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懸疑重重的UFO傳說(4)

在中國早期古籍《莊子·逍遙游》當中,記述有一極北之國被稱為“窮發國”。同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著作《歷史》中說,阿爾泰山下居住著一種“禿頭人”。“禿頭”“窮發”很可能就是指某個民族不留發辮的習俗,二者意思相近,不謀而合。而這些黑石頭石人的典型特點,就是圓形的頭頂上沒有任何發飾。在希羅多德的著作中還說:禿頭人長著“獅子鼻和巨大的下腭”,這種蒙古人種的臉型恰恰在這些石人身上表現得很突出。非常有意思的是,希羅多德說禿頭人在山中看守著黃金,而阿爾泰山的確自古以來就有金礦。學術界所說的草原絲綢之路,在4000年以前就已存在。那時人們交易的商品不可能是絲綢,除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外,最有可能的就是黃金。所以,草原絲綢之路應被稱為“黃金大道”。

值得一提的是,中外古籍對新疆青銅時期的居民稱謂多種多樣,把新疆早期石人都歸結為所謂“禿頭人”的遺留物是否過于簡單?在西方史料中,曾把亞歐草原的一些早期游牧部落稱做斯基泰人。國內部分學者認為,這正是中國先秦史料中提到的塞人,他們也活動在阿爾泰山、天山一帶。那么塞人和禿頭人又是什么關系呢?

在新疆呼圖壁縣的天山深處,有一個叫康家石門子的地方。石門子崖壁之上有一幅面積達100多平方米的巖畫。據考證,這是一幅在世界上都很罕見的生殖崇拜巖畫,而它的創作者正是3000多年前在此游牧的塞人。巖畫上的人物大都體態修長、高鼻深目,具有某些歐羅巴人種的特點,這似乎說明塞人和禿頭人并不是一個民族,這一點在早期石人身上會有所反映嗎?

再有,在布爾津縣文管所里還收藏著兩根奇特的小型石人,它們是在3000年前的古墓葬里作為陪葬品而出現的。其中一個淡黃色的石人高鼻深目,和康家石門子巖畫上的人種非常相似,據此我們是否能夠猜測出它正是古代塞人的遺存呢?

有學者指出,其實無論是墓地石人,還是隨葬石人,都具有靈魂保護的含義。它的根源就是對石頭本身的崇拜,認為石頭具有通靈的作用,所以一般的石人身后的墓葬也是用石碓壘砌而成。在這些石碓的周圍,還可以看到半隱半現的散石,其實它們是圍繞著石碓的同心圓,圓圈和石碓由放射狀的線條連接,它們構成的圖形只有站在至高點才能看得清楚。

在某些墓地上,和石人并排或單獨存在著一種奇特的石柱。今天,出于保護的需要,它們大多被收藏在博物館里。石柱上雕刻的基本都是鹿形圖案,因此就被叫做鹿石。鹿石上的鹿群具有抽象化的美感。更為奇特的是,所有的鹿嘴都被拉成了細長的鳥喙。

石人研究中相當多的問題無法解釋。如今,矗立在草原上的石人在成為一道風景的同時,也成為一種神秘主義的象征。

新疆博物館的年輕研究員張暉,提出一個大膽的猜想,他認為石人及其相關遺跡正是古代人類對外星文明的記錄。

張暉認為,某些頭上和脖子上有飾物的石人,刻畫的正是戴著太空帽、穿著太空服的外星人的形象。對于石碓墓,他作了大量的統計分析。他發現,從高空俯視石碓墓,它們的形狀恰好和傳說中外星人的遺留物-麥田怪圈吻合。

至于說鹿石,張暉認為刻畫的正是外星飛船虐殺地球動物的情景。據說有外星飛船降臨地球,通過巨大的吸引力將地面上的動物吸上天空。而鹿石上的鹿群正奔向上方,鹿嘴恰是因巨大的吸引力而被拉長了嗎?

此觀點一出,學術界為之驚訝。但對一般人而言,仍不失為一個令人興奮的想法。

斯通亨奇巨石陣是外太空生命所建嗎。

坐落于英國威爾特郡附近,呈雙馬蹄鐵形的斯通亨奇巨石陣。自中世紀以來一直備受世人關注,并引起廣泛爭議。雖然現在斯通亨奇巨石陣所遺留下來的只是其昔日榮耀的一個輪廓,而這個輪廓也令人頗為難忘。盡管一半以上的石塊或者掉落下來,或者丟失,或被掩埋在草皮下,巨石陣的原始布局仍依稀可辨。在研究界,對其來源更是眾說紛紜。被廣泛接受的說法是,巨石陣是一個遠古天文觀測儀器。另外,也有人研究認為它是一座原始偶像崇拜的房屋,還有人相信它是由外太空生命所建。

斯通亨奇巨石陣,由幾十塊巨石形成一個大圓圈,每塊石頭都有數十至數百噸重。中世紀的作家稱之為“巨石的舞蹈”。17世紀著名建筑師尼戈·瓊斯是首位認真研究斯通亨奇巨石陣的人,他認為巨石陣是一座羅馬神廟;而18世紀古物研究家、共濟會會員威廉·斯圖克萊則認為巨石陣曾經是英國德魯伊特教的斯通亨奇神廟,很多人同意他的觀點。20世紀,考古學家得出斯通亨奇巨石陣的確切年代,對它的目的也有了更為可信的論斷。

具體地說,石陣的主體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的幾個完整的同心圓。這些石柱大約高4米、寬2米、厚1米,重達25噸;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崗和溝。溝是在天然的石灰土壤里挖出來的,挖出的土方正是土崗的材料。緊靠土崗的內側由56個等距離的坑構成又一個圓,坑用灰土填滿,里面還夾雜著人類的骨灰。這些坑是由17世紀巨石陣的考察者約翰·奧布里發現的,因此現在通常稱之為“奧布里坑群”。

假如4000年前就有人從空中俯瞰這一巨石建筑,也許這個歷經三個建筑階段、跨越1500年的“巨石的舞蹈”就會很完美。巨石陣由外向內分4個構成部分:最外面是彼此相接的橫梁連接起來的一圈高約5米的砂巖巨石;巨石內部是藍砂巖;砂巖圈內部是5組砂巖石塔;石塔中心是一組構成馬蹄形的砂巖石:馬蹄中心就是圣壇石頭。東北面的壕溝外側矗立著巨大的腳跟石,守衛著通往該圣地的通道。

根據英國學家考證,巨型方石陣于公元前2750年開始建造,距今已近5000年,其建造時間可能比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還要早。據估算,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建造巨石陣至少需要3000萬小時的人工,也就是說,至少需要1萬人連續工作8年。然而,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建造者們是如何從數千米甚至數百千米外把巨石運來的?曾有專家組織人用最原始的工具試圖把一塊重約25噸的巨石從幾十千米以外的地方運來,但幾經努力,未能成功。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巨石可能根本不是人力搬來的,而是由曾經覆蓋地球表面的冰川帶來的。但這始終是猜測,確切的答案一時難以找到。

20世紀50年代,英國考古學家-尤其是理查德·艾特肯遜得出結論,第一塊豎起的巨石位于石陣唯一的人口處,叫腳跟石。第二塊巨石是至少200年以后才豎起的,建造者們建造了一條由一座座平行的土崗構成的通道,將巨石陣與3、2千米以外的艾馮河連接起來。他們從320千米以外的威爾士西南部的普里塞利山脈運來80塊巨大的藍砂石。這些巨石可能是沿威爾士海岸用木筏運載,在布里斯托爾轉入艾馮河。經過水路、陸路多次轉運之后,人們最終用滾柱經由通道將它們運到了巨石陣處,圍成兩圈豎立起來。

不久,藍砂石圈被拆除,代之以龐大的巨石塊,這些巨石塊至今仍然矗立在此。其中許多巨石重達26噸左右。可以想象,將它們從威爾特郡北部運來,那必然是一項需要眾多勞動力的浩大工程。負責將巨石豎立起來的人肯定是技藝高超的能工巧匠。他們細心修整用做棟梁的石塊,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嵌合到兩塊直立放置的巨石上,構成直徑30米左右的圓圈。圓圈內是呈馬蹄形的巨石牌坊。后來,人們不厭其煩地多次重新排列這些巨石的位置,形成了今天大致能看出的格局。

被拆除的藍砂巖后來又在巨石陣的圈內豎立起來,可以看做是支撐巨石牌坊的小型柱石。主圓圈外面挖了很多坑,為的足豎起兩圈藍砂巖,但不知為什么,這項工程從未動工過。巨石陣動工約1500年之后,發生了最后一次變化:藍砂巖從原址被拆除,卻又被轉移到巨石陣圍成的圓圈內部,放在了現在的位置。現在矗立在一個巨石牌坊前的圣壇石頭也是那時豎立起來的,它也是一塊從威爾士南部運來的巨大藍砂巖。

除此之外,斯通亨奇巨石陣的作用也是眾說紛紜。

由于土堤內側有多處墓穴,因此有英國考古學家通過最新放射性碳年代測定,認為史前巨石陣可能是古代某王室家族的墓地,并且在至少500年的時間里都是墓地。考古學家估計,600年間“巨石陣”共有150人到240人下葬。埋葬人數如此之少,可能意味著這些人屬于同一顯赫家族。由于巨石陣出土有大量獸骨殘骸,因此被懷疑是祭陵用的犧牲品。于是有人判斷,巨石陣是祭祖用的祭祀場所。

還有認為這是一座巨大的史前天文觀象臺,石陣中呈直線排列的巨石能夠提供重要日期(例如夏至和冬至)。當天文學家以電腦來查驗以斯通亨奇環狀石列的中心以及腳跟石等重要定點為計時,可以得知夏至時太陽由腳跟石左側升起,冬至的太陽由右方三石塔方向上升。因此,專家認為古代人可能利用斯通亨奇環狀石列來預測日食與月食現象。另外,也有天球周期與斯通亨奇環狀石列相關數值完全一致的現象。

巨石陣究竟是墓地,還是用來預測天文事件的天文觀象臺,或是宗教中心,仍然在爭論之中。盡管人們對它眾說紛紜,考古學家們一致認為巨石陣有宗教用途。然而,只要冬至在此看過日出的人都不會質疑巨石陣的天文學用途。夏至時太陽會從腳跟石與另一塊已不復存在的巨石之間升起-難道早期的巨石陣是用來在每年的這一重要時刻向賦予萬物生機的太陽展示祖輩的遺跡?在56個奧布里格洞中發現的火葬墓穴表明人們曾在這里舉辦葬禮,而這些洞也許曾用來象征通往地下世界的大門。

至于是誰在什么時候建造了這個巨石陣呢?他們又是如何建成的?建造者所掌握的知識達到了何種高度呢?為什么巨石要背朝東北方,面向西南方?目前依舊是懸而未解的謎。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說明,斯通亨奇巨石陣絕不僅僅是新石器時代農民的聚會場所,巨石群的建設與當時的高科技絕對有關。

一夜之間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城。

在大西洋文明史上,有這樣一塊傳奇之地,它的名字叫亞特蘭蒂斯。相傳,它擁有巨額的財富和極其發達的超級文明,至今令人難以想象。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突然之間卻消失了……于是,一個千古之謎留給了人類。數千年來,人們為了找尋它,一直在苦苦地探索著,并一直爭論不休。

文字上首次對亞特蘭蒂斯作出描述的,是公元前360年左右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記錄著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亞斯所敘述的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柯里西亞斯是蘇格拉底的門生,他曾在對話中三次強調亞特蘭蒂斯的真實性。柯里西亞斯說,故事是他的曾祖父從一位希臘詩人索倫那兒聽到的。索倫是古希臘七圣人中最睿智的,索倫在一次埃及之旅時,從埃及老祭師處聽到亞特蘭蒂斯之說。

《對話錄》中的記載大意如下:在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以驚異文明自夸的巨大大陸。大陸上出產無數的黃金白銀,宮殿都由黃金墻根及白銀墻壁所圍繞。官內墻壁也鑲滿黃金,金碧輝煌。在那里,文明的發展程度令人難以想象。有設備完善的港埠及船只,還有能夠載人飛翔的物體。它的勢力不只局限于歐洲,還遠及非洲大陸。

19世紀中期,美國考古學家德奈利經過畢生努力,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亞特蘭蒂斯-太古的世界》,他也因此而被譽為“科學性的亞特蘭蒂斯學之父”。德奈利一共提出了有關亞特蘭蒂斯大陸的13個綱領:

(1)遠古時代大西洋中確有大型島嶼,那是大西洋大陸的一部分;

(2)柏拉圖所記述的亞特蘭蒂斯故事的真實性不容懷疑;

(3)亞特蘭蒂斯是人類脫離原始生活,形成文明的最初之地;

(4)隨著時間的推移,亞特蘭蒂斯人口漸增,于是那里的人們遷居到了世界各地;

(5)《圣經·創世記》中所描述的“伊甸園”,指的就是亞特蘭蒂斯;

(6)古代希臘及北歐傳說中的“神”,就是亞特蘭蒂斯的國王、女王及英雄;

(7)埃及和秘魯的神話中,有亞特蘭蒂斯崇拜太陽神的遺跡;

(8)亞特蘭蒂斯人最古老的殖民地是埃及;

(9)歐洲的青銅器技術源自亞特蘭蒂斯;

(10)歐洲文字中許多字母的原形,源自亞特蘭蒂斯;

(11)亞特蘭蒂斯是塞姆族、印度和歐洲各民族的祖先;

(12)1、2萬年前,亞特蘭蒂斯因巨大變動而沉沒于海中;

(13)少數居民乘船逃離,留下了上古關于大洪水的傳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麻栗坡县| 西昌市| 九龙坡区| 宾川县| 得荣县| 桦川县| 高唐县| 顺平县| 汨罗市| 大兴区| 齐齐哈尔市| 长葛市| 确山县| 桐柏县| 岗巴县| 富川| 谢通门县| 浮山县| 绥宁县| 沛县| 湘阴县| 河西区| 贵州省| 宁蒗| 唐山市| 昌都县| 绍兴市| 光山县| 察雅县| 堆龙德庆县| 威信县| 龙海市| 哈尔滨市| 特克斯县| 兴业县| 大足县| 西畴县| 淮安市| 贺兰县| 抚松县|