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分清輕重緩急,工作才能舉輕若重(1)

每天有許許多多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如果我們不分主次地進行工作,那么到頭來我們不僅“丟了西瓜”,很有可能我們連“芝麻”也沒有撿到。使一些本來可以“生出效益的時間”白白地浪費掉。聰明的人,知道如何分清輕重緩急,如何提高自己辦事的效率。要想掌控你的工作,就要分清輕重緩急,這樣工作才能舉輕若重。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的觀念非常重要,但它常常容易被我們忽略。

一般而言,我們每天都必須處理許多事務,但是大多數人的習慣都是,可以先通過處理好最次要的事情來實現自我激勵,然后用飽滿的熱情再去解決最重要的工作。遺憾的是,事實并非如此,我們經過一天大量的工作,大都已經筋疲力盡、疲憊不堪,幾乎沒有更多的精力來考慮最重要的事務,并且所剩的時間也不會很多,因此,想要把它做好,真的很難。如果從我們自己的內心開始分析,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人都有嚴重的畏難情緒,會無意識地回避最重要的工作。

一家成功企業在舉行管理人才招聘會時,他們給應聘者出了一道題: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開著一輛車,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一個是快要死的老人,十分的可憐;一個是曾救過你命的醫生,是大恩人,你做夢都想報答他;還有一個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種你做夢都想娶/嫁的人,也許錯過,今生就沒有了。但你的車只能坐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并用最充分的理由,將主考官說服。

參加應聘的人們提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因為每一個回答都有他自己的道理。

有人說:老人快要死了,應該先救他。然而,主考官會反駁每個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為他們的終點站。

有人說:先讓那個醫生上車,因為他救過你,這是個好機會報答他。同樣,主考官反駁道:你可以在將來某個時候去報答他。

也有人說:我要把握機會,接近我心愛的人,因為一旦錯過,可能永遠不會再遇到一個讓我這么心動的人了。主考官更加激烈地反駁道:人要相信緣分,是你的永遠是你的……

大廳里,前來應聘的200人中,只有一個人被雇用了,他認為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能比生命更重要的了。他說了以下的話:“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這道有點智力測驗風味的考題,把大多數應聘者推向了一個進退兩難的絕境。其實,我們的工作環境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在一系列以實現目標為依據的待辦事項之中,有幾個管理者能清楚地知道到底哪些事項應先著手處理,哪些事項應延后處理,甚至不處理呢?

會做事的人在處理這些問題時,往往會一針見血地指出:應按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行事,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應該根據“現在做的,是否有利于更接近目標”這一原則來進行。這里所說的“重要程度”,是指一件事情對實現組織目標的貢獻大小。也就是說一件事情,如果它對實現組織目標的貢獻越大,那么這件事情就越是重要,它越是應該擁有優先處理的特權;如果一件事情,對實現組織目標毫無意義時,那么它就是一件極不重要的事情,理智的人只會將它推遲延后處理。

在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之后,如何“把第一位的事放在第一位”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要想成為一名高效的做事者,就必須克服自己以往的心理習慣,在開始每一項工作時,都必須首先讓自己明白哪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哪件事情是最應該也是最值得花費最大精力去重點完成的,培養自己每天首先處理最重要工作的良好習慣。

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查理斯·舒瓦普曾會見效率專家艾維·利。見面時,艾維·利說自己完全有能力幫助舒瓦普把他的鋼鐵公司管理得更好。

艾維·利說他可以在10分鐘內,將一樣能使對方鋼鐵公司業績提高至少50%的東西交給舒瓦普。接著他遞給舒瓦普一張空白紙,說:“在這張紙上依次按重要性寫下你明天要做的六件大事。”大約5分鐘后,艾維·利說:“現在你需要做的只是把這張紙放進口袋直到明天早上,明天你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這張紙條拿出來,不要看其他的,只做第一項,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做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直到你下班為止。即使你可能用一天的時間只做完了第一件事情,那么也不要緊。因為你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幾個星期之后,舒瓦普給艾維·利寄去一封信,同時寄來了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他在信中說,和艾維·利的會談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一課。

5年之后,這個當年鮮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在艾維·利的提示下,舒瓦普賺得了整整一億美元。

我們做事的時候,很容易犯這樣的錯誤:用各種重要性依次遞減的方法,把一天的時間表安排得滿滿當當的,以至于根本不可能抽出一點“機動時間”去處理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的各類突發事件。如果一旦有始料不及的意外出現,我們就不得不放棄計劃中的重要工作,來應付處理這些突發事件,那么,理所當然今日沒來得及完成的工作,就勢必加進明日的工作表中。事實上,工作不是一次性的百米沖刺,而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賽,給自己如此不斷地加壓,管理者一定堅持不了多久。因此,即使是沒有突發事件的發生,管理者也應當每天留些靈活的“機動時間”,因為你也可利用這些時間去很好地處理一些較次要的問題;或與下屬溝通、聯絡一下感情;也可休息一會,回想一下一天工作中的得失等。這樣,管理者不僅可以從容地完成既定的任務,而且可以從容地面對明天的挑戰。

花點心思去確定事情的重要程度,有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辦事習慣。

工作分清主次,設定優先順序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被習慣束縛著自己的手腳,在處理問題時總是根據事情的緊迫性,而不是按事情的優先程度來安排先后順序,這樣的做法是被動而不是主動的,成功人士不可能這樣工作。

時間管理的精髓在于:有主次之分,設定優先順序。即把要做的事情分成等級和類別,先做最重要的事,再做次要的事。優先保證最重要的事情的時間,就能優先保證做好最重要的工作,從而能夠從大局上控制時間的價值。

比爾·蓋茨認為:那些高效率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時,首先都用分清主次的辦法來統籌做事。

如何分清主次,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比爾·蓋茨歸納了三個判斷標準:

首先應該明白我們必須做什么。

這有兩層意思:是否必須做,是否必須由我做。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親自做的事情,可以委派別人去做,自己只負責督促。

其次應該明白什么能給我最高的回報。

應該用80%的精力來做能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情,而用20%的精力做其他事情。

所謂“最高回報”的事情,即是符合“目標要求”或自己會比別人干得更高效的事情。

最高回報的地方,也就是最有生產力的地方。這要求我們必須辯證地看待“勤奮”。“業精于勤荒于嬉”。勤,在不同的時代有其不同的內容和要求。過去人們將“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孜孜不倦視為勤奮的標準,但在快節奏高效率的信息時代,勤奮需要新的定義了。勤要勤在點子上(最有生產力的地方),這就是當今時代“勤”的特點。

前些年,日本大多數企業家還把下班后加班加點的人視為最好的員工,如今卻不一定了。他們認為一個員工靠加班加點來完成工作,說明他很可能不具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能力,工作效率低下。社會只承認有效勞動。

再次應該清楚什么能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滿足感。

最高回報的事情,并非都能給自己最大的滿足感,均衡才有和諧滿足。因此,無論你地位如何,總需要分配時間做令人滿足和快樂的事情,只有這樣,工作才是有趣的,并容易保持工作的熱情。通過以上“三層過濾”,事情的輕重緩急就很清楚了,然后,以重要性優先排序(注意,人們總有不按重要性順序辦事的傾向),并堅持按這個原則去做,你將會發現,再沒有其他辦法比按重要性辦事更能有效利用時間了。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這樣或那樣的事情,雖然有些都不是眼前最急迫的事情,但是對于長遠、大局來說卻有著重大的意義。比如鍛煉身體,鍛不鍛煉眼前看不出多大差別,但是對于長遠來說卻極為重要,有極深遠的效益。有些人不舍得在這類事上花費時間,實在很不明智,與長遠計算的總賬相比很不劃算。

在效率的管理上,要兼顧長遠性與急迫性,要高度重視對眼前雖不緊急但有深遠影響的事務的處理。這一法則,把效率管理上升到了戰略高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玛纳斯县| 耿马| 苍溪县| 寻乌县| 当阳市| 双鸭山市| 义乌市| 东乌珠穆沁旗| 通江县| 神木县| 武冈市| 鸡西市| 措勤县| 永吉县| 文成县| 贵溪市| 凌海市| 常宁市| 探索| 濮阳县| 泰安市| 平潭县| 介休市| 威信县| 汝城县| 浦北县| 壤塘县| 宜宾市| 桐庐县| 嵊州市| 崇信县| 澎湖县| 方城县| 诏安县| 波密县| 长汀县| 永胜县| 江川县| 浠水县| 梁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