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激情滿懷的壯麗人生(1)
- 成功不是偶然:馬云的激情人生與創業真經(超值金版)
- 陳錚
- 4547字
- 2014-03-14 09:20:06
他的人生,注定不簡單
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夢想,馬云說自己和大家一樣,小時候有過無數的夢想。想過當司機,想過當售票員,想過當警察,想過當解放軍叔叔,但沒有一個夢想能夠實現,然后不斷地變化自己的夢想。最多的時候,馬云一年內換了七八個夢想。然而這些并不重要,夢想是快樂的,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一定要有夢想,一個人要想幸福一定要有夢想。一個人可以亂想,但是不可以不想。不同時期的馬云有著不同的夢想,小學時想考好的中學失敗了,中考也失敗了,考大學考了三年,畢業后想考哈佛大學還是失敗了。但是他還是愿意再試一次,因為只有一次次地嘗試才有機會獲得成功。
崎嶇的求學之路
馬云說:“小時候其實變換夢想沒有關系,你需要去不斷地想,不斷地去想快樂的事情,其實夢想不需要很大,你去想,你就會做得到?!?
西子湖畔的“好戰少年”
1964年9月10日,杭州西子湖畔一個普通的家庭里,一個瘦小的男童呱呱墜地,他的名字叫馬云。
遺憾的是,這個男孩從生下來的第一天似乎就不如父母所愿,讓天下所有父母都感到頭疼的“壞毛病”——叛逆、倔強、逞強、頑皮、淘氣、屢教不改……都在他的身上發生了。
童年的馬云,身材瘦小,卻喜歡“行俠仗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經常幫別人打架,也打了無數次的架,卻絕少為自己而戰,用他自己的話說,“全是為了朋友,為了義氣”。
那時,馬云剛上小學三年級。少年馬云堅定不移地實踐著他在武俠小說中看到的“俠骨仁心”。到了四年級的時候,他在學校又幫人打架,這次傷得比較嚴重,骨頭都露出來了,沒有麻醉藥,只好直接縫針。醫生擔心,這么小的孩子能受得了嗎?但是,倔強的馬云沒有被嚇倒,沖醫生堅定地點了點頭。這一縫就是13針,疼得馬云差點把牙咬碎了,但他沒掉一滴眼淚,活脫脫的就是一個小“鐵人”。
由于經常為同學出頭,馬云的勇敢逐漸贏得同學們的好感。到了期末班里評三好學生時,他本以為以自己的“好人緣”和“英雄氣概”評個“三好”絕對是十拿九穩的。然而事與愿違,他連候選資格都被無情剝奪了:全班竟沒一人提名他。此時的馬云倍感失落,往常的自信與“英雄氣概”在那一瞬間立刻蕩然無存。就在此時,有一個來自西安的女孩子站起來喊了一句:“我選馬云!”這突如其來的聲音讓少年馬云頓時“受寵若驚”,以至于能不能評上三好學生,他已經不在意了。直到今天,馬云仍記得那個西安女孩的名字:曾瑾。
馬云上學時的成績從來就沒好過,從小學讀到高中,他的成績從來沒有躋身前列。13歲那年,馬云還在讀初中時,他的班里來了位教地理的女老師,課講得非常好,馬云也喜歡上她的課。有一天,這位女老師在課堂上講了自己的一件小事。有一次,她在西湖邊上欣賞風景,旁邊來了幾個外國游客向她問路以及杭州的旅游景點。了解杭州地理的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與外國朋友對答如流,讓外國朋友非常高興,連聲稱贊她。最后,這位老師總結道:“同學們,你們一定要學好地理,不然人家問咱們的時候,如果答不上來,多給中國人丟臉哪!”老師的這句話,讓少年馬云產生了遐想:學不好地理就會給中國人丟臉,可如果光學好地理卻不會說英語,那不也是沒用嗎?此時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頭,他決定發憤圖強,苦學英語,并確定了自己的偉大目標——苦練英語,成為“杭州英語第一人”!
從此,那個不愛學習愛打架的少年不見了。替代他的是一個整天忙碌的孩子。馬云每天堅持聽英語廣播,那位地理老師常去的西湖邊,也成了馬云最愛去的地方,成了他學習英語的“寶地”。每當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游客,馬云就主動湊上去和人家練幾句,還經常免費給老外充當導游,騎著自行車帶著他們圍著杭州城滿大街跑……
馬云的優點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敢說敢做,也不怕出丑、遭人白眼,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學好英語,比什么都重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孜孜不倦的堅持終于換來了豐碩的成果,首先是他這個昔日的“差生”成了老師和同學們公認的英語奇才。其次是由于經常給外國游客做導游,在小小年紀就打下了廣泛的人脈基礎。最后是外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給他以極大的沖擊。據馬云后來回憶,“在和這些外國人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外國人的想法和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讓我了解到外面還有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1979年的一天,一件幸福的事降臨到小馬云的頭上。那天,他結識了一對來杭州旅游的澳大利亞夫婦。那對夫婦非常喜歡這個經常騎著自行車帶著他們跑遍杭州城的中國少年,喜歡馬云的韌勁、樂觀、刻苦,他們結成了忘年之交。在那對夫婦回國以后,馬云還一直和他們保持著長期的通信往來,“幾乎每個禮拜通一次信”。
曲折的高考之路
在各門功課中最讓馬云感到頭疼的,就是數學??吹綌底趾凸剿豌铝恕3跎邥r,他連考2次都名落孫山,最大的原因就是數學太差。馬云自嘲說:“這其中的原因,也許與腦袋太小有些關系?!薄拔掖笥奕糁?,其實很笨,腦子這么小,只能一個一個地想問題,你連提3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
18歲那年,馬云第一次參加高考,在報考志愿表上填了讓自己無比自豪的四個大字:北京大學。結果,那一年他的數學只考了1分。落榜后的馬云覺得自己根本不是上大學的料,也沒那個好命。
馬云是個閑不住的人,考完試后,他準備找個零活賺點錢。他和表弟去西湖邊一家賓館應聘,想做個端盤子、洗碗的服務生。結果,表弟被順利錄用了,他卻被拒絕了。理由很簡單:個兒矮、又瘦、長相難看。無奈之下,馬云只好去尋找那些不要求長相好看只要求有力氣就行的活兒干。通過父親的關系,他找了幾家雜志社,為他們打零工。
在那些辛苦的日子里,馬云顯得很迷惘:自己的未來是什么樣的?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呢?要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嗎?有一天,在給一家文化單位運書時,他撿到了一本書——陜西作家路遙寫的《人生》。閑暇時,馬云隨手翻閱此書,很快就被這部作品吸引住了,并明白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之路,不僅是漫長的,更是充滿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將經歷一番磨煉。正如孟子所說的,“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20多年以后,馬云回首往事時感慨道: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
經過一番思考之后,馬云下定決心:再戰高考!于是,在他19歲那年,信心十足的馬云終于再次走進高考的考場。那一次,他的數學考了19分。但是他并沒有氣餒,一邊打工,一邊復習。20歲那年,馬云準備參加第三次高考??紨祵W的那天早上,馬云一直在背幾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云就用這幾個公式一個一個套。那一次,他的數學考了79分(那時,數學一科滿分是120分)。
高考成績出來后,馬云知道,自己即將跨入大學校門了。不過,若以總分計算,他的成績只能上專科。就在馬云準備進杭州師范學院讀??茣r,令人驚喜的事發生了。由于杭州師范學院的英語專業剛剛升級到本科不久,當年的本科專業居然出現了報考人數少于計劃招生人數的情況。于是,為了完成計劃,外語系的領導們破例作出了讓部分成績優秀的??粕爸鄙北究频奶厥庹?。就這樣,在??粕镉⒄Z成績最好的馬云,幸運地被調配到了本科專業。
閑不住的優秀老師
馬云說過:“我是教師出身,曾經教過6年的書。”6年的教書生涯,讓他收獲了最誠摯的友情,并為日后走上創業之路、成功之路積累了最寶貴的財富;收獲了最純美的愛情,實現了日后為人所稱頌的“人生伴侶+創業伙伴”之美麗夢想;創辦海博翻譯社,讓他一生都信奉四個字:永不放棄。
大學里的愜意生活
1984年,馬云跨進了大學的校門。由于基礎打得堅實,所以他的英語成績始終占據前5名。于是,他把更多心思花在學業之外,參加各種學生社團。
1985年,馬云已經讀大學二年級了。這一年他得到了第一次出國的機會,他的忘年之交——那對澳大利亞夫婦盛情邀請他到家里訪問。這次到國外的機會,讓馬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入學后不久,馬云就參加了學生會。之后他當選為杭州師范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再過不久,他又登上了杭州市學聯主席的位置。
大學4年里,最讓馬云欣慰的,他找到了可以與自己相守一生的人,也就是他日后的同事、創業伙伴兼人生伴侶——張瑛。
張瑛是浙江嵊州市甘霖鎮人,與馬云是同學。馬云雖出生在杭州,但祖籍是浙江嵊州谷來鎮,他的父母年輕時來到杭州。如此說來,張瑛和馬云是很近的老鄉了。他們在大學一年級時認識了,由相識、相知到相愛,兩人共同走過了相濡以沫的日子。多年以來,張瑛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鼓勵著馬云,并最終與他相依相伴,成了馬云忠實的人生伴侶和得力的事業伙伴。畢業之后,他們很快就領了結婚證。張瑛在后來曾這樣回憶道,“馬云不是個帥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帥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組建杭州第一個英語角、為外國游客擔任導游賺外匯、四處接課做兼職、同時還能成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師……”
幾年以后,馬云回到母校演講。彼時的他,不僅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知名企業家,還是母校的特聘教授。馬云動情地說:“很多人認為創業就是為了賺錢,可是我創建阿里巴巴卻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讓自己以后有更多的經驗教給學生。在大學教書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東西,我愛教書。但是我想到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20年以后,我馬云是否還能繼續站在講臺上教書?因為大學生學習的不光是學書本的知識,還有社會實踐。不論我創業成功與否,將來我再回到講臺的時候,至少我會比大學里其他老師多了一些經驗。”
優秀的教書匠
1988年,24歲的馬云,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從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順利畢業。大學四年的潛心“修煉”,早已經讓這個昔日的懵懂少年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他現在是一個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好學生。不過,剛畢業的馬云要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畢業之后,將何去何從?
1988年,改革開放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但是,舊體制向新體制轉軌的步子邁得并不快。在那個年代,大學生是包分配的。根據后來的統計資料表明,1988年從杭州師范學院畢業的500多名本科生,幾乎清一色地被分配到各自家鄉所在的中學去任教。
就在馬云不知道自己將被分到哪所學校的時候,又一個意外驚喜降臨到他的頭上:經領導研究決定,擬分配馬云同學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任教……這是一個足以讓他的所有同學都羨慕得流口水的消息,即使對他自己來說,這幸福也來得太突然了。
院長親自找到馬云,面色凝重地對他說:“為了你的分配,我們費了很大的心思?,F在不少年輕人熱衷于‘下?!浬?,我們不希望你也這樣。你要記住,你頭上是我們杭州師范學院的牌子,至少5年之內你不能讓它倒下!”
馬云任教的高校,叫電子工業學院(現在已經更名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當時,這所以理工科為主要特色的大學,在商務、貿易、外語等學科上師資貧乏。而這正是馬云的特長,尤其是英語,當時是“杭州英語最好的一個”。于是,馬云就成為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英語及國際貿易專業講師。后來馬云又去杭州的一些夜校做兼職講師,并且結識了一大批做外貿生意的老板,為日后創業打下了深厚的人脈基礎。
在電子工業學院任教了6年半,馬云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他的天賦在這時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不喜歡搞一言堂式的死板教學,而是讓學生都能跟著一起互動起來,在一片歡歌笑語中學到知識,更增長見識。即使是給非外語專業的學生上課,馬云也盡量采用全英文式的教學方式,一開始學生們還有很多抱怨,漸漸地他們就開始迷戀這種耳目一新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