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朋友(1)
- 全球華語小說大系·懷舊卷
- 張頤武
- 3971字
- 2014-03-17 08:58:26
余華
余華:先鋒文學代表作家。著有中短篇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鮮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古典愛情》、《世事如煙》等,長篇小說有《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同時出版有散文、隨筆、文論及音樂評論。
大名鼎鼎的昆山走出了家門,他一只手捏著牙簽剔牙,另一只手提著一把亮晃晃的菜刀。他揚言要把石剛宰了,他說:就算不取他的性命,也得割下一塊帶血的肉。至于這塊肉來自哪個部位,昆山認為取決于石剛的躲閃本領。
這天下午的時候,昆山走在大街上,嘴里咬著牙簽,眼睛里布滿了血絲,小胡子上沾著煙絲。他向前走著,嘴唇向右側微微歪起,衣服敞開著,露出里面的護腰帶。人們一看就知道,昆山又要去打架了。他們跟在昆山后面,不停地打聽著:
“誰呀?昆山,是誰呀?這一次是誰?”
昆山氣宇軒昂地走著,身后的跟隨者越來越多。昆山走到了那座橋上后,站住了腳,他“呸”地一聲將牙簽吐向橋下的河水,然后將菜刀放在了水泥橋的欄桿上,從口袋里掏出一盒大前門香煙,在風中甩了兩下,有兩支香煙從煙盒里伸了出來,昆山的嘴唇叼出了一支,然后將火柴藏在手掌里劃出了火,點燃香煙。他暫時不知道該往何處去。他知道石剛的家應該下了橋向西走,石剛工作的煉油廠則應該向南走,問題是他不知道此刻石剛身在何處?
昆山吸了一口煙,鼻翼扇動了幾下,此后他的眼睛才開始向圍觀他的人掃去,他陰沉著臉去看那些開朗的臉,他注意到了其中一張有眼鏡的瘦臉,他就對著那張臉說話了:
“喂,你是煉油廠的?”
那張瘦臉迎了上去。
昆山說:“你應該認識石剛?”
這個人點了點頭說:“我們是一個車間的。”
隨后昆山知道了石剛此刻就在煉油廠。他抬腕看了看手表,已經一點鐘了,他知道石剛剛剛下了中班,正向澡堂走去。昆山微微一笑,繼續靠在橋欄上。他沒有立刻向煉油廠走去,是因為他還沒有吸完那支香煙。他吸著煙,那些要宰了石剛和最起碼也要割下一塊肉的話,昆山就是這時候告訴圍觀者的。
當時,我正向煉油廠走去,我那時還是一個十一歲的男孩。這一天午飯以后,我將書包里的課文倒在了床上,將干凈衣服塞了進去,又塞進去了毛巾和肥皂,然后向母親要了一角錢,我告訴她:
“我要去洗澡了。”
背上書包的我并沒有走向鎮上收費的公共澡堂,我要將那一角錢留給自己,所以我去了煉油廠的澡堂。那時候已經是春天的四月了,街兩旁的梧桐樹都長出了寬大的樹葉,陽光明亮地照射下來,使街道上飛揚的灰塵清晰可見。
我是十一點四十五分走出家門。我將時間計算好了,我知道走到煉油廠的大門口應該是十二點正,這正是那個看門的老頭坐在傳達室里吃飯的時間,他戴著一副鏡片上布滿圓圈的眼鏡,我相信飯菜里蒸發出來的熱氣會使他什么都看不清楚,更不要說他喜歡埋著頭吃飯,我總是在這時候貓著腰從他窗戶底下溜進去。在十二點半的時候,我應該赤條條地泡在煉油廠的澡堂里了。我獨自一人,熱水燙得我屁眼里一陣陣發癢,蒸騰的熱氣塞滿了狹窄的澡堂,如同畫在墻上似的靜止不動。我必須在一點鐘來到之前洗完自己,我要在那些油膩膩的工人把腿伸進池水之前先清洗掉身上的肥皂,在他們肩上搭著毛巾走進來的時候,我應該將自己擦干了。因為他們不需要太長的時候,就會將池水弄得像豆漿似的白花花地漂滿了肥皂泡。
可是這一天中午的時候,我走到那座橋上時站住了腳,我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煉油廠看門的老頭快吃完飯了,那個老頭一吃完飯就會背著雙手在大門口走來走去,而且沒完沒了。他會一直這么走著,當澡堂里的熱水冰涼了,他才有可能回到屋子里去坐上一會兒。
我站在橋上,擠在那些成年人的腰部,看著昆山靠在橋欄上一邊吸煙,一邊大口吐著痰。昆山使我入迷,他的小胡子長在厚實的嘴上,他說話時讓我看到肌肉在臉上像是風中的旗幟一樣抖動。我心想這個人腮幫子上都有這么多肌肉,再看看他的胸膛,刺刀都捅不穿的厚胸膛,還有他的腿和胳膊,我心想那個名叫石剛的人肯定是完蛋了。昆山說:
“他不給我面子。”
我不知道昆山姓什么,這個鎮上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姓,但是我們都知道昆山是誰,昆山就是那個向別人借了錢可以不還的人,他沒有香煙的時候就會在街上攔住別人,笑呵呵地伸出兩只寬大的手掌拍著他們的口袋,當拍到一盒香煙時,他就會將自己的手伸進別人的口袋,將香煙摸出來,抽出一支遞過去,剩下的他就放入自己的口袋。我們這個鎮上沒有人不認識昆山,連嬰兒都知道昆山這兩個字所發出的聲音和害怕緊密相連。然而我們都喜歡昆山,當我們在街上遇到他時,我們都會高聲叫著他的名字,我五歲的時候就會這樣叫了,一直叫到那時的十一歲。這就是為什么昆山走在街上的時候總是春風滿面?他喜歡別人響亮地叫著他的名字,他總是熱情地去答應,他覺得這鎮上的人都很給他面子。
現在,昆山將煙蒂扔進了橋下的河水,他搖著腦袋,遺憾地對我們說:
“石剛不給我面子。”
“為什么石剛不給你面子?”
那個瘦臉上架著眼鏡的人突然這樣問。昆山的眼睛就盯上了他,昆山的手慢慢舉起來,對著瘦臉的男人,在空中完成了一個打耳光的動作,他說:
“他打了我老婆一巴掌。”
我聽到了一片欷歔聲,我自己是嚇了一跳,我心想這世上還有人敢打昆山的老婆,然后有人說出了我心里正想著的話:
“他敢打你的老婆?這石剛是什么人?”
“我不認識他,”昆山伸手指了指我們,“現在我很想認識他。”
瘦臉的男人說:“可能他不知道打的是你的老婆。”
昆山搖搖頭:“不會。”
有人說:“管他知道不知道,打了昆山的老婆,昆山當然要讓他見血,昆山的老婆能碰嗎?”
昆山對這人說:“你錯了,我的老婆該打。”
然后,昆山看了看那些瞠目結舌的人,繼續說:
“別人不知道我老婆,我能不知道嗎?我老婆確實該打,一張臭嘴,到處搬弄是非。她要不是我昆山的老婆,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打她耳光……”
昆山停頓了一下,繼續說:
“可是怎么說她也是我老婆,她說錯了什么話,做錯了什么事,可以來找我,該打耳光的話,我昆山自己會動手。石剛那小子連個招呼都沒有,就打了我老婆一耳光,他不給我面子……”
昆山說著拿起橋欄上的菜刀,微微一笑:
“他不給我面子,也就不能怪我昆山心狠手毒了。”
然后,昆山向我們走來了,我們為他閃出了一條道路,人高馬大的昆山在街道上走去時就像河流里一艘馬力充沛的客輪,而我們這些簇擁在他身旁的人,似乎都是螺旋槳轉出來的波濤。我們一起向前走著,我走在了昆山的右邊,我得到了一個好位置,昆山手里亮閃閃的菜刀就在我肩膀前擺動,如同秋千似的來回蕩著。這是一個讓我激動的中午,我第一次走在這么多的成年人中間,他們簇擁著昆山的同時也簇擁著我。我們聲音響亮地走著,街上的行人都站住了腳,他們好奇地看著我們,發出好奇的詢問,每一次都是我搶先回答了他們,告訴他們昆山要讓石剛見血啦,我把“血”字拉得又長又響,我不惜喊破自己的嗓子,我發現昆山注意到了我,他不時地低下頭來看我一眼,我看到他的眼睛里充滿了微笑。那時候我從心底里希望這條通往煉油廠的街道能夠像夜晚一樣漫長,因為我不時地遇上了我的同學,他們驚喜地看著我,他們的目光里全是羨慕的顏色。我感到自己出盡了風頭。陽光從前面照過來,把我的眼睛照成了一條縫,我抬起頭去看昆山,他的眼睛也變成了一條縫。
我們來到了煉油廠的大門口,很遠我就看到了傳達室的老頭兒站在那里,這一次他沒有背著雙手來回踱步,而是像鳥一樣地將腦袋伸過來看著我們。我們走到了他的面前,我看到他鏡片后面的眼睛看到了我,我突然害怕了起來,我心想他很可能會走過來一把將我揪出去,就像是我的父親,我的老師,還有我的哥哥經常做的那樣。于是我感到自己的頭皮一陣陣地發麻,我抬起頭去看昆山,我看到昆山的臉被陽光照得通紅,然后我膽戰心驚地對著前面的老頭兒喊道:
“他是昆山……”
我聽到了自己的聲音,又輕又細,而且還像樹葉似的抖動著。在此之前,老頭兒已經閃到了一旁,像剛才街道旁的行人那樣好奇地看著我們。就這樣,我們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這老頭兒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阻擋之意,我也走了進去,我心想他原來是這么不堪一擊。
我們走在煉油廠的水泥路上,兩旁廠房洞開的門比剛才進來的大門還要寬敞,幾個油跡斑斑的男人站在那里看著我們,我聽到有人問他們:
“石剛去澡堂了嗎?”
一個人回答:“去啦。”
我聽到有人對昆山說:“他去澡堂了。”
昆山說:“去澡堂。”
我們繞過了廠房,前面就是煉油廠的食堂,旁邊是鍋爐房高高的煙囪,濃煙正滾滾而出,在明凈的天空里擴散著,變成了白云的形狀,然后變成了消失。兩個鍋爐工手里撐著鐵鏟,就像撐著拐杖似的看著我們,我們從他們身旁走了過去,來到了澡堂的門前。已經有人從澡堂里出來了,他們穿著拖鞋抱著換下的衣服,他們的頭發都還在滴著水,他們的臉和他們的赤著的腳像是快要煮熟了似的通紅。昆山站住了腳,我們都站住了腳,昆山對那個戴眼鏡的瘦臉說:
“你進去看看,石剛在不在里面。”
戴眼鏡的瘦臉走進了澡堂,我們繼續站著,更多的人圍了過來,那兩個鍋爐工拖著鐵鏟也走了過來,其中一個問昆山:
“昆山,你找誰呀?誰得罪你啦?”
昆山沒有回答,別人替他回答了:
“是石剛。”
“石剛怎么了?”
這一次昆山自己回答了:
“他不給我面子。”
然后昆山的手伸進了口袋,摸索了一陣后摸出了一支香煙和一盒火柴,他將香煙叼在了嘴上,又將菜刀夾在胳肢窩里,他點燃了香煙。那個瘦臉的男人出來了,他說:
“石剛在里面,他正往身上打肥皂……”
昆山說:“你去告訴他,我昆山來找他了。”
瘦臉男人說:“我已經說了,他說過一會就出來。”
有人問:“石剛嚇壞了吧?”
瘦臉的男人搖頭:“沒有,他正在打肥皂。”
我看到昆山的臉上出現了遺憾的表情,剛才我在橋上的時候已經看到了這樣的表情,剛才是昆山認為沒有給他面子,現在昆山的遺憾是因為石剛沒有他預想的那樣驚慌失措。這時候有人對昆山說:
“昆山,你進去宰他,他脫光了衣服就像拔光了毛的雞一樣。”
昆山搖搖頭,對瘦臉男人說:
“你進去告訴他,我給他五分鐘時間,過了五分鐘我就要進去揪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