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你為什么讀書——優等生的學習觀(3)

從前,醫生常推薦兒童和康復的病人多吃菠菜,據說它里面含有大量的鐵質,有養血、補血的功能。可是幾年前,前聯邦德國化學家勞爾赫在研究化肥對蔬菜的有害作用時,無意中發現,菠菜的實際含鐵量并不像書上所講的那么高,只有所宣傳數據的十分之一!勞爾赫感到很詫異,他懷疑是不是他所實驗的那種菠菜特殊,于是便進一步對多種菠菜葉子反復進行分析化驗,但從未發現哪種菠菜的含鐵量比別的蔬菜特別高的情況。于是他探索有關菠菜含鐵很高的“神話”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最后發現,原來是90多年前,印刷廠在排版時,把菠菜含鐵量的小數點向右錯移了一位,從而使這個數據擴大了10倍。

這是兩則真實的故事。

現實中,好多人對學習的準確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有的人還振振有詞地說:“我只錯了一個符號,怎么算全錯?怎么著也應該給我一半的分。”有人說:“小數點錯了一位,為什么扣那么多的分?”還有人說:“這次應用題比賽我得了99分,只是在寫除法計算的得數時余數忘寫了。被扣了1分,這沒啥大不了的,我反正會算了。”

在我國,各種重大傷亡事故的頻發,許多是責任心太差,粗心惹的禍。粗心可不是一個小毛病,不要以為在學習中看錯了字,標錯小數點,丟題落題等等是小問題,學習上粗心大意、丟三落四、張冠李戴的失誤會給你的學習帶來很大損失,特別是在將來的一些重大考試中如中考、高考,有些同學只因粗心,使本該得的分白白丟失,甚至有的造成名落孫山,痛失良機。

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性格問題,急性子愛粗心;有時是態度問題,對學習不認真就容易粗心;有的是熟練問題,對知識半生不熟最容易粗心;有的是認識問題,沒認識到粗心的危害……

解決粗心最根本的辦法是養成一絲不茍、認真細致的習慣。

優等生把一絲不茍作為一個學習習慣來要求自己,他們從平時一點一滴的小事起,比如洗碗就得洗干凈,寫字就得寫整齊。干不好就重來,絕不湊合。做事一絲不茍,不允許自己有任何借口。

細節決定成敗。優等生在細節上更是一絲不茍。細節總是容易被人忽視,細節也最容易犯錯。一個人若對知識細節理解不深、記憶不準、常常發生錯誤,那就會降低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優等生深知這一點,他們從重視細節上嘗到甜頭,就會更加重視細節,自然地也就會品嘗到更甜蜜、更碩大的勝利果實。

優等生勇于嘗試。

比克斯是動物心理學的鼻祖,聯結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創建了教育心理學,也是美國教育測驗運動的領袖之一。他生于美國麻省一個牧師家庭,生性害羞、孤獨,只有在學習中才能找到樂趣,也特別有學習的天賦。他一生致力于心理學研究,著述頗多。比克斯對行為主義學派的影響主要來源于他對小雞、小貓研究的結果。

1895年,他到哈佛大學,做小雞走迷津實驗(即走迷宮),后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繼續利用貓和狗等做實驗。他在實驗中發現,最初,小雞小貓小狗都是在死路里轉來轉去,偶爾會找到出口,逃出迷宮,而這通常需要花很長時間。但重復多次以后,小雞小貓小狗在死路中瞎轉的次數都會減少,花費的時間也會減少很多;訓練到一定次數以后,一把它們放入迷宮,它們甚至會立即直奔出口而去,很快就成功逃脫。

比克斯認為,小雞小貓小狗都不是通過推理和觀察而學會逃出迷宮的,它們之所以能夠順利逃脫,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不斷地嘗試,在不斷地嘗試和失敗中慢慢消除那些無用的行為,記住那些有助于逃脫的行為,用比克斯的話說,就是它們已經在這些有用的行為和行為的目標之間建立了聯系。

比克斯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結系統”。同時,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于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

嘗試是學習的本質。真正的學習都是帶有個人意義的嘗試學習。學會學習的著眼點應該是嘗試學習,學會嘗試才能學會學習,沒有嘗試的學習,永遠不能學會學習。

嘗試,促進了人類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從人類的發展史上看,類人猿為了生存,嘗試站立起來,這是其進化成人的關鍵一步,遠古人通過不斷嘗試逐漸學會鉆木取火、打獵捕魚、制造工具,使人類本身獲得了發展。由于人類不斷嘗試,才有千千萬萬的創造發明,造就了豐富多彩的現代文明。

“沒有什么不可能”,人生在于不斷嘗試,學習也是。一種方法不能解開迷題,就再嘗試另一種,不做就永遠不會成功。

有些人總是害怕出錯、害怕遭人取笑、更害怕失敗,縮手縮腳,把自己捆綁在安全范圍內,躑躅不前。

優等生之所以優秀,是因為有一顆可貴的好奇心,他們勇于探索,用于嘗試,積極動腦,永遠走在前面。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成功都始自嘗試和信心。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可挖,往往看似不能實現的事情,只要你勇敢地去嘗試,并真正的為之付出努力,那就有可能成功。你不要以“沒有辦法”或“不可能”的托詞或想法而讓某項學習畫上句號,讓“沒有什么不可能”進駐你的思維里吧,這句話對你會很有好處,有了它,你的學習就會有突破的可能,這樣你在學習中就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優等生不會自我滿足。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學宗師的面前,接受得來不易的黑帶的儀式。這個徒弟經過多年的嚴格訓練,在武林終于出人頭地。“在授予你黑帶之前,你必須接受一個考驗。”武學宗師說。“我準備好了。”徒弟答道,以為可能是最后一個回合的練拳。“你必須回答最基本的問題: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么?”“是我習武的結束。”徒弟答道:“是我辛苦練功應該得到的獎勵。”武學宗師等待著他再說些什么,顯然他不滿意徒弟的回答。最后他開口了:“你還沒有到拿黑帶的時候,一年以后再來。”

一年以后,徒弟再度跪在宗師的面前,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么?“是本門武學中最杰出和最高榮譽的象征。”徒弟說。徒第等啊等,過了好幾分鐘,宗師還是不說話,顯然他很不滿意。最后說“你仍然沒有到拿黑帶的時候,一年以后再來。”

再過了一年以后,徒弟又跪在宗師的面前,師傅又問:“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么?”“黑帶代表開始代表無休止的磨煉、奮斗和追求更高標準的里程的起點。”“好,你已經可以接受黑帶開始奮斗了。”

很多人在學了一項本領后便認為自己已經掌握它了。殊不知,自己其實剛剛跨進了門檻,只是開始而非結束。學習是一項終身的事業,每天的學習,相對于浩瀚的、日益更新的知識,永遠只是一個開始。

法國著名的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莫瓦桑曾說:“我們在學習中,不能停留在已經取得的成就上面,在達到一個目標之后,我們應該馬不停蹄地向另一個目標前進。一個人,應當永遠為自己樹立一個奮斗目標,只有這樣做,才會感到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不斷前進。”

其實,學習就是如此,永不滿足于現有的答案,向更遠處、更深處挖掘,不斷尋找最好的答案,才能走得最遠。

很多人都知道登高望遠天高地闊,但他們大多現實地把目標定在半山腰。一點點的滿足就可以讓他們笑意蕩漾,止步不前。然而你要想事業有成的話,目標,就一定要在最高處。

優等生不會因為有了一點學識就夸耀,有了一點成就就贊嘆。任何優點和美德超越某種界限,它們就會發生轉化。例如,飽學的才華,如果沒有可靠的判斷力相伴隨,經常會轉變成錯誤、自傲和迂腐。

學習永無止境。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優等生不會躺在成績上睡大覺,他們不斷地有疑問,不斷地去尋找最好的答案,永遠行走在學習的路上!

優等生快樂學習。

“明天又是周一了,又要去上學了”。你是否屬于那種提起上學就覺得痛苦的人?如果是的話,就可以肯定地說你的學習處于被動中。就像拉車的馬被鞭子抽著往前趕走不了多遠一樣,用木棒和鞭子灌輸信息的學習很快就會成為一種痛苦。

研究發現,情緒能影響一個人智力的發展。實驗表明,一組兒童在情緒良好情況下平均智商為105,但在緊張狀態下卻降至91,兩者相差十分顯著。看來一個人高高興興地學和愁眉苦臉地學,效果大不一樣。心情高興時,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就會增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產生學習知識的強烈愿望,會感到大腦像海綿吸水一樣,比較容易把知識“吸”進去,進而也會延緩疲勞的時間。而煩惱、焦慮、愁悶、恐懼時,會降低學習的愿望和興趣,抑制思維活動,使疲勞及早到來,從而影響智力活動。

學習不是為了解脫壓力,學習是一種需要。優等生努力營造快樂學習的氛圍,利用豐富多彩的學習手段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樂觀地面對學習上的困難,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

研究表明,快快樂樂學習到的東西比較記得牢。

有位心理學者做了一項“學習達成度”的測驗,分兩組進行:一組是學習的時候,安排一些游戲,讓學習者快樂地學習;另一組是填鴨式的學習。學習完畢,測驗的結果,兩組并沒有什么差別。但經過一個禮拜后再測驗,快樂學習的那一組成績優越很多。這是因為人的大腦有“盡早忘掉會聯想到不愉快的事情”的防衛作用產生的結果。人們往往重視“只要坐在書桌前面就行了”的形式主義。卻不去關心形式背后的實質問題,雖然坐在書桌前,卻夢游周公,引不起更高的學習自發性和意愿。

把學習和快樂結合起來,即使我們不能像隱士那樣超然物外,也要善于為自己制造一個輕松的氣氛。比如每天早晨充滿活力地起床,用手推開窗戶,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鮮空氣,讓身體沐浴在朝陽中,你的愉快情緒從心里升起。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當你將學習看做是一件真正使自己愉快的事,帶著這樣的心情去學習的時候,你的一天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而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就是處在學習的一種最佳狀態,學習使你感到輕松愉快,那么你的潛意識就會自動運作,使你整天保持積極的狀態。

給學習設定一個目標,達成了你就會快樂。

每次學習時在大目標既定的情況下,再去設定一個階段學習目標,小目標經過努力達成了,成就感有了,快樂就跟著來了。

調整心態學習。

告訴自己將要學習一些快樂的事了!將要學到一些早就渴望學到的東西!即使再忙,你也會想辦法騰出時間,坐在書桌前面學習的;而且會想多學一些時間,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語。

不定時地給自己創造一些獎賞,愉悅自己。

個人獎勵可以分為內在獎勵和外在獎勵。你學會一門樂器時獲得的快樂,你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所產生的良好感覺,這些就是內在獎勵。孩子們在做完作業后獲得的糖果,在辛苦學習后的合格證書,這些就是外在獎勵。理論家研究結果說明,盡管獲得外部的積極反饋很有幫助,而真正成功的學習者依靠的是內在動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當然并不全是快樂的。但如果最終目標的快樂大些,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會快樂。

在最基礎性的階段里,可能無法那么快樂地學習。到了某種程度,就看你的方法是否得當,才有可能繼續快快樂樂地學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无锡市| 磐石市| 佳木斯市| 襄垣县| 澄迈县| 永康市| 榆中县| 黄梅县| 瑞丽市| 闽侯县| 铁岭市| 东兴市| 卢湾区| 汝城县| 特克斯县| 永福县| 军事| 上虞市| 尖扎县| 邢台县| 昭苏县| 承德市| 闵行区| 六安市| 从化市| 崇州市| 普格县| 石屏县| 南充市| 白河县| 文山县| 万山特区| 西宁市| 嘉义县| 武义县| 东兰县| 扎鲁特旗| 酒泉市| 苍溪县|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