的溝通,但是還是需要把自己想要加薪的原因說清楚。比如,許多人常間接地問上司:“我3個月的試用期到了,是不是應該有績效考核?”建議還是直接對上司說:“3個月試用期到了,我認為我的表現為公司爭取了許多業績,您認為,是不是值得加薪呢?”

5.詢問上司的看法

清楚說明想要加薪的原因之后,一定要反問上司的看法如何,大多數人單方面說完想要加薪的原因之后,就不了了之。建議你陳述完后,可以問上司說:“您覺得呢?”

6.根據響應修正自己的要求

也許上司做了解釋,表明暫時無法加薪,但是,不要馬上就放棄,你必須再修正你的要求,再次詢問上司的看法。

7.得出具體結論

談加薪就像談合約,在合約上應該有清楚、明確的同意事項與時間,讓雙方知所依循。但是許多人往往不好意思問,或忘了向上司要求具體的結果,比如,時間、數目,等等。建議你可以說:“我知道公司目前有困難,我自己也必須考慮我生活上的需求。我想知道,您什么時候可以給我答案?”

如果一開始你覺得沒有把握,那么,事先找一個朋友和你練習一下,想想上司可能會向你提出什么問題,看看你能否能熟練地回答所有的問題。最后,想象滿懷自信地提出加薪要求的情景。假如連你也不能肯定自己值得加薪,又怎能說服上司這樣做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永吉县| 永顺县| 井冈山市| 会宁县| 永定县| 安丘市| 广德县| 德安县| 鹤岗市| 鄂托克前旗| 长乐市| 平定县| 岳阳县| 垫江县| 平顶山市| 富阳市| 称多县| 榆林市| 东平县| 洛阳市| 赣榆县| 无极县| 祥云县| 镇平县| 含山县| 崇左市| 泽州县| 和田市| 松阳县| 阳信县| 化隆| 合江县| 嘉义县| 景谷| 邵东县| 三都| 墨玉县| 扬中市| 武威市|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