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選擇志向,開拓一片新天地(5)
-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大全集(超值金版)
- 雅瑟 鳳蓮
- 3522字
- 2014-03-14 16:33:5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坐標,給自己的人生定位,每個人也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去努力奮斗,盡管有很多人失敗了,但是我們要像歌詞里唱的那樣:只要心中有個太陽,心靈就不會暗淡無光。
茫茫的雪原上,嬌嫩的麥苗熬過那些數九嚴冬,用新綠去擁抱春天。在漫漫歸途中,年輕的大雁耐住遠行之苦,用雙翼迎來洞庭的一泓春水。那種精神,源自“目標”的力量!目標可以溫暖麥苗的身心,可以賜給大雁另一雙翅膀。
余純順的一生是為自己的志向而拼搏的。在那藍色的帳篷籠里,余純順無聲無息地躺在那令人窒息的沙丘上。他只身獨闖天涯,最終沒能走出那曾經吞噬了無數生靈的死亡之海羅布泊。為創“曠世未競之舉”,他“九死亦向前”,無怨無悔,終于像一個銅像般地倒了下去……
這就如諸葛亮所說的“志當存高遠”。的確,一個人要成大才,就必須有一個正確而高遠的志向。許多有成就的人和余純順一樣都有高遠的志向。志向的正確與否、高遠與否,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余純順那樣為了自己的志向而奮斗一生。正是因為這一點,人民就永遠銘記著“余純順”這個名字。
一個人雖然有了崇高的志向,但這并不等于他有了豐功偉績,最主要的還是在于行動。志向是奮斗的力量源泉,而奮斗則是實現志向的必要過程。這過程或長或短,或艱苦或輕松,但是不能沒有。
余純順的目標是以徒步走遍中國,他不是定下目標就完了。從一九八八年起的八年中,他走訪了我國三十三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完成了五十九個探險項目。他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向自己的目標。如果他的雄心壯志只留在紙上,鎖在抽屜里,也許他今天依然活得安然自在。那么,他的名字將會永遠的淹沒于塵埃,壯志將只能是一頁廢紙!
古今中外,大多成功人士他們都經歷過艱苦卓絕的拼搏。伽利略在教會的殘酷迫害下,仍艱苦地進行著有悖神學理論的天體運行研究;馬克思為了《資本論》,在大不列顛博物館留下兩行深深的腳印;陳景潤在潛心研究數十年后留下的那六麻袋草稿紙……這一切無不說明了拼搏的艱苦過程。
對于余純順英年早逝,也許有人會認為他有點傻。那就錯了!生命的價值并非以天來進行核算的。一個為志向而奮斗的生命,即使是非常的短暫,也遠比一棵無所事事的“不老松”要強、要有價值。有人覺得他傻,因為他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物質財富,但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是沒有限量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為實現壯志而奮斗、拼搏的生命及其價值簡直就是偉大的!
前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曾寫過這樣一句話:“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遠大而固定的目標結合起來。”在你立下遠大志向的同時,只有為之去努力,我們才能擁有更美好更快樂的明天。
《山海經》中寫到了“夸父逐日”的悲壯傳說。夸父也就是為了追趕太陽而長年累月奔跑。就在他要追上太陽的那一刻,主要是由于口渴而喝干了黃、渭二河之水,但是卻依然感到不足,結果頂不住干渴炎熱的煎熬死在了曬谷。
很多人讀完這則“荒誕”的故事后,對他很不理解:是什么驅使夸父用生命去追逐太陽呢?其實像這樣的道理是非常簡單的,世間萬物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地努力奮斗。只因他心中有一個目標,有一個太陽。為了這個目標,他就心甘情愿用畢生去奮斗,去追逐。
因此,無論就業或創業,事先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在確定目標之后,千萬不可操之過急,要努力奮斗一番,在遭到挫折時,永不放棄。
不管在任何時候,你都要記住這樣一句名言:成功的最大的障礙,就是放棄。人生就如爬階梯一樣,必須一步一階,絲毫取巧不得;只有一步一階,全力以赴,以積極執著的態度來完成各項工作。一旦遇到失敗、挫折時,不要退縮,不要動搖。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暫時的失敗所擊到。在你向成功之巔攀登的路途當中,必須清醒地明白:梯子上的每一級橫級放在那兒是讓你擱腳的,是讓你向更高處爬的。只要做到這些,你必將會抵達成功的山頂。
美國總統林肯,在大半生的奮斗和進取中,有九次失敗只有三次成功,而第三次成功就是當選為美國的第十六屆總統,那屢次的失敗并沒有動搖他堅定的信念,而是起到了激勵和鞭策的作用。每個人都難免要遇到挫折和失敗,林肯面對失敗沒有退卻、沒有逃跑,他堅持著、奮斗著。他始終都是充滿信心向命運挑戰,他壓根就沒考慮過要放棄努力,他不愿放棄,所以他成功了。
我們要認準人生奮斗的目標,積極進取,也許路途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艱難,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流言蜚語,但絕不放棄。有句話說得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堅定地走自己選定的道路,相信自己每走一步,就是向接近成功的目標邁進一步。千萬不要因為一些流言蜚語而迷失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如果是那樣的話,終其一生,你也將一事無成。
哲人說,人生的道路盡管漫長,但要緊處就那么幾步。對于人生來說,奮斗固然重要,但是能否抓住機遇顯然也是非常關鍵的。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一次努力抵得上平時幾次、幾十次,甚至幾百次的努力。從這一意義上講,在關鍵時刻把握人生就實現了人生的乘法。比爾·蓋茨在人生關鍵時刻選擇了微軟,這一事業為他日后的輝煌奠定了基礎。人在關鍵的時候,需要勇氣、認真和耐心,目標一旦確定了,奮斗才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在漫漫的人生中,人的心靈需要翱翔于藍天,接受風刀霜劍的洗禮。需要游弋于大海,接受驚濤駭浪的考驗。需要馳騁于荒原,接受荊棘沼澤的磨練。所有的這一切,都足以讓人的一顆心遍體鱗傷,疲憊不堪。只有執著追求的信念才能激起生命的活力。讓心充溢生命的力量,奮斗不已。
不經歷一番寒風徹骨,哪來的梅花撲鼻香。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不管生活怎樣對待你,目標和理想始終是前進的動力,信念是堅持的理由,永不放棄拼搏與追求,生活就會加倍地給予和補償你。
一定要記住,在人生的路途中放飛希望,用執著的追求抒寫無悔的人生。人生也就是為了目標而奮斗,人生就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精彩,所以,我們需要堅持目標,不懈地奮斗。讓我們用一方沃土種植我們堅定的信念,用一陣春風洗禮我們執著的追求,用一縷陽光鑄就我們堅韌的意志,我們所收獲的足以超越一切庸俗。
量化分解,促進目標的實現。
人生的發展圖示要使目標能夠實現,就必須把目標分解量化為具體的行動計劃,使自己知道現在應該為目標做什么,使自己的目標有了現實的行動基礎。
要想把目標量化分解為具體的行動計劃,通常采用的是“逆推法”。即先確定大目標,然后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目標,由高級到低級層層分解;再根據時限要求,由將來逆推至現在,明確自己現在應該做什么,正好與實現目標的過程相反。分解量化大目標的過程是逆時針,從將來倒推至到現在。而實現目標的過程卻是順時推進,從現在到將來一步步實現的。
無論有著什么樣的目標,也無論目標有多大,每一個目標都要分解到你現在應該做什么,使你現在的行動與你未來的愿望、夢想聯系起來,使目標有了現實的行動基礎,只有這樣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實現。
有人問羅斯福總統夫人:“尊敬的夫人,你能給那些渴求成功特別是那些年輕、剛剛走出校門的人一些建議嗎?”
總統夫人很謙虛地搖了搖頭,但是她又接著說:“你的提問倒令我想起我年輕時的一件事:那時的我在本寧頓學院念書,想邊學習邊找一份工作做,最好是能在電訊業找份工作,這樣還可以修幾個學位。”當時她的父親便幫她聯系,約好了去見他的一位朋友,當時任美國無線電公司董事長的薩爾洛夫將軍。
“等到單獨見到了薩爾洛夫將軍時,他就直截了當地問我想要找一個什么樣的工作,具體哪一個工種?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手下的公司任何工種都讓人非常喜歡,無所謂選與不選了。我便對他說,隨便哪份工作都行!”
“只見將軍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目光注視著當時的我,嚴肅地說:年輕人,世上沒有一類工作叫‘隨便’,成功的道路是目標鋪成的,大目標也是由小目標鋪成的!”
那些表現杰出的人士都是循著一條不變的途徑,從而取得成功的。世界聞名的潛能激發大師美國的安東尼·羅賓先生稱這條途徑為“必定成功公式。”這條公式的第一步,是要知道你所追求的,也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第二步就是要知道應該怎么去做,應該立即采取最有可能達到目標的做法。
假如你認真地去研究成功者的做法,那么你就會發現他們就是遵循這些步驟去做的。一開始先有一些小的目標,從而一步步成就大目標,否則不可能一發即中;可是一定要采取行動,因為坐著等是不行的;接著是擁有判斷能力,知道反饋的性質;然后不斷修正、調整、改變他們的做法,直到有效為止。
如果你知道了自己的目標,并且可以完全投入進去,那么所有的機會都會蜂擁而來。人都有惰性,即使一心想成功的人,也有提不起勁的時候,不過只要你承認這點,并堅持不斷地使惰性屈服,你的成功便指日可待。
因此,要想取得成功,那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明確自己的目標,把自己目標量分化解,最后一步一步地努力達到自己的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