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放下你的架子,尊重孩子(2)

一個孩子需要有機會與個性不同的孩子交往,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例如:孤僻的孩子需要較開朗的朋友;過分受到保護的孩子需要自主性較強的玩伴;膽怯的孩子需要和較勇敢或富于冒險精神的孩子在一起;幼稚的孩子能從與比較成熟的玩伴們的交往中得到益處;愛幻想的孩子需要更平凡一些的孩子影響;霸道的孩子可以由強壯而不好戰的玩伴來矯正。因此,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建議孩子和不同個性的朋友在一起相處,并鼓勵他們之間建立相互矯正的關系。

2.培養廣泛興趣,增強自信心

如果你不會游泳,你就不會被邀去游泳;如果你不會跳舞,你就不會被邀去參加舞會。當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善長,就有了自信心,并為他們結識新朋友提供了機會。心理學家怕恩特兌:“友誼建立在共同興趣的基礎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養他們的廣泛興趣。這樣,在參加共同活動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間的友誼。”

3.給孩子足夠的選擇余地

孩子需要人指導,也需要自己決定一些事。

老李的兒子揚揚11歲時交了一個朋友,老李發現兒子的朋友喜歡和人爭辯,生活習慣也不好。這位朋友來家里玩,不經允許就到廚房里拿食品。老李向揚揚提出來,但決不強求孩子停止和這位朋友的往來,很快,揚揚在接觸中親身感到這位朋友蠻橫、粗俗,不愿再和他來往了。

4.要引導孩子交“諍友”

“諍友”是指敢于直言不諱地開展批評的朋友。真正的友誼,既要與朋友分享歡樂,為朋友排除煩惱,分擔不幸;又要當朋友言論、行為上有了缺點和錯誤時,能坦率提出批評,誠懇提出忠告,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5.讓孩子感到他的朋友在家中會受到歡迎。

孩子和他的朋友在家中相處得越融洽,就越不可能去外面尋求刺激。這就為孩子交友打下健康的基礎。

對10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對他朋友的直接指責,很可能導致孩子的反對;而間接的、巧妙的批評則要有效些。你可以對他說:“這孩子常闖禍,你和他在一起可要注意!”

如果孩子繼續與那個不討人喜歡的朋友交往,你可以制訂一個嚴格的作息制度來限制他們,并告訴你的孩子,這是你規定中的一個條款,希望他能嚴格遵守。

6.為孩子做出榜樣。

記著別人的生日并安排和朋友聚會的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告訴他們的孩子如何和朋友建立友誼,孩子會從父母和朋友的交往中學到很多東西。

沒有比友誼更貴重的禮物。在充滿愛、耐心和溫存的指教下,父母能使孩子們學會這些方法。

⊙與孩子商量,尊重他的發言權

〖場景再現〗

有一個叫李剛、另一個叫王海的兩個男生,他們的父母失業了,兩個家庭都陷入了困境。面對同樣的境況,兩個孩子的表現卻截然不同。王海依舊沒有改變穿耐克、喬丹等名牌,跟著時尚走的習慣,最近又迷上了網吧,并且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更別說按時上課了。

“海兒是全家的希望,只要他讀書好,將來有出息就行,沒想到他連課都不上!”王海的父親感到非常失望,“但我們還是覺得孩子應該擁有這個時代給予他們的快樂,再苦再累也不能讓孩子覺得委屈,不能讓他來承受父母因工作失敗而帶來的酸楚。所以,我們從不在孩子面前傾訴失業后的失落,更不會抱怨掙錢太辛苦和受到太多的委屈,照常滿足他的吃穿要求和他想要的零花錢,沒想到這孩子把我們對他的期望拋到了九霄云外。”

而李剛卻和王海大有不同,雖然有時上學也常遲到,可是成績卻有進無退。

原來李剛的父母下崗后又另起創業,白天黑夜顧不了家,但思前想后,李剛的父母還是將實情告訴了孩子,與孩子商量商量應該怎么辦。“有句古話不是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嗎?我們生活困難,孩子是家庭成員,有義務做貢獻,幫助家庭早日脫離困境。”

李剛的父親是一個性情爽朗的人,提起兒子就樂呵呵的:“與孩子商量后,孩子也很樂意,主動提出照顧好奶奶和搞好自己的學習。我們有時回家累了,他還會為我們捶捶背,按摩按摩。這孩子一歲多就會為我們添飯、拿拖鞋,我們就沒不放心過,只是表揚鼓勵他,并教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遇到什么困難也會與他商量,請他幫助想辦法。我們常對孩子說的就是‘我們都是家庭中的一員,要相親相愛,盡職盡責’,兒子做到了,他關心每個家人,把奶奶也照顧得挺好,這可解決了我們家的大問題了。而且聽說他現在學習也沒耽誤,真是讓我們高興,也太難為孩子了。”

【深度詮釋】

“這件事爸爸媽媽想聽聽你的意思。孩子,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咱們商量一下看怎么解決好。”作為家長,在尊重孩子的發言權方面你是否這樣做了。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一員。可是,許多父母在決定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時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是的,生活中純粹的大人之間的事沒有必要不讓孩子知道,可是還有很多事是完全應該讓孩子也參與討論的,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某項決定時。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更不要以為孩子是你的,你就可以隨便對他做出決定。

事實上,只要是家庭的成員,即使年齡小,總歸是一個人,他有權知道關于自己以及家里的事情,有權參與家庭事件的討論與決定。

由此,我們作父母的要時刻記得,孩子是家庭重要的一分子,許多事情,不要忘記彎下腰與他平等商量。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某件事,大人和孩子各自的觀點都被擺出來,做父母的把意見耐心地傳遞給孩子,讓他思考判斷,然后耐心地聽取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置于孩子的思維高度,總能找到每個問題最合適的答案。

當然,商量,不是父母發號施令,而是要使每個問題的解決都打上“民主”的印記。商量更不是遷就,而是父母與孩子對話、溝通、相互了解,形成雙方可接受的意見或辦法。

如果你還在抱怨孩子不理解你,老跟你作對,那么就先想想自己是否在理解和尊重了孩子的基礎上與孩子商量了?

【專家支招】

學會與孩子商量,可以從下面的小事開始:

你現在不想睡覺嗎?明早你能夠按時起床上學嗎?

你又要這么多錢做什么?給一半可以嗎?

舊文具盒扔掉買新的,可是這不在我們這個月的消費計劃里,怎么辦?

……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寫過一篇文章,叫《商量,商量,再商量》,這一點對于孩子的學是十分必要的。卡耐基不是也曾經這樣說過嗎:對待殺人犯,還該講三分道理哩。與孩子商量,完全可行,作父母的趕快試試吧,一定會發生你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許多父母也想和孩子商量,但往往不知道怎樣做才合適。那么,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

1.尊重孩子的每一個意愿和想法,給孩子一個自主決定的機會

尊重孩子的權利,就是要征得孩子的同意,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并且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給予引導,這也是民主家庭中父母為孩子應當負起的一個責任。

2.父母在決定之前,不妨先聽聽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現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那么,如果讓孩子學,一定要仔細觀察,再選擇一種比較適合孩子性情及興趣的才藝。千萬不要讓他一下子接觸太多,或強迫他學習沒有興趣的東西,破壞了他以后學習的信心和欲望。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場景再現〗

肖琳是個充滿幻想的女孩子,喜歡寫作,夢想能成為一個大作家。她每天都會把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上了初三,馬上要中考了,學習和生活越來越緊張起來,可是她每天還是堅持2000字的創作,這樣有些影響學習,學習成績開始下降。

這學年的期中考試過后,肖琳的媽媽到學校開家長會,才知道肖琳的成績已經由原來的上游下降到了班里的中游,媽媽很是生氣。回到家里,直接奔入肖琳的房間,還沒開始說話,就看到了肖琳桌子上擺著一摞的手寫稿,自然是氣不打一處來,二話不說就把這些稿子打翻在地。肖琳看到媽媽的這種做法,看到自己珍貴的書稿被隨便丟到地上,很傷心。哭著對媽媽說:“你知道這些書稿付出了我多少心血?對我有多重要嗎?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媽媽在氣頭上,聽不進肖琳說的任何一句話,不由分說地罵道:“能寫點東西能考上高中嗎?能考上大學嗎?你這樣下去,一輩子都沒有出息!你這些東西,都有什么好處?簡直就是不務正業!”

肖琳一下子蒙了,她根本想不到媽媽會說這樣的話,她不知道媽媽怎么會覺得她的夢想竟是如此的幼稚。

【深度詮釋】

天下做父母的,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的,因此有的父母從孩子咿呀學語時就為孩子設計了一幅理想的藍圖,甚至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學的哪種專業都考慮到了。為此,父母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不顧孩子的愛好和理想,強迫孩子按他們自己設計的軌道發展,如果孩子有一點沒有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對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績全盤否定,甚至打罵孩子。確實,隨著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父母這種望子成才、追求上進的良好愿望,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前途,而給孩子過大的壓力,結果讓孩子不堪重負而走向極端,這就太讓人遺憾了。

也許這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他們都不懂,父母們為他們做出的選擇對他們有好處。殊不知,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有著鮮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興趣、志向和理想。孩子為了自己這些目標而努力的時候,是自覺自愿、積極主動的,而且學得又快又好,同時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擔負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就會感到身上的擔子太重了,壓力太大了,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同時也會使孩子失去自己的成長空間和獨立意識,這就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抵觸、反叛與對抗的情緒,出現與父母關系緊張、厭學等現象,甚至走上歧路。也有些孩子會變得精神委靡,對生活、學習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等等,這些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極其不利,甚至可能引發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

【專家支招】

父母千萬不要為孩子設計發展的模式,不要讓孩子做自己的“接力棒”。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孩子也不例外,那么,父母又該如何對待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呢?

1.給孩子一個想成為自己的空間

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讓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有自己的思想和獨立思考的權利,不要讓孩子成為別人怎么想,孩子也要怎么做的盲從的產物,更不要讓孩子成為代替父母實現未盡理想的工具。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和興趣,向孩子提出建議,引導孩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2.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會逐漸形成獨立的意識,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充分地發展,而不是被父母限制在已為他們設計好的框子里。不然的話,他們也會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在補償父母遺憾的同時,留下自己的遺憾。

3.給孩子最后的決定權

對孩子的理想,父母如果覺得是合理的,就應給予尊重和支持。對孩子理想真正的支持應該建立在對孩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之上,以孩子的心理準備和接受能力為前提,然后進行適當的啟發和引導,需要的是精心呵護,不是說教,不是命令,更不是趁機提條件。即使孩子的理想與父母的意愿產生了很大的偏差,也要平靜地與孩子溝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追求的基礎上,通過充分的商量和探討,讓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再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4.對孩子的要求不可過高

父母在尊重孩子理想和追求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些問題: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就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和警示,這樣做很可能就會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

5.精心培養孩子的“理想之苗”

當然,對孩子的理想,父母采取不理不睬或者拔苗助長的做法也都是錯誤的。如果父母們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理想之苗,那么,也許孩子永遠也不可能樹立穩固理想。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樹立理想,并為理想而努力。總之,父母對孩子的理想之苗,要一點點地培養扶持,要細心澆灌滋潤。

孩子的成長之路本身是五彩繽紛的。對于社會來說,不僅需要高層次的人才,更多需要的是普通勞動者。作為父母,培養孩子要順其自然、因材施教,是什么鐵就打什么釘。因此,為人父母者,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從精神上給孩子關愛,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愿望發展,而不要一味地強行讓孩子按照父母設計的軌道生活。

⊙尊重孩子的隱私

〖場景再現〗

麗麗是某校一名初二女生。有一天,她正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間,她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作業忘記帶了,于是急忙又掉頭往家跑。當她掏出鑰匙打開家門時,看到媽媽正從自己的房間里出來,臉上帶著不自然的表情。麗麗走進自己房間去拿作業本,推開房門,她愣住了,她看到自己書桌的抽屜全部敞開著,自己的日記本、同學們送的生日禮物及賀卡等全都胡亂地堆在桌子上。

麗麗非常生氣地質問媽媽:“你為什么翻我的抽屜,隨便動我的東西?”

沒想到媽媽卻比她還生氣:“怎么了?當媽媽的看看女兒的東西還有錯嗎?”

“可是你應該經過我的允許才能看啊!”麗麗很憤怒地回答媽媽。

“小孩子有什么允許不允許的,別忘了我是你媽媽,好了,快去上學吧!”媽媽毫不在乎地對麗麗說。

【深度詮釋】

生活中,很多父母和孩子在“隱私”問題上可能也有過不少交鋒。一封封“地址內詳”的信件讓父母們疑心不止;孩子在日記本中記下心中的真實想法,父母們也希望能夠“拜讀”;而對打到家中的電話,父母們更要例行檢查了……這些關心的行為都讓孩子們感到不舒服。

隱私,是每個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訴他人的秘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隱私,孩子也不例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領域、知識、情感都逐漸豐富起來,自我意識、自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原先無所顧忌敞開的心扉也會隨之漸漸關閉起來。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孩子正在長大,忽略了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秘密,總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無所顧忌地進入孩子的世界、隨意闖入孩子的“隱私地帶”,甚至粗暴干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監聽電話、偷看日記等。

那么,這些孩子為什么對父母偷看他們的日記、私拆他們的信件如此反感呢?又為什么總愛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屜上鎖上一把鎖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长顺县| 宣武区| 博兴县| 汉中市| 横峰县| 汕头市| 达孜县| 三亚市| 莎车县| 邢台县| 呼玛县| 尤溪县| 荆门市| 台湾省| 山东| 临漳县| 休宁县| 临邑县| 常山县| 固安县| 甘谷县| 修武县| 正镶白旗| 大名县| 来宾市| 十堰市| 松原市| 赫章县| 汝州市| 张掖市| 弋阳县| 江陵县| 华池县| 瑞金市| 深州市| 婺源县| 隆昌县| 雅江县| 邯郸市|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